APP下载

多重铺垫,厚积薄发
——统编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解读

2020-0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租界大伯中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周恩来12岁到东北读书,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为什么而读书”的事,体现了他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文本内容来看,课文是用比较多的篇幅写少年周恩来由对租界好奇到闯入租界的情况,而修身课上发生的事情一般看来应该是表达的重点,在课文中只占比较小的一部分,这样的结构安排用意何在呢?细读文本就会发现,作者花费比较多的笔墨来写租界地的情况,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笔法,目的是为后文表达少年周恩来立志读书做铺垫的。

课文一开始,年仅12岁的少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大伯所在的沈阳读书,除了有地域差异,更重要的是文化、环境变化。正因为如此,大伯才告诫他,沈阳虽然有许多繁华、热闹的地方,但是“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很明显,大伯是担心那些“繁华、热闹的”背后既有许多儿童不宜,又有许多对儿童来说是难以防范的风险。然而让大伯没有想到的是,周恩来虽然年纪小,却是一个非常喜欢思考和探究的孩子,于是大伯的善意提醒就引发了周恩来的刨根问底的“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如果说课文可以算作一个故事的话,这就是故事的开始。这里交代的是事情的起因,周恩来来到沈阳读书,沈阳城里有外国的租界地,而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地是常常受欺凌的,大伯担心周恩来误入租界地受欺负提出了告诫,可周恩来却对此生出了好奇心——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可见,周恩来从小就不是对大人所说的言听计从,当大人不想提及并回避外国租界地时,他却想弄个明白。同时这也是课文中另一条线索人物表现——周恩来喜欢发问与不断思考的开始。课文一开始以两条线索的交汇,表现出周恩来与大人所期望的不同,这是第一层铺垫。

接着,课文通过一个过渡,让周恩来由反复思考进而开始行动——去租界地“看个究竟”。周恩来的这次行动也不是冒冒失失的,他有自己周密的考虑:首先自然要“背着大伯”,否则肯定是不能成行的;其次“约了一个要好的同伴”,这样万一真遇到问题,好有个商量与照应;再次,目标明确,仅限于“看个究竟”,而不干其它的事情。周恩来在租界地的所见所闻从表达上看是课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由看、问、想三方面内容构成。周恩来看到的租界地果真与别处大不相同,在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背后,洋人在这里耀武扬威,中国人反而遭受欺侮。这样的情景自然触发周恩来的“问”劲,这一问原因是问明白了,但却更让人无语了,因为中国人在租界地被外国人欺负讨说法时,不仅外国人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就连中国的巡警都反过来训斥中国人,真是有冤无处申,有理无处说。由此周恩来终于想明白了大伯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同时还陷入到更深的思考之中。这是两条线索并行发展的一个交汇点:看清楚在租界地里发生的真实情况,对周恩来而言,不仅仅是满足一种好奇心,而且是想弄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就是说他是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来感受“中华不振”的深刻原因,并思考自己的对策。这就为下文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的发言做了进一步的铺垫。

文章在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后,故事似乎可以结束了,但周恩来喜欢问还在继续,不过这一次问的是自己;他的深刻思考却刚刚开始,他思考的是自己要怎么办。这就是文章最后部分的表达内容。课文是以“从租界回来以后”引入直接描写周恩来的思考情况:“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很明显这样的举动与一个12岁的孩子是不相称的,这样年龄的男孩子本是那么活泼好动,即使以他约同学一道闯进租界,也能够看得出。周恩来这种反常的表现谜底何在呢?课文以修身课上周恩来的发言进行了交代,过渡到全文的核心内容上。周恩来的发言出现了两次,看上去都是单独成段的,第一次的提示语与发言内容是用换行降格的形式来表达,目的是强调其与众不同。在此前有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有的说……有的说……也有的说……”只是分句说的,是连在一起用一个自然段的来表达的。尽管同学们的发言很积极,但从发言的内容看却是很普通很一般,没有什么突出之处,所说的都是些平常人们常说的话语,所以就放在一起写出来了。而周恩来的发言在内容上明显超出了同年人的思想水平,而且不是他即兴随口回答的,而是他通过实地考察深受教育后反复思考才获得的见解,因此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和高度肯定。对这样能够表现周恩来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结果的“发言”,作者当然要予以突出:用换行降格这种特别的形式对比就可以使其显得与其他同学的发言不一样的地位。

