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体系的革新路径
2020-02-22李梦艺
李梦艺
摘 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教育事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经济管理专业是高校主要专业之一,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经济管理才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工作改革创新当中,高校必须应当以提高学生就业水平与就业能力为宗旨,加速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本文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体系的革新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经济管理 教学体系 革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b)-0191-03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which bears the res 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of delivering high-quality composite talents to the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college education has ushered in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t also faces new challenges. The economic managem ent major is one of th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main goal is to train applied ta lents with economic management skills. Therefore, i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wor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tak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students employment levels and e mployability as an aim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concepts and teaching metho 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path of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teaching system of coll eges and universities oriented to employmen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Economic management;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ve approach
在当前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逐步提高,然而随着专业增加、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人数众多,但专业素养却良莠不齐,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更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因此作为专业化人才的主要培育基地,高校必须应当对当前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完善,才能提高自身招生水平的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体系的革新路径
以就业为导向所开展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工作改革,除却应当保障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和培育学生专业技能外,更加应当深度融合职业素养教学内容。职业素养这一概念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内容包括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专业技巧以及职业精神等方面,在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深度融合职业素养理念,既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也能够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1]。素养原指平日修养,而对于高校来说,从教学工作入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无疑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进而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从学业到事业的完美转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逐步提高,加之工匠精神的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职业素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的影响深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而开展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促进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则应当明确职业素养的主要特点:(1)习得性。职业素养是学生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只要通过外界有效干涉,引导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和认知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所以能够依靠学生在观念、思维和习惯等方面,形成一种可训练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即良好的职业素养。(2)重要性。职业素养所具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主要原因在于,职业素养包括学生的从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进取心和求知欲等一系列指标参数,因此职业素养也是当前企业考查人才的重要标准,提高职业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在开展自身事业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获取更高的报酬和更好的福利待遇。(3)成长性。现代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速,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处于波动变化的趋势当中,所以现代企业的高标准下,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就业期间坚守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持续更新迭代,并坚持自我学习、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2 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足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高校经济管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注重于专业知识提高和职业技能培养,因此在课堂当中技术训练占据较大比重,职业素养教学相對缺失[2]。高校经济管理教学工作对于职业素养缺乏重视程度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首先,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需求层次逐步升高,高校教学工作内容逐渐拓展,教学任务庞杂繁重,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期间,囿于自身工作压力,课堂时间紧迫,培养学生文化课程和专业技能的时间占据较大比重,因而缺乏时间用于职业素养引导。其次,职业素养是保障学生能够在职业岗位当中发挥个人价值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在事业当中得到更多报酬与福利待遇的必要因素,但对于实际情况来说,如果能够初步具备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即可顺利进行就业,因此高校为了能够增强学校就业率,实现自身竞争实力的快速提高,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难免缺乏重视。此外,现代高校学生群体物质基础相对夯实,但自身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却较为缺乏,因此在学业向事业的转型过程中,自身难免缺少信心及信念,加之受到网络信息和社会局势变化的影响,自身功利心理严重。
2.2 培育方式落后
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影响,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多以课堂当中教师进行口头传授形式为主,学生本身在填鸭式教育当中,难免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对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首先,高校经济管理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高校信息化建设并不完善,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缺乏,对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同时,难免专业能力相对不足。其次,高校教师在职业素养培育当中,所传授的内容过分拔高,强调经济管理概念等一些深奥死板的教学内容,即便能够初步完成教学任务,但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此外,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对教学方式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必须应当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才能从兴趣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但反观目前情况,多数教师的工作方式存在滞后性[3]。
2.3 高校经济管理教师团队水平不足
教师是高校培育人才的主体力量,因此教职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养,直接影响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效率与质量,所以一旦高校经济管理教师团队建设不够完善,势必会影响职业素养教学工作进展。目前高校教师团队长久存在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素质不足。以就业为导向所开展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教职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能力,更加要求教职人员本身具有职业素养,并深刻掌握心理疏导方式和引导方式,才能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综合水平,而由于高校对于经济管理教师团队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工作人员能力不足,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影响。(2)年龄结构失衡。长久以来,在尊师重教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职业在我国社会的地位相对较高,但时至今日,教师工作却由于薪资待遇问题,受到新生代人才的忽视,导致高校经济管理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创新动力不足[4]。
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体系革新的主要措施
3.1 提高重视程度
高校应当深刻明确职业教育对于学生个人水平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的促进效果,从领导层加强重视程度,积极在学校内部展开宣传教育,提高经济管理教学工作地位,为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经济管理教学工作计划方案制定当中,高校应当能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分配教学时间和资源,适当减少教师工作压力,为职业素养教学与传统经济管理课堂的深入融合提供保障。教师应当对职业素养具有明确的认知,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自身作为基准发挥模范代表作用,激励学生成长与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教师必须应当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业当中,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精神力量。
3.2 丰富教学方式
高校经济管理教学工作单一化教学方式的开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群体与社会企业的基本需求,因此在教学方式的丰富拓展当中,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选择有效方式,对教学手段予以改良[4]。首先,高校应当注重内部建设,完善教学器材设施的同时,加速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和应用,对于信息化平台的利用,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和翻转课堂两种形式,通过应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经济管理课程资源,以图片、视频或表情包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形成生动的课件,并上传到网络平台当中,学生通过对于电子设备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对课程内容的预习、复习和总结,进而为职业素养融入到学生生活和学习当中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增强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率。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当中,还可以拓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比如在原有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增添基础知识辩论比赛、技能大赛等内容,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补充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底蕴。
3.3 强化高校经济管理教师团队建设
有关经济管理教师团队建设,高职院校应当做好人才的选聘工作,并保障团队内部组织完善,制度健全,人员分配合理。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选聘阶段,高校应当加强考察力度,以综合素养作为标准,组建经济管理教师团队,为了持续提高教师工作水平,满足教学工作开展需求,还应当构建常态化培训教育机制,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5]。
3.4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教育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最为直观有效的方式,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帮助学生构建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拼搏意识和奋斗意识。高校所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应当具备实用性和专业性的基本原则,因此职业规划教师自身应当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能够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并为学生提供全面辅导,主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当中的问题。其次,职业规划教师应当对当前我国社会甚至世界范围内经济管理事业的发展具有充分的了解认知,才能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校还可以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于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实习基地,帮助学生明确企业用人需求[6]。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发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家长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引导手段,以减轻学生在家庭方面的思想压力,确保学生能够富有目标感和方向感进行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4 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而开展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工作改革,既是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大势所趋,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就需要高校与各级教师能够发挥主动意识,通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育体系,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学生专业化、未来化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茹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体系的革新路径[J].才智,2018(23):135.
[2] 孙振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教学体系研究[J].商讯,2019(28):182.
[3] 韩奎英.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革新路径分析[J].职业,2018(22):102-103.
[4] 姜尚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
[5] 康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8):144.
[6] 周云.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9.
[7] 张林,余茂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浅析[J].中国市场,2017(9):132-133.
[8] 罗明忠,黄莎莎,段珺.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思考--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8):66-70.
[9] 顾英佳.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J].市场论坛,2019(8):53-55
[10] 张琦,佟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革新路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9(2):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