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灵,寻找美
2020-02-22刘艳芳
刘艳芳
【摘 要】关于“亲情”方面的文章数不胜数,此类文章不仅文质兼美,内容贴近读者生活,向人们传递了真善美,更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因而,最能拨动学生们的心弦,与创作者产生共鸣,最可贵的是具有审美教育意义,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核心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亲情;阅读;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作为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应该开展审美教育,增强学生审美能力,这也是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为此,我对这类文章做了一下整理,以多文本阅读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运用丰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自我体悟 对比形象
当学生带着阅读期待走进作品时,会很自然的产生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体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自然流露逇真性情最能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背影》中浓浓的舐犊之情;《秋天的怀念》中深深的懊悔之情;《荷叶·母亲》中款款的依恋之情,学生通过自我体悟感受文章自理行间流淌出的真性情。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的能力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和对比理解中感受美的形象。在《窗棂上挂串红辣椒》这篇文章中,为了衬托母亲的至高无上的人间大爱,文章设置顶子最后给母亲要菜刀这一环节;丑与美形成鲜明地对比。
二、交流情感,思维争鸣
以学生相互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亲情类具有代表性的五篇作品,交流有感触的地方,或者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让学生在思维的争鸣和情感的激荡中体悟“亲情”,旨在提高阅读兴趣。
常玥:《背影》中的父亲迈着蹒跚的步子,爬月台、买橘子,平常的场景,却是那么的亲切感人。朱自清先生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世间最平常、最真挚的亲情。其实,父母才是我们“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我们长大了,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激。
黄志国:《窗棂上挂串红辣椒》这样写道“老太太表面应允着,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窗户上了”让我感受凌驾于亲情之上的另一种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本善的一面。
刘嘉宁:莫言在《母亲》中说“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这是艰难困苦中顽强乐观的母亲。“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为消除儿子担忧许下的庄严承诺,“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这是留给子孙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品中展现的真善美。
学生们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自己独到的感受,从中体会到作品透露的真性情,同时也捕捉到了文章讴歌的真善美。
三、触动心灵,书写性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抓住一个独特的场景去写,入境入心。
韩彩莲:没过多久,父亲就将蚊子消灭干净了,他轻轻俯下身子,微笑着低语“这下可以睡安稳了。”我痴痴地望着他,脑子渐渐昏沉,眼前朦朦胧胧,不知不觉渐入梦乡。那夜,我睡得很好,房间中,至今还余留着那叫“父爱”的味道。
韩彩莲同学的“那夜,我睡得很好,房间中,至今还余留着那叫‘父爱的味道。”可謂画龙点睛之笔。
四、深入内心,提升审美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所选作品去体验亲情的至善至美,感受亲情的纯真浓烈,通过感受作品呈现出的不同形式的美,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学会自己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其开阔眼界,深入内心,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呵护,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地提升。
罗丹说过:亲情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是啊,这火照亮了多少迷茫的心灵,为多少迷途的游子点亮了希望……在此次以“亲情”为主题的作文写作中,不仅对现实人伦亲情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靳雪飞. 多文本阅读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与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2):267-268.
[2]袁婷婷. 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19,000(013):66.
[3]付振旭. 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的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05(004):P.44-46.
[4]那鸿利.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丰富学生的情感[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000(004):464-464.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