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0-02-22叶惠慧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8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探究

叶惠慧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通过制定任务,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全面、认真的学习,以达到手脑并用目的,从而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将其应用在医学检验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与技术,从而夯实其各项能力,真正做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本文针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运用方法进行阐述与探究。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医学检验教学  运用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a)-0213-03

Abstract: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active, comprehensive, and earnest learning by formulating task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using both hands and brain, so as to exercise various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students are in a dominant position, and applying them in medical laboratory teaching can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required by professional positions, thereby consolidating their various abilities and truly achieving ability-based Employment-oriented. This article explains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medical laboratory teaching.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Medical laboratory teaching; Application; Exploration

在200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文件》中提出:“要提高质量,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为医学人才的培育提供了明確方向。医学检验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项重点、核心课程内容,旨在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育检验技术型人才,传统以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检验学科的发展要求,影响了教育质量。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基于学生能力培育作为教学目标,以实际情境教学作为途径,要求学生独立实施、评估、调节,对学生方法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行动导向教学并非单一的教学体系,而是完整的教育模式,充分凸显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优势,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开展的教学活动,实现了理论学习、行动过程之间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检验技术。

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与优势

行动导向教学法最早源自于德国,是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下诞生,“双元制”要求学生通过学校和实训场所两个阶段的培训后,方可参与到实践中,在“双元制”教学体系下,学生大多数的操作时间都是集中在实践上,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实践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息息相关,也是要求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关键能力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教学环节,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对其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培育。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学生布置一个个真实的任务,引导他们按部就班地来完成,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行动导向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由教师为学生分层次下达任务,学生来操作、学习,以每一个任务作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构建知识结构。行动导向教学一般倡导为学生提供综合化的课程体系,更加重视学生自我管理、问题解决能力和任务实践能力的培育,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各项关键能力的培育,将学习、行动过程结合,要求学生做到手、脑、心并用,在活动中培育兴趣,提升关键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几个优势:

首先,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作为行动主体,倡导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主学习,利用活动将实践、理论相结合,发展个性,培育兴趣以及创造能力。通过一个个的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小组合作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

其次,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自主行动作为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做、主动去学,学生需要自己完成考察、发现、规划、探索等任务,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保持源源不断的学习动机,这一动机并不会随着课堂教学完毕而结束,而是能够长期保持,并延伸至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运用

2.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教学并非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集齐多种教学模式于一体,如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卡片教学法等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只依靠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此时,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与课程特点来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教学方式组合起来,以一种教学方式作为主线,其他教学方式作为支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来培育学生关键能力。医学检验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既要掌握理论内容,也要学会灵活应用各类操作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后续工作,在具体教学上,即可以项目教学法作为主导,辅以情景教学法等,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检验情景中,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

2.2 转换教师的教学角色

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显著差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传统检验教学中,是教师作为主体,为学生传授知识,而在行动导向教学中,该种角色模式发生了转变,教师应当是学生任务探究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不再是以往意义上的统治地位。作为教师,要主动走下讲堂,了解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不需要为他们直接点出问题解决方法,而是要通过引导、帮助,让学生自己寻找结果。在转换了师生角色后,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便利,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也不再是以往意义上严厉的形象,而是成为和蔼、可亲的导师形象。任务导向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要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操作、独立完成任务。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的工作量会增加,不仅要在前期开发课程,在教学环节,也要为学生提供指导和监督,后续的总结、评价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还要加强学习,继续完善自身结构,提高业务水平。

2.3 精心布置学习任务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检验内容中的应用,要以任务作为主线,致力于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根据每个教学章节来精心设计任务,将多个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让学生以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独立完成,任务的设置要考虑到多项内容,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目标,并且,任务还要做到多元化。首先,任务要基于目标作为核心,任何任务的提出,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目标决定任务方向,布置的各类任务,都要体现出教学目标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布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将总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学习模块,每个教学目标上,设置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通过任务的科学设置来实现既定目标。

其次,任务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医学检验知识的接受能力、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各具差异,因此,在任务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认知结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式,做到循序渐进、从浅入深,任务过难,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感,任务过于简单,不会让学生产生探究兴趣,科学的难度控制让学生更具自信,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努力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最后,任务设置要做到多元化。这一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课程中的应用,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也要让学生能够知晓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途径并非只有一种方式,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探索,以锻炼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

以“金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为例,教学任务可从两个方面开展:(1)“胶体金免疫层析法”;(2)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开展任务前,提前一周将导学案发送给各个小组成员,要求小组成员在课前完成导学案与相关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环节,查看学生的预习和课前学习情况,利用微课视频的导入方式来引入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利用PPT课件将任务、内容、目标发送给学生,明确难点和重点,由小组成员之间检查习题完成度,探讨对错,开展群学活动,小组长负责收集组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疑难问题,达成解决共识,最后,由教师统一讲解、答疑。

2.4 考核模式的创新

一直以来,医学检验课程的考核是以成绩考核为主,更加侧重于结果上的考核,实践证实,该种考核方式不够全面,存在局限性,为了提升考核的科学性,需要将原有的成績考核转化为过程考核,在过程考核上,由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比30%,过程考核成绩则占比70%,平时成绩是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积极性、课堂表现等等,如果出勤低于30%,直接取消考核资格。过程考核以能力为本,改变传统的一次性期末考核方式,应用知识、技能的一体化考核,对学生的知识、职业素养、专业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将静态评价转化为动态评价。这种考核,让检验教学更具针对性,通过各个环节的改革和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晓怎样进行自我反思,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也可以借鉴到其他课程中。

尽管行动导向教学法有诸多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这一教学方法适合应用在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中,需要为学生创设情景,同时,会涉及分组问题,如果学生人数较多,容易对课堂秩序造成影响,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法不适合应用在多班级大课教学以及大班制教学中,多适合应用在多30~50人班级的教学中。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少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高,需要依靠小组其他成员来完成学习,因此,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上,对于课前预习的要求也较高,教师需要科学设计导学案,发送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所授内容与学习流程,通过自学,也充分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弥补了课堂时间较少的不足。

3  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目前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了应用,将其应用到医学检验课程中,改变了传统的理论传输方式,以真实的任务作为主线,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当然,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这类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知识掌握、指导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趋利避害,将行动导向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以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系统的锻炼。

参考文献

[1] 刘德胜,于平阳,赵娟娟,等.基于培养目标的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光谱学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0):66-67.

[2] 刘英.多学科融合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1):57-58.

[3] 刘晓颖,陈奇,刘刚,等.中外合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20, 37(2):104-106.

[4] 白菁,孙彦超.浅析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时代教育,2016(9):64-65.

[5] 段梦夕,马晓露.微信平台辅助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医学检验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92-93.

[6] 李晞,王健,齐运伟,等."雨课堂"背景下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12):1528-1531.

[7] 刘伟平,殷明刚,钟辉秀,等.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岗位设置与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4):495-497,532.

[8] 刘伟平,殷明刚,徐雪梅,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院、企"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22).3205-3206.

[9] 郝晶晶,李海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课程的开发[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4).527-529.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