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记忆视阈下铁军精神的传承与时代价值

2020-02-23程功群

关键词:铁军新四军记忆

程功群

(盐城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在记忆史研究视域下,记忆是认同形成的内在因素,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对记忆的合理建构是塑造文化认同与自信、民族认同与自信的重要基础。彼得·伯格主张,研究记忆史就是“要认识到记忆是如何形成、由什么人形成,过去或现在的用途是什么,发生了哪些变化”[1]。哈布瓦赫则注重从社会学领域来探究记忆形成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他主张“人们通常正是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了他们的记忆的。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2]。也就是说,他们关注的问题是文化记忆由谁塑造、如何传承、价值何在等。新四军铁军精神,是经过战争的洗礼和现实的重构而形成、传承与再现的,是中华民族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不言而喻。

一、文化记忆与红色基因: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内涵与外延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开创了记忆研究的理论框架,而扬·阿斯曼则从文化记忆的维度对哈布瓦赫的记忆研究进行细化,开辟了文化记忆的研究体系。在扬·阿斯曼看来,文化记忆是“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重新使用的全部文字材料、图片和礼仪形式的总和……它是一种集体使用的,主要(但不仅仅)涉及过去的知识,一个群体的认同性和独特性的意识就依靠这种知识”[3]。“这种知识”并非静态的,而是依托外在的媒介和文化实践,在社会的互动中、经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而世代积累传承下来的。对此,扬·阿斯曼指出,文化记忆须有固定点,通过文化形式与机构的交流等得到延续,进而构筑“回溯性沉思”的记忆空间。为进一步厘清文化记忆的阐释框架,扬·阿斯曼从文化记忆的内容、形式、媒介、时间结构和承载者等维度分析了其内涵与外延[4]51。新四军铁军精神,作为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战争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鼓舞中国人民抗战热情、增强抗战胜利自信的精神内核,是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彰显了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一)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内容与时间结构

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内容与时间结构,可以追溯到北伐战争时期,记忆的内容可以从独立团、新四军的历次战斗以及文献资料、回忆录、影视作品等得以确认。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内容可以说起源于北伐战争时期攻占武昌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全体官兵所彰显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赢得了“铁军”称号。全面抗战爆发后,新四军继承和发扬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的传统与作风,并创作了《新四军军歌》,初步彰显了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后,继续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逐步铸造了铁军精神。近一个世纪以来,新四军在战争中所凝聚和彰显的“听党指挥,坚定信念;坚忍不拔,英勇果敢;顾全大局,相忍为国;内外团结,众志成城;步调一致,纪律严明”[5]的铁军精神,强调了中国军队和人民共同的民族精神与革命情怀,构筑了中华儿女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信仰观念,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也成为新时代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内容。

(二)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媒介与形式特点

记忆往往带有一定的媒介性,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得到塑造与传承,“文化记忆不可能脱离媒介而存在,若无媒介在个体和集体这两个层面所扮演的角色,文化记忆根本无法想象”[6]。在阿斯曼夫妇看来,文化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和文化建构的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手段世代传承下去,其中,仪式、语言、文字等均是记忆的媒介与支撑。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媒介,既有静态的文本载体和形象的实物载体,又有动态的纪念活动、影视作品等相互印证。形象的实物载体和动态的纪念活动往往紧密结合,通过纪念场馆的建设、实物的展示、纪念活动的举办、影视作品的上映等多元形式传承铁军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

就文化记忆形式来说,文化记忆具有可重构性,过去在记忆中不能保留其本来面目,持续向前的当下生产出不断变化的参照框架,过去在此框架中被不断重新组织。文化记忆通过重构发挥作用,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铁军精神亦是如此。铁军精神是在战争中形成发展的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诞生于战争、应用于战争、影响于当代,在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中,经过世代的传承、弘扬、再现而高度成型,体现出铁军精神的集体性、公共性、组织性和民族性。同时,铁军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纪念活动、祭祀活动等得以弘扬,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

(三)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承载者

扬·阿斯曼指出,文化记忆始终要依赖专职承载者负责其传承。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承载者和维护者主要有国家权力、游吟诗人、教师、学者、官员、学生以及社会民众等,这些人都掌握、熟悉铁军精神的知识与信息。例如国家权力,“对记忆来说,有一种强大的刺激来自于统治的需要”[4]66,文化记忆是重塑文化自信、建立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因此,党和国家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加强革命精神的弘扬,通过政策的制定颁布、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铁军精神的研究等形式,加强铁军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在文化记忆承载者中,学者、高校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力量,他们通过成立新四军研究会(院)等研究组织、举办研讨会、发布科研成果等形式,对铁军精神进行传承与深入研究,赋以深刻的时代内涵,使铁军精神得以世代相传。正是由于这些文化记忆承载者,使铁军精神在历时变迁与共时发展中而传承、强化和再现,凸显了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集体性、公共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推动力量,构成了红色文化振兴和重塑文化自信的纽带,对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建立发挥了现实作用。

