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酶解堵技术研究与试验

2020-02-22贾代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4期

贾代鹏

【摘 要】生物酶解堵是近年来研发的新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稠油降粘解堵,经过室内实验和现场施工发现,该技术能有效的解决胶质沥青质堵塞,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流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措施效果。

【关键词】生物酶;解堵;胶质沥青质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生物酶在油田开发中最初是作为压裂破胶剂来使用的,国外阿尔兰和塔依油田,易斯库奇、罗马什金和新叶霍夫等油田以及中国先后在大庆、吉林、胜利、长庆等油区进行了小量和区块生物酶采油试验,效果良好。我国2000年以来开始用于油井的解堵增产。

生物酶稠油解堵剂在胜利油田的应用中也取得了明显效果,解决了稠油井出砂堵塞。吐哈等油田引进应用生物酶解堵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解堵效果。在应用生物酶作为解堵剂的应用过程中,还发现其具有极强的洗油效率,并且耐温、耐盐,在产出液中有利于原油脱水,所有上述的这些性质正好克服了目前驱油剂在高温高盐油田应用所遇到的难题。

生物酶制剂具有非常高的释放储层岩石颗粒表面碳氢化合物的能力,用于驱油时,随注入水向油井运移,将其所通过的地段中附着在岩石上的原油迅速清洗下来;同时部分酶吸附在岩石表面降低了界面张力,改变了岩石的润湿性,从而减少原油在储层孔隙中的流动阻力,使原油从岩石颗粒表面释放,从微孔隙中析出,达到解除有机堵塞,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2解堵作用机理

3室内实验

3.1生物酶稠油降粘

称取原油样70 g,加入30 mL水,再加入解堵酶、缓冲剂、稳定剂,轻微搅拌,使药剂与原油充分混匀,置于50°C烘箱两小时测粘度,实验结果见表1。

3.2胶质沥青质降解

分别测定样品稠油及解堵酶浸泡后稠油样的族组分含量,实验结果见表2。

4现场试验

4.1 L-032-280井

该井处理层位于1;处理层段901.9-963.4m;厚度23.6m,13 层,上周期累产油1726吨,供液充足,措施前一周期527吨,较之前两个周期对比产油、液量明显下降,且日产油呈急速下降趋势,分析认为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原油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差,可能存在胶质、沥青质堵塞,致使产油量明显下降,采用生物酶解堵處理剂进行解堵处理。措施前日产液7.7方,日产油0.8吨,含水90.3%。10月17日实施生物酶解堵,焖井2天,正常生产,措施后初期日产液9方,日产油2.5吨。分析原因为措施后,微生物进入堵塞层,解除部分油层胶质沥青质堵塞,致使产油量上升。11月5、6日游动阀漏检泵。目前该井日产液 9.6方,日产油3吨,措施效果良好。

4.2 L-32-290井

该井生产层位于1,生产层段905.6-963m,厚度/层数30.3m,15层,该井一年前实施微生物采油技术,増油效果明显,分析认为微生物在地下复制繁殖后将原油中长碳链的组分降解为短碳链,致使重质组分减少,轻质含量增加,原油流动性增加,使产油量上升,随着生产时间加长,油层内微生物数量递减,产油量下降,注气压力升高,经化验分析该井原油粘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分析可能存在胶质沥青质堵塞,对其实施生物酶解堵技术,措施前日产液4方,日产油0.8吨,含水81.7%,有效孔隙度25%。实施生物酶解堵措施后日产液10.7方,日产油1.4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论

5.1生物酶解堵技术能有效的解除胶质沥青质堵塞,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流动性。

5.2精细前期室内实验,做到一井一策,是提高生物酶解堵措施有效率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耿庆福.生物酶解堵技术在XN油田的应用.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11),155-156.

[2]冯宪明等.微生物降解含蜡原油机理研究进展.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20(05),50-55.

(作者单位:中油辽河油田公司锦州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