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思考
2020-02-23李风晓
李风晓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能十分有效地体现放射性思维及事物的联系。思维导图将颜色、文字、图像等进行有机结合,能展现出各主题之间的关系和层次,帮助人们较清晰、明了地理解主题。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适应现代需求,促进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思维导图能将不同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等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英国的“大脑先生”东尼·博赞所创立的。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也是一种组织性的思维工具,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许多国家在积极应用思维导图,我国应用思维导图也有二十多年时间了。思维导图注重图形和文字的结合,把相互关联的主题和深浅层次等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现出来(刘智斌、覃学健,等2009),通过关键词和图像等形成记忆点,进而构成记忆链。思维导图通过一定的心理原理、生理原理,直接作用于左右脑,按照人们一般的思维模式和记忆方式整合信息,促进信息的记忆、大脑的开发。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思维导图能将课文内容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将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记忆点和记忆方式,促进他们快速、有效地掌握目标知识。例如,在讲授上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一课Computer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指出身边的科学、技术相关的单词,再放大其中computer这个单词,引出文章。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顺向记忆,还可以帮助他们同向类比记忆。
(二)学生易学
学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注重文章细节,另一类注重文章整体。如果学生不能将细节和整体进行联系和整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记忆上的偏差或缺陷。只注重细节或只重视单词、短语的学生将无法深入理解课文整体内容;只重视文章整体的学生虽然能整体把握、理解文章内容,但对于文章中的具体词汇和语法并不明白。对于以上问题,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解决,因为思维导图既能体现整体文章结构,又能表达出具体词汇,便于学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舒晓杨2009)。
例如,在讲授上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Amazing things第二课Numbers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数字归类为序数,如first,second,third等;自然数,如one,two,three等;特殊整数,如decade(十年)、dozen(十二个)、double(双)等,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把握数字分类。之后,再从细节上按类别分别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整体与细节并重。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是构筑语言的基础,就像构建大厦的一砖一瓦,一个又一个的词汇组成了语言。因此,想要提高英语水平,先要提高词汇量。威尔金斯(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可见,词汇的积累是无比重要的。而思维导图能使字母记忆更加生动,更方便大脑记忆存储。思维导图能将单词的含义、发音等联系到一起,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例如,对于crash和crush,collaboration和corporation,employment和 improvement,deployment和deportment等读音相似的单词,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就能在较短时间内记住并掌握。
(二)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语言学习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阅读能向人们展示从未看到过的世界,也能为人们提供新鲜的知识。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体现。阅读能让学生把好奇心化为知识,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我和阅历,并促使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当然,英语阅读不同于中文阅读,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没见过的词汇、句子,从而影响阅读速度。而思维导图能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对生词进行猜测,并通过推测得出生词的大概意思。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先整体阅读一遍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走向和结构;再回过头,看开头和结尾,并在阅读每一段时仔细读前一两句话,因为开头、结尾通常具有一定的概括作用。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一遍全文后形成一个大概的故事脉络,进而对遇到的生词进行推测;或者能帮助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进一步思考,选择更贴近文章意思的选项,提高正确率。例如,在讲授上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3 Culture and History第二课Ancient Story时,教师可以画出特洛伊木马的简笔图,启发学生想象,接着提出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a horse?”,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马及其相关单词,并将其添加到思维导图中,然后引出文章中的古代故事,进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三)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水平体现着一个学生的英语能力。英语写作不同于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而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实现单词、句型、语法知识点的有效结合和灵活运用,使他们更快地记住零散、琐碎的知识点。例如,作文题目是“你的美丽家乡”,重点词汇有家乡、特点、美丽等。学生先要围绕这几点构建文章的结构,再进行具体优化。在使用思维导图构建“你的美丽家乡”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先划出范围,让学生讨论与城市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学会构思作文框架和内容;随后搭建和梳理文章结构,并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出开头要使用的概括性语句、中间使用的现在时时态及结尾升华使用的优美词汇和语句。这样,学生就能很顺利地完成作文。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知识,更加专注地听英语课,并自主探索新的英语知识。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思维导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强化学生的记忆
思维导图不仅能将知识联系起来,还能帮助学生划分知识的难易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知识的侧重点,强化重点知识记忆,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容易。另外,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培养自主归纳、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属于语言学科,知识点是零散、繁杂的,而思维导图可以化繁为简,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织成一张大网。这样,学生在学习目标知识的同时,可以联系到其他知识,如单词、语法、句型等,且能充分联想,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创新,不断思考,提升创新能力和英语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导图能勾勒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联系图文,学生能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