二、记忆传承与记忆强化:新四军铁军精神文化传承的多元记忆路径

记忆不断经历着重构,在重构中实现了记忆的传承与再现。社会记忆的重构、传承与再现是建立民族国家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对于记忆来说,政治的需要和文化的传承是记忆得以延续、传承的推动力,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手段,“如果没有国家,社会回忆的框架便会分崩离析”[4]67。新四军铁军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代表和文化符号象征,在历史的发展中,通过多元化的记忆路径得以传承与强化,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

在记忆的传承与强化中,文字是永生的媒介和记忆的支撑,是记忆传承、强化与再现的重要基础。新四军铁军精神,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文字的记忆媒介作用发挥了关键作用。日记、回忆录、文献整理、报告、媒体报刊、教科书、亲历者口述回忆等文字材料,均成为新四军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文字载体。正是由于这些文字载体的介入与记载,传承、强化和再现了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正如《新四军军歌》所唱,“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直接指出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历史渊源,“点明了这支部队所参与的重要战役,即‘北伐’战争,特别是‘武昌城’的会战。并且,用‘血染了我们的姓名’,指出了战斗过程的惨烈。这支部队,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7]。武昌一役以后,有人在《致英勇的铁军》中指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他的厉害的势法,像铁也似的雄壮……他们的意志的统一,像铁也似的坚固的”[8]。这也初步勾勒出了铁军精神的内涵。全面抗战爆发后,关于铁军的文献记载越来越多,根据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近代期刊的不完全统计,自1930年至1949年,关于铁军的记载就达1 191篇文献,均是关于铁军及其精神的介绍,而正是这些媒体报刊的文字报道,使铁军精神逐渐被国人所熟识。与此同时,对于铁军精神,时人编写了诸多儿童歌谣,通过童谣的传唱进一步彰显了铁军精神,例如《小铁军歌》唱道:“我们是小铁军,不怕风霜,不怕困难,整齐脚步,挺起胸膛,武装我们的脑和身;铁的纪律,火的热情,精神团结,相励相亲,革命需要我们,我们是小铁军。”[9]借助朗朗上口的歌词,既宣扬了铁军精神,同时也对儿童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在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传承与强化中,教科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字载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向青年一代讲述铁军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新四军被写入历史教科书,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各个版本对新四军及其铁军精神均有一定记载,这些教材都介绍了新四军英勇果敢、奋勇抗敌的民族精神,展现了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延续。皖南事变在各版历史教科书中也有详细记载,这也深刻反映出新四军“顾全大局,相忍为国”的精神。教科书以其特有的优势,将新四军及其铁军精神纳入到各级各类教学过程中,成为传承与弘扬铁军精神的有效途径。随着《赖传珠日记》《新四军回忆史料》《新四军往事》《叶飞回忆录》《新四军参考资料》等文献的面世以及《铁军》等杂志的发行,其文化记忆的文字载体愈趋多元与丰富,成为世人学习、弘扬铁军精神的重要记忆途径。

如果说文字是记忆传承与延续的支撑,那么纪念空间则是承载记忆的建筑与场域。纪念空间,不仅仅是承载记忆的空间外形,同时还包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纪念空间具有调动情感、引发思考、唤起并塑造记忆的功能,与社会记忆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10]就此意义而言,新四军纪念馆则成为文化记忆、社会记忆的纪念空间,构成了诺拉笔下的“记忆之场”。在诺拉看来,记忆之场是实在的、象征性的和功能性的,其存在的根本理由是“让时间停滞,是暂时停止遗忘,是让事物的状态固定下来,让死者不朽,让无形的东西有形化”[11]。作为记忆之场的纪念空间,新四军纪念馆彰显了纪念性,其目的和指向是唤起、强化和传承记忆。因此,在新四军战斗生活过的诸多地区,均建有各种类型的纪念馆,例如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无锡的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泰兴的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东台的新四军一师纪念馆、茅山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浙江长兴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山东临沂的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湖州的湖州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等,都已成为这些城市的文化名片。在此,以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为例,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之地,盐城市政府成为推动建设纪念场馆的主角,建设有主馆区、碑林、纪念碑、群雕、铜马广场和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等,构建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纪念格局,将新四军纪念馆打造成为塑造和培育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和民族认同的“记忆之场”,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象征。正如拉斯金所主张,一座建筑物的最高价值在于它的年岁,在于它作为人类生活、创造与受难的历史见证这一特质,它代表着一种存续,维系着一种延续性和认同感[12]76。在这种“记忆之场”中,前往参观、学习的各界人士在对历史的追忆中感受、观看、触摸这些物质实体,通过多种感官来达成对逝者的追忆和对历史的认同,以达到增进国家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目的。与此同时,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参观游览、纪念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得以有效传承,为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延续与强化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形式和活动载体。

