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化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2-22罗玉红
罗玉红
摘 要:信息化课堂教学成为如今中职教学发展新走向,但由于各种原因,中职信息化课堂教学建设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难点,在实际的中职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其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重视度不高、缺乏统一的资源管理、教学设计不合理以及硬件和软件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对中职教育信息化课堂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中职院校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对策,协助中职信息化课程教学进行良好发展。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 课堂教学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b)-0171-03
Abstract: Inform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but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form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classroom develop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improvem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s to assist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ur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inform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status; Countermeasures
隨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然成为如今时代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信息化水平也是国家发展实际的真实依据,如今,信息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信息技术的身影,也包括了中职教育。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是指院校自身根据实际的情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以及效率,促进教育科学化发展,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
1 中职信息化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1.1 中职信息化课程教学重视度不高
要实现中职的信息化课程教学,就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地应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以及信息资源,信息化的设备以及信息化技术都是信息化课堂建设的重要因素。纵观全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政府部门以及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较为成熟,而中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较为缓慢,主要是由于大多中职院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高,因此,导致了许多中职院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较少,认为信息化建设在中职院校的发展中作用不大,发展就逐渐滞缓[1]。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院校缺少竞争意识,不同院校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院校没有危机意识,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教学管理等也相对较为局限,同时受到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思维模式的局限,无法从客观的角度将信息化建设放到教育发展中,这就使中职信息化课程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局限。部分中职教师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仍习惯利用粉笔来进行书写,尽管已安装有信息化设备,但也不愿去进行使用,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甚至根本不进行相关设备的使用学习,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过于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让电子设备代替教师来进行课程讲解,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1.2 缺乏统一的资源管理
大多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来源虽多,但缺乏统一的管理,大多中职院校资源的质量整体相对较低,外部获取的资源缺乏教学的整体性和针对性,能够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的能力较差,能直接使用到的资源也就更少,而教师自己收集整合制作的资源,虽然能够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但很难形成规模实现较大范围内的共享,并且学校内部的信息资源也缺乏相应的协调以及合作,虽然部分独立的系统能够解决部分的需求以及问题,但学校内部缺乏统一整体性的应用需求平台,信息无法实现整体性的共享。并且,校园内部的数据资源等,来源不统一,可能导致教师在向平台导入数据时重复录入或者重复收集,造成数据的错乱或者部分信息的冗余,当需要进行数据查找时,不能找到准确的信息对教学造成一定的阻碍,大部分中职院校没有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平台,缺乏统一整体的规划,造成相关信息的管理失衡。
1.3 课程教学设计不合理
中职院校在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时,大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使用简易的PPT,教师们只是将理论知识从以往的手写转化成了电子版本搬到了电脑屏幕之上,仍然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不能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灵活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课堂教学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其课堂表现形式也不符合课程的逻辑体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们在课堂中发挥的引导作用不强,没能给学生们创设一个较好的学习情境,课堂也不具备进行研究以及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的条件,课堂上学生们与教师的互动较少也大多都只是浮于表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大多都将注意力放在了课件之上,与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交流,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们也不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2]。
1.4 硬件和软件配置失衡
许多中职院校在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建设之上,为了节省时间,并在硬件设施的配置上投入的资金较多,而不太重视花费时间以及资金较多的信息资源建设。在中职学校信息化课堂教学建设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大多数院校都是铺设网络以及购买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对于软件应用等关注的较少[3]。在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完成之后没有软件的支持,很难有进一步发展,于是学校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再进行软件的建设,待软件完成之后,往往院校内的硬件设备又需要更新换代,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中职院校对于信息化课程教学的目标认知不清,盲目追求建设成果,反而忽略了信息化资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 中职学校信息化课程教学建设的对策
2.1 提升中职学校对信息化课程教学建设的重视
提升中职院校对信息化课堂建设的重视,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校信息化课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中职院校要将课堂教学信息化作为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一,在思想上对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中重视,摒弃传统的教育思维,提升院校内部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深化信息化教育改革,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进行完美融合,中职院校能够自主地进行信息化课堂建设以及改革,加大发展力度,提升中职信息化课堂的发展速度以及应用效率。中职院校向信息化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推进的必然走向,因此,中职院校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教育,不断地加深和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升院校内部的信息化发展,中职院校可以加大信息化课堂建设的宣传力度,普及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优势,提升教师们的参与度,使信息化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教学益处,能够辐射的范围更加广泛,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元,也能避免信息化教育设备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2.2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化教育中信息资源建设是重要一环,信息资源的建立是中职院校进行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内容,也是其需要长期开展的任务之一。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是增强其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要努力联合多方力量与自主建设相结合,多方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4]。为了能够实现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更好发展,中职院校的信息资源建设要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资源要和相关的学科教材统一,并且要按照不同的学科进行资源的分类,根据各学科的知识结构来进行资源的整理,将零散的资源整合成为与教材配套的有效应用资源,较大程度地缩减了教师们进行资源查找的时间;其次,要有目的性,信息资源建设要能够提供与实际的教学以及学习相关的资源,同时也一样周全地考虑资源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兴趣的开发,通过多维度多角度将探究的问题资源和学生学到的新旧知识进行关联来帮助学生们构建知识体系;最后,要对资源开发进行规范,要使资源数据的通用性更强,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让信息资源建设平台能够实现动态发展。
2.3 提升信息化课程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信息化教育,提升信息化课程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各大中职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人才队伍,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的信息化人才,并将人才应用到院校内的多个岗位,形成专业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增强中职院校的信息化均衡发展,提升中职院校信息化发展进度以及信息化发展的质量[5]。首先,中职院校要增强对教师的信息化培养,加深教师们思想观念,并且对其进行信息技能的培训,让教师们能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能够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另外,要增强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让其能够较快地掌握现代的信息化技术,使信息技术维护人员队伍技术过强,能力过硬,同时富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确保信息化课程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及时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4 完善信息化课程教学机制
中职院校要完善信息化课堂教学管理以及奖励机制,利用各种途径对参与信息化教育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对在信息化教育项目中获得相关奖项以及研究成果的教师进行表扬和相关奖品的赠送,对其工作表示肯定。与此同时,要根据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实际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实现教师的科学管理,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服务[6]。另外,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高效的管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中职院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院校对中职信息化课程教学的重视度以及相关的投入不大,以及课程教学的设计不合理等,使中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建设滞缓,因此,中职院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升对信息化课程教学的重视,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同时提升信息化课程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完善信息化课程教学机制,增强管理,实现中职信息化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1):96.
[2] 范家柱,张剑平.影响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华东地区20所中职学校的调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78-83.
[3] 阮士桂,郑燕林.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后示范”发展对策探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15,36(33):72-77.
[4] 贾永余.浅析信息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7(5):205-206.
[5] 王敬蓉,万兰平.中职计算机类课程信息化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7):109.
[6] 杨洋.中职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科学咨询,2016(18):83-85.
[7] 周金容,唐天国,胡振,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6):191-192.
[8] 吴丽萍.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以“路桥工程检测技术”课程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5):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