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出新“意”
2020-02-22马贇
马贇
美工游戏中,小班幼儿在操作技能、表现力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如何选择适宜的材料,如何在尊重幼儿表现和创造的基础上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材料投放、欣赏交流两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支持策略助推幼儿的美工游戏。
一、探寻适宜的游戏材料
材料作为美术活动开展的重要媒介,在幼儿美工游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美工游戏活动之前,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的需求,还要探寻材料本身的教育价值,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美工游戏的乐趣。
1.源于生活——智选材
小班幼儿对触手可及的物品充满探索的兴趣,常常可以看到他们随手拿起材料进行无意涂鸦。此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有趣的美工材料,如喷壶、纸箱等,这些材料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又便于操作的。幼儿在多材料的游戏中自主取材,不仅能有效缓解小班幼儿刚入园的焦虑情绪,还能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美工游戏的乐趣。
2.依托课程——巧选材
材料的投放也应该根据课程实施的推进及时调整。每当秋天到了,教师就会带幼儿去寻找秋天,看看秋天的树、花,捡捡地上的落叶等,落叶捡回来教师将其投放在玩色区,并引导幼儿用树叶进行大胆创作,如剪贴树叶、用毛根串起树叶制作成手串、为树叶刷上颜色或用颜料喷洒出树叶的轮廓等。
可见,在美工游戏中,材料的投放能够促进幼儿思维的提升。作为教师要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各种材料,与课程进行有效链接,为幼儿美工游戏的深度开展创造条件。
二、营造开放的游戏氛围
小班幼儿对于美术的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教师借助游戏化的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在美工游戏中获得启发与提升。
1.交流总结提内涵
与小班幼儿进行作品的欣赏与交流,必须建立在尊重他们创作意图和绘画心理的基础上,集中交流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内心的创作想法与情感诉求,从而助推其对美工作品的大胆联想与二度创作。如图1作品,教师从幼儿的表述中知道了他画的是海底世界,里面有好多弯弯扭扭的海草,还有一条没有尾巴的黑鲨鱼。在交流时,幼儿又想出用牙刷刷出一条尾巴,再拿海绵给它印个眼珠。就在这说说画画的过程中,一个更丰富的“海底世界”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见图1)
有时候小班幼儿呈现的作品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比如看到这幅画时,给人的感觉是黑压压的一片,很乱,毫无美感。但在交流中幼儿说:“美国的龙卷风来啦,它要吹到湖里去了。紫色的部分是一片‘湖,湖上有小船在风里航行,所以要掌握好方向。”(见图2)通过交流,我发现孩子的作品是有情景、有故事的。小手一挥,幼儿就沉浸在自己内心美好的世界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便随之而生。
美工游戏是幼儿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很多时候,成人看不懂幼儿的作品,那是因为他们的画“形”不似,但只要听他们解释自己的作品,你就会立刻感受到其中的“神”似。因此,教师应蹲下身来与幼儿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幼儿绘画作品背后的意义。在美工游戏后,教师及时与幼儿共同探讨、总结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拓宽思维,从而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
2.课程整合促发展
小班幼儿的经验往往是零碎、粗浅的,当有了课程的铺垫后,幼儿的已有经验便得到有效激发。如,在科学活动“认识菊花”中,幼儿通过观察菊花的形态、颜色等,对菊花的表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及时在美工区投放了相应的材料,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对菊花进行不同形式的表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幼儿将课程的经验进行了迁移。他们在美工游戏中不仅制作了菊花,还边做边想象:菊花的下面有灰灰的泥土,还需要浇水施肥,于是自然地创造了小兔的角色。旁边有小兔(两根吸管插在圆形的黏土上)来帮助菊花浇水、施肥,作品呈现出丰富的情节。(见图3)
很多时候,美工游戏并不只是幼儿单纯地完成一幅作品就结束了,应该让作品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幼儿在玩色区给纸箱刷好颜色后,又用各种材料装饰出了漂亮的花园,花园里有花、房子,还有可爱的毛毛虫,教师及时把幼儿作品与课程主题进行链接,将此作品变成了好看的故事书,放进阅读区,让幼儿进行故事的自主创编。这不仅是对幼儿作品的肯定,还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见图4)
美工游戏的作品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能与课程有机整合,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发挥出它多元化的價值。作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教师要及时寻找适合幼儿操作、使用的各种材料,为幼儿创设条件,让他们能随心所欲地表达眼中的世界,更好地开展美工游戏,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让每位幼儿绽放出不一样的创造之美,并且能够“美”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