在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传承、重构和强化过程中,影视作品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之一。阿莱达·阿斯曼将展演作为历史展示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她看来,展演包括电影、电视、视频和数字媒体等媒介,以此作为公共舞台对历史进行再现,“电影表现了孕育在社会中的记忆,并且通过一种艺术的形式赋予了它们在集体记忆中的客观立足点”[12]141。在此意义上,媒体、影视作品等展演形式为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固着点。关于新四军的影视作品主要有电视剧《新四军》、纪录片《新四军1941》、微型党课《抗战记忆》等,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还对新四军老兵进行了大量的视频访谈,并面向社会播出。这些影视作品,以历史为依托,借助艺术的渲染,对新四军的发展历程及革命精神进行了艺术的表达,使观者利用想象与情感投入而进入历史情境,增强了对历史的塑造传承与情感的直观体验,强化了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由此可见,在传承与再现铁军精神文化记忆中,影视作品以其特有的手段掌握着历史阐释的话语权,向社会民众传承、再现、更新着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

三、时代意义与价值向度: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现实反思

文化记忆是传承、再现、重构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影响人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与关键。新四军铁军精神,作为红色基因和文化记忆,是民族精神的彰显,贯穿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对社会发展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影响。

(一)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是传承红色基因、建构文化认同的助力

文化记忆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规范,是建构文化认同的核心与基础。文化记忆的形成、保持和传承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记忆不仅仅是一个重述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建构、更新的过程。“那些主张这些记忆应该被找回的人,认定那些年代的记忆应该保留,这种记忆必须要交代清楚,必须要从个体记忆转变成集体记忆,要传承给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后代。”[13]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找寻、巩固、再现历史记忆,使其可以世代相传,彰显其文化内涵,构筑起文化认同。“精神文化是文化构成中的核心,而文化认同则是精神文化中的核心。”[14]新四军铁军精神,是经过战争和历史检验的红色文化记忆和民族革命精神,深刻反映了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文化。在和平年代,铁军精神所彰显的优秀传统与作风,仍然是增强文化自信、构筑文化认同的精神内核。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延续,须将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其在社会中生根,唤起社会民众内在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发挥铁军精神在构筑文化认同过程中的助力作用。

(二)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是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精神动力

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意识体现,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核心与基础。只有厚植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文化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动力资源[15],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组成部分,有效彰显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等优良传统与作风,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黏合剂,是增强社会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题中之义,亦是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时代彰显,“基本的记忆活动是‘复述行为’,其首要特征便是‘社会功能’”[16],尤其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下,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积极的价值功用。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是在历史发展中沉淀积累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灵魂的重要特质,组织着当下与未来的发展,铁军精神中的“坚定信念”“英勇果敢”“相忍为国”等内涵,则是构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精神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价值信念的体现,是巩固、增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精神内核和精神动力之一。

(三)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与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向心力与生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植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增强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时代强音。尤其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愈显重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作为红色文化的铁军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题材的有效扩展。事实上,过往的记忆难以保留其本来面目,人类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而进行再现与更新,进而对现实和未来发挥一定效用。当社会发展需要某种记忆时,“与该记忆相关的‘记忆之场’便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呈现在公众面前”[17]。就此而言,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更新并不断建构,要通过学校教育的融入、社会教育的宣扬、纪念场馆的建设、各类活动的开展、主流网络媒体的引导等进行传承与再现,使之植入社会民众的脑海与意识之中,强化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突显出其对爱国主义教育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对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塑造、传承与强化也发生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国家权力、社会文化和各类教育等对铁军精神文化记忆的弘扬,赋予铁军精神以时代内涵,通过创新记忆路径、探索多元模式、注重弘扬实效等方式,使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真正发挥实效,构筑起社会民众对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具有重构性的特点,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也在经历着塑造、更新与再现的社会建构过程,既传承了铁军精神的优秀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是在这种不断更新、建构的过程中,铁军精神的文化记忆逐步得到强化,才能不断丰富、挖掘出其所孕育和彰显的文化品质与时代价值,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铁军新四军记忆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新昌县征订《铁军》连续五年超千份
铁军颂
读《铁军颂》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