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C语言翻转课堂教学探析
2020-02-22刘小利
刘小利
摘要: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职业院校C语言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C语言课堂教学中,以期不断探索新的适用于高职院校C语音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职业院校;C语言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6-0095-02
在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理念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职业院校C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被不断暴露出来。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C语言课堂教学也应当采取一些手段与方法进行创新变革,职业院校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理念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到C语言的课堂教学中,来使职业院校C语言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思维,与C语言的教学目的完美契合。
1 翻转课堂的概念与特点
1.1 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也被称作颠倒课堂,是一种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向学生的课堂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加主动且更加专注于学习,学生通过沟通、协作与探讨解决各种问题与难题,并从中对知识进行跟深层次的探究与理解。教师在课堂中不再占用绝大部分时间去讲授知识,更多的是布置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学习与探讨,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课后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知识呈现方式进行自我规划,教师的任务更多是协助学生完成完整的课堂教学。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在线学习更加丰富的知识,而非单一的通过学校教师进行知识的接受。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翻转课堂的模式才能够得到实现。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印刷术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课堂模式、知识教授模式以及课堂管理模式都有着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展现方式。
1.2 翻转课堂的特点
在很多年前,许多国家就尝试过通过视频来进行教学,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翻转课堂能够受到关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纵观现下成功的视频教学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其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也就是短小精悍。多数视频的时长都在五分钟左右,最长也不超过二十分钟,每一个视频都只对应一个或几个具有关联性的问题,这样在查找过程中也更加方便,视频的长度应控制在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范围内。并且由于在网络上发布的视频能够进行重放、暂停、拉近等功能,也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点,对学习流程进行重新构建。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来传递知识;第二阶段学生在课后自主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吸收与内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法时刻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帮助,所以在课后吸收与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挫败感,这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翻转课堂重新构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第一阶段的信息传递学生需在课前完成,教师提供视频以及在线辅导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而信息的吸收与内化则在课堂中以互动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在课前已经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存在的难点,在课堂中教师即可针对具体存在问题进行辅导与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的对知识进行吸收与内化(如图1所示)。
第三点,检测与复习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学生在观看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之后可以通过视频后的几个问题进行所学知识的检测,帮助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质量进行了解,如若存在回答错误的问题可重新观看教学视频进行二次学习,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平台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收集学生学习视频的具体情况,让教师在之后的课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职业院校C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在入学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自身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在接触C语言这门课程时,由于该课程的复杂性,会让这些学生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学起,然后丧失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由此可见,现今我国职业院校C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如下:
2.1 教学方式单一
C语言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的学科,但是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C语言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着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然而这种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足,致使不足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需求,很难实现C语言的教学目标。在现今的“互联网+”背景了,为了使高职院校的C语言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势在必行[1]。
2.2 教学内容枯燥
学生在学习新科目时总是能够抱有积极的心态,但是时间一长,学生会在整个学习过程的某个阶段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畏难心理、教学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师的教课方式等。在C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减弱的主要原因就是课程枯燥无味。C语言基础课程是与现代计算机科学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丰富语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 翻转课堂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 翻转课堂在C语言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如果希望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那么一定要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这也是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时,可以使用典型的案例教学法,这種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进行提高。以下是翻转课堂教学时的几个教学部分:
首先是学习任务,这一部分要求教师对学生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与学习内容进行梳理,调整教学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对知识进行掌控,对需要学习的知识能够深刻理解[2]。
其次是设计问题,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被动变成主动。教师提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内容,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最后还需要注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指的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行综合,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在教授过程中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为课程融入数字化元素。
3.2 翻转课堂在C语言案例录制中的应用
在进行C语言翻转课堂的教学前,必不可少的要对案例进行录制,在录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视频在录制过程中足够连贯,因为C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是连续的一个整体,在录制讲解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视频一定要保证连贯无损[3]。其次要保证视频能够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录制,让学生能够由简单易懂的知识入门从而一步一步深入学习。最后要保证视频的完整性,要保证C语言课程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在录制的视频中,让学生能够全面地对知识进行了解。
在进行C语言视频的制作时,合理运用动画场景是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此外还可以使用音频进行辅助讲解。视频的时间应以二十分钟为标准线,视频以C语言教学内容为主要核心,合理地進行时间的把握。教师需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对于学生经常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并对练习效果进行评估。
3.3 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主要分成三部分,三部分依次为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接收、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学生对知识自我内化,教师评价与扩展。教师会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提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核心,再通过微视频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课下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以及自我学习对知识进行自我消化,并通过操作进行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4]。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应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提升,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4 翻转课堂在C语言教学评价反馈中的应用
期末考试是以往C语言课程评定的主要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广,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慢慢开始受到广泛欢迎。例如学生的最终教学评定可采取百分制制度,即期末成绩占百分之四十至五十日常表现占百分之六十至五十,此项方法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重视,还能够有效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翻转课堂不仅包含课堂教学也应包含教学延伸,课堂讲解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课外教学延伸注重的则是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掌握。教师应根据教学评价的与教学反馈进行自我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找寻更好的解决方式。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笔记的记录,还可以征集学生对于课堂的困惑与建议,让课堂能够更加优质。
4 结语
总体来讲,职业院校C语言翻转课堂的推广可以将学生对于C语言与计算的兴趣进行提高,翻转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与自我探究能力。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以让学生拥有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为主,让学生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所以翻转课堂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将C语言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将C语言课程与互联网发展趋势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力,为我国计算机建设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9(22):72-73.
[2] 魏方华.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11):271-272.
[3] 赵立恒.翻转课堂在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390-391.
[4] 李姗姗.“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C语言翻转课堂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4):16-17.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