体会周恩来的发言,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方面的内容并适当安排教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对这个问题,应当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和体会,那就是“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诸生是包括周恩来在内的班上所有同学,他们的回答会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而周恩来的回答是在不相同中显示出别具一格的。

一、从发言内容上看

同学们的回答是“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无疑这些回答中,“明理”稍微难以理解一些,简单地说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目的也还是为了个人很好地生活,其余的“做官”“挣钱”“吃饭”等更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非常明确地体现出读书的目标不是为了个人或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境界大不一样,所以才有“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教学中,为了加深对这方面内容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他们产生不同读书目的的原因,一方面回顾周恩来“闯进”租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即国家不再受列强侵略,中国人不再受洋人欺负;另一方面推测其他同学把“明理”“做官”“挣钱”“吃饭”当作读书目的的原因——同样也是现实社会对他们生活影响而产生的结果,从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

二、从发言形式上看

1.对比手法的运用

除了上面分析的回答的内容形成对比外,在“说”的形式上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同学们是“踊跃回答”,说明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可以说是不假思索的,这种“踊跃回答”的背后到底说明了什么呢?那就是同学们一直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答案几乎都是脱口而出的;再看这些答案前面的提示语“有的”“有的”“也有的”,很明显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表述,相互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做官”也好,“吃饭”也罢,目的都是为自己能生活的好一点而已。周恩来的表现就很独特,他“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这一姿态说明他在思考魏校长的问题;而他的回答更是语出惊人,课文给出的提示语是“清晰而坚定地回答”,并且让人听后有“铿锵有力”之感。在这种对比中,作者还充分运用了由面到点的写法,同学们的踊跃回答就是一种面上的描写,看不出其中哪个人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对周恩来的回答采取了特写镜头,不仅让人看清楚了他回答的过程,而且听清了他回答的独特内容。

2.强调方法的运用

为了突出周恩来的发言,在写同学们的发言时,除了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之外,还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同学们的踊跃发言中肯定有大同小异甚至重复的说法,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类似的说法都不写了。而在写周恩来的发言时,虽然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话,但是文章在表达形式上居然运用了两种强调的方法。一是独立成段,前面许多同学踊跃发言的内容,作者是用一个自然段表现出来的,而周恩来发言的内容,把提示语都排除在外,单独用一个自然段的形式表现出来,目的就是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注意周恩来发言的与众不同所在。二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前面同学们许多人都纷纷回答,但只记下了几个说法,而周恩来发言的一句话,在文章中居然出现了两次,并且在两次之间和之后都还用魏校长的感受与评价进行烘托,以突出周恩来发言的特别所在——为中华之崛起!这与特写镜头相配合,把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正推向了高潮。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实施,教师要关注指向表达的阅读指导策略,在学生理解和体会了相关表达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在自己写文章时突出某个人物独特表现(语言、行动)的表达方法。

三、从语用实践上看

周恩来的发言,明显带有文言表达的色彩,那么用现在的话怎么说?教学中则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在今天我们国家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构想,我们应该为什么而读书呢?其一,学生思考后互相说说自己读书的目标、理想。其二,教师抓住说得有特点的同学让他再说说,并给予掌声鼓励。其三,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写一写现场同学们的发言情况,写后互相交流评议。

相信,通过以上解读展开教学,学生不会仅仅停留在从中获得精神成长上,而是在语文能力与素养上也会获得长足的发展,至少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如何处理写作中突出人物语言、动作的有效方法。这也符合一课一得的学习要求。

猜你喜欢

租界大伯中华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