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家书
2020-02-22梁昕秋
梁昕秋
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生日到了。清晨醒来,我打开微信,写上一段温馨的祝福话语,贴上几幅温暖的图片,瞬间,这幸福便降临在儿子的心中。
每到这时,我都会想起40多年前我的知青岁月。那时,每逢生日到来,我都会收到父母送的生日礼物—— 一封厚厚的家书。
20世纪70 年代初,我中学毕业后到农村插队落户,成为一名知青。在青年点里,我是很让人羡慕的,因为我经常能收到父母的来信。从信封的字体上,我能辨认出信是爸爸写的还是妈妈写的。爸爸的字像他的人一样,规整利落,一目了然;妈妈的字也同她的性格如出一辙,刚毅包容,潇洒大方。爸爸信中的内容多是給我讲人生的道理,讲如何面对社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而妈妈的信则更多地告诉我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嘱咐我要多注意身体。
最珍贵的是每到生日时父母的来信,因为这封信要比平时的信写得长,内容也更加丰富,里面不仅有他们对我的谆谆教诲和鼓励,更有姐弟们写的一些家庭趣事。每当接到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时,我都要在晚饭后换上干净的衣服,揣着信独自来到村边。我坐在田埂上,呼吸着稻穗的芳香,伴着稻田里的蛙鸣,就着手电筒微弱的亮光,模仿着爸爸妈妈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读着来信,就好像在家中吃着妈妈做的美味,在他们身边过生日一样。我用这种方式来寻找那种女儿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感觉,更体会着父母对我的思念。
农村生活的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都没让我这个十几岁的城市女孩儿掉过眼泪,可父母信中那一声声女儿的呼唤,却常常让我泪流满面。虽然他们在信中极力掩饰对我的挂念,但透过字里行间,我看到了父母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更感觉到了他们对我的不舍和牵挂。晚风徐徐,吹干了我脸上的泪珠。我知道,即使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父母的视线,走不出他们对女儿牵挂的心。我向着家的方向,对着柔柔的月光,轻轻地告诉父母,女儿已经长大了,懂得了许多道理,学会了独立生活,变得更加坚强。我深信,洒满大地的月光会把我的回答带到父母的身旁,他们一定会听到女儿的问候,一定会感觉到女儿对他们的思念。
多年前,我也成为母亲。父母在世时,虽然都已是八十多岁高龄,可是每到过生日这天,我依然能收到他们送给我的生日礼物,那便是清晨起床后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女儿,爸爸妈妈祝你生日快乐!下班后到家里来,妈妈给你做长寿面。”于是,一整天我都像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无限幸福。
(摘自《老同志之友》201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