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0-02-22耿娟娟
摘 要: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既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势在必行,首要关键是增强教师科研创新意识,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构建多元化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依据,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助推力。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是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科研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符合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势在必行,首要关键是增强教师科研创新意识,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构建多元化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依据,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助推力。
一、增强科研创新意识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首要关键
促进高校教师作为科研主体进行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有学者建议教师应从生存论的视角高度重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应“沉得下去”,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秉承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专业精神把学术创新作为奋斗的目标和追求。高校教师只有意识到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科研能力是评价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才能充分认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科研创新意识,主动、自觉地培养科学精神与气质,从而积极地投身到科研创新工作中去。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培育鼓励科研创新的组织文化氛围,应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勇于打破陈旧的观念,积极探索和发现,动态地建构学术创新知识体系,保持科研创新的激情和热情。
二、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技术支持
高校要运用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突出等优势,搭建教学科研协作平台,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课程交叉学习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扩大科研合作的范围,加深科研合作的深度,拓展学术创新思维,开阔学术研究视野,推动跨学科的科研创新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为科研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高校需完善科研创新人才团队的培养机制,重视对年青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研协作平台的搭建中给予年青教师团队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指导。
三、构建多元化科研创新评价体系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有力依据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离不开完善的多元化科研创新评价体系。完善的多元化科研创新评价体系应具有以下特征:
评价理念人性化。强调教师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重视科研能力提升的过程,坚持导向性、超前性、目标性、发展性等原则。
评价目的与功能多样化。从单一的科研工作的总结性目的到以形成性目的为主,总结性目的为辅,突出评价的反馈功能,诊断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以实现评价目标和目的多样化。
评价标准多元化、层次化和本土化。评价指标的设置方面更加人本化,重视学科和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经验类型的科研人员设定不同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现多层次性。
评价方法综合化。量化的科研工作评价方法与质化评价相互补充,引入更多的人文因素,既体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同时也充分展现以个体需求为导向的建构思想,实现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评价主体与客体一体化。科研人员不仅是被评价的客体,同时也是评价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主体,合理地确定其主体地位并发挥其功能是保证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有效的重要因素。
评价技术信息化。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建立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电子档案袋,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等都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电子化记录,成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见证和依据。
四、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助推力
现代的科研活动都是高度组织化的,要把个体凝聚成一个科研团队,去完成科研任务。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建立长效的科研激励机制。
一方面,注重从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两个层面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激励政策,让教师在科研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长足的动力。外在物质激励和内在精神激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关系,因为要平衡好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注意平衡好科研资源的配置问题,不仅要强调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应完善对相对处于弱势学科的补偿机制。
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师动态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源泉,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创新意识,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才能获得可持续性的专业发展。同时,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将使高校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健.高校青年教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6).
[2]谢志贤,金吉华.高校英语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5(11).
[3]肖薇薇.大学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6(9).
[4]仇琛.产学研与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
[5]余文盛,彭时敏.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发展路径探讨[J].繼续教育研究,2008(2).
作者简介:耿娟娟(1982-),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