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2-22白丽君窦立军

科技风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白丽君 窦立军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体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網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突发猛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但从目前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不太完善。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不健全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分为思政管理及思政教学两个大的方面,一般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思政教研室、以辅导员为主力的学生工作队伍等部门人员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数情况下各个部门相互独立,各自负责分管的工作,尤其是思政管理与思政教学两个方面相互独立。然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部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果现在还按照传统的工作机制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必会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高校缺乏专业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以辅导员为主力的学生工作队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仍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网络的关注,不能及时掌握网络上学生的思想动态,警觉性和敏锐性以及应变能力不高,对网络技术、网络文化不甚了解,所以很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很难有效地利用网络去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阵地意识。随着网络的普及,部分大学生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也存在网络成瘾、交友不善、网上借贷、荒废学业等现象,高校思政工作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大学生如何离开网络,而没有教育他们如何利用网络学习,更没有主动出击设计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没有从思想上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内容主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许多网站仅仅停留在提供政治理论资料、新闻报道等信息上,很少有能实现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题,娱乐性教育和生动活泼的网上互动未能很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网站或网页缺乏较强的吸引力,访问量低,点击率不高。

二、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大学生教育的时代要求,作为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我们要主动顺应形势的变化,通过网络调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主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及力度

通过建立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来占领网络阵地,同时通过建立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校园主流网站,主题鲜明的红色网站,例如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网上团校,国防教育网站等等通过网络唱响思政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青年学生常用的交流手段,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解惑,燕京理工学院比较有特色的“根和魂”微信公众号由教师和优秀学生共同维护,定期推出有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图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同时通过浏览学生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赖的不仅仅是网络,最主要的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网络中,思政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信息素质才能进一步了解网络坏境,从而从网络上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

高校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思政工作者学习和熟识网络环境,增加网络信息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本身强大的价值渗透功能,及时发布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不断传播社会正能量,对于社会负面信息进行正面引导,快速有效地消除负面信息的影响和扩散,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推进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打破教师的“一言堂”,积极引导学生课下利用网络搜集有关资料完成相关课题、新闻述评、哲学家故事会、读书分享等项目的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还要组织学生开展“朗读经典著作,建设书香校园”等活动,例如可以由学生接力朗诵《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矛盾论》、《实践论》、习近平系列讲话等经典著作,并上传到喜马拉雅等音频网站,供其他学生收听。

另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增强对网络环境新变化和新形势的适应能力,积极应对,着力把网络打造成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使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线上引领教育和线下指导教育相结合,着力构建思政工作新模式。

(四)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互联网+”所带来的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的突破,更是观念和内容的革新。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立足新时代、着眼新目标、把握新要求、力求新作为,结合00后和高校学生特点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结合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机制,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学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保持学生意识形态稳定,筑牢学生思想阵地。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