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2020-02-22马源禾
□马源禾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的重要劳动力和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公益团体依法行使管理职能及促进社会各项事业活动繁荣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县级以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对比较滞后。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和总体发展要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逐渐受到了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加强和完善规范管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工作刻不容缓,为此,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相关对策建议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产的管理基础薄弱
一直以来,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的购置和管理体现出“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思想,资产的购置和管理相对不够完善,对于资产的购置和管理也没有明确的相关人员,导致部分资产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账实不符,大量的资产长期游离于行政事业单位账外,正常人员对资产的处置过程无法及时下账,不正常的资产购置损失也无人知道依法追究责任。
(二)行政资产事业产权归属关系模糊
行政事业产权登记资料作为界定行政事业产权的归属、确认其为国家所有和使用关系、单位的占有和使用关系的一种重要法律性依据和凭证,对于行政单位和事业的资产及其国有产权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县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发现,一些县级行政单位及其事业产权管理单位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对其进行国有产权的登记,特别是一些县级行政部门划拨的国有资产,长期不按时办理国有资产过户登记入账,事隔多年后既根本无法准确认定其原始资产价值也根本无法准确证明其行政事业产权的归属。
(三)其他经营性公共资产的管理不严格规范
部分地方行政机关事业管理单位将其资产直接用于经营出租或者出借、对外直接投资等其他经营性资产管理活动,所得的收益既不直接缴入其他地方财政资产管理专户,也不向其他地方财政部门直接缴纳“非转经”土地占用费,用于及时弥补其办公经费不足或推迟发放财政补贴,在此实行财政体外循环。
(四)县直行政部门间国有资产的配置规模差别悬殊
由于县直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实际占用的国有资产大多属非企业经营性的资产,占用的经营性资产没有创收的空间和压力,各行政事业单位尽量地争取多占用自己的国有资产,造成了不同的部门间事业单位占用国有资产的规模悬殊。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
(一)固定资产监管的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是注重对公用经费管理制定严格的内部财务管理的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只是重视资产的购置,不重视日常的管理,固定资产相关实物的登记账或资产管理台账不健全;对资产的领用及保管没有详细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违规管理的责任不明确。另一方面,外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完善,监督的力度不够。根据固定资产违规管理制度的要求,监管部门认为应该对可能造成固定资产违规管理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及时进行了处罚。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未完全得到彻底的落实,保管固定资产的监管机构负责人主体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违规管理工作就可能会不断地引起重视,产生一些违规的事件。
(二)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效益不高
由于个别的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监管乏力,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科学、实用的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体系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有效的约束,尤其是缺乏针对大量闲置国有资产及时处置的绩效监管和国有资产绩效考评的体系,这种资产管理弊端突出主要表现在国有资产被大量地闲置,出现了资产的使用管理效率不高等的问题。如有的事业单位对资产的配置过程缺乏对可行性的论证,配置能力过剩、重复进行资产配置等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资产管理单位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及时办理国有资产的处置,应报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而未提交财政报批、未经财政部门审批自行核销下属单位呆坏账、未报相关地方财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就将其资产进行分割或者转移到其下属的事业单位等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下属事业单位将其办公用房、门面房、土地等一部分资产进行出租、出借,未向相关地方财政部门申请履行资产审批登记手续,不按规定进行资产风险评估,不严格按规定将资产上交财政,对这部分资产的收益很难及时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国有资产基础设施统计工作不扎实
一方面,各类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的涉及面广,数据统计的难度大。目前,全县财政部门国有资产数据统计的工作均以财政部门的管理为主,由上一级财政部门统一牵头开展国有资产数据统计报告的工作,对其他财政部门还存在缺乏有效的抓手,部门按时报送国有资产的情况还有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的数据量大,专业性强,审核的难度大。目前财政部门主要工作是对各财政部门每年报送的国有资产数据的统计进行汇总,相关国有资产的数量及其价值、管理实际的情况等均不能从各部门和主管财务单位目前现有的财务报表中得到准确体现,无法对各部门报送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等内容进行专业审核。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层次
一方面,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或财政拨款收益投资兴建的国有资产。需要转让、租赁和共同开发的,经国资局审核,报政府审批。对于改制重组的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按照资产重组方式,参与合资、股份制企业经营,按国有资产出资比例进行分红,由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监管,并收取国有资产产权股权转让和利润分红等经营收益。另一方面,对于破产、倒闭企业的国有资产,按照破产拍卖程序,由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后,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所得收入剔除清算费用、职工安置、税收和偿还债务后,剩余拍卖收入,上缴县财政部门。
(二)强化资产清查,切实摸清“底子”
有关部门要对目前全县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清查国有资产的情况开展“摸底”,组织人员清查核实了全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所有的数据全部及时输入了资产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系统,不仅有效地控制和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为进一步实现国有资产动态化的管理和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管理基础。
(三)完善手续资料,实现统一管理
目前,大部分县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国有房屋、土地资产都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配置,由于其历史的原因已经造成绝大多数的房屋、土地相关资产没有及时地办理房屋土地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甚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遗失了国有资产或者取得的其他相关的资料,极易直接造成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针对这个突出的问题,县级政府外国资产管理部门一定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协调县级国土、房产、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分布在全县乃至县城区行政规划范围内县级以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房屋、土地相关资产所有权进行全面的清理,查找收集与其相关的资料,依法依规地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证件。同时,将这些事业单位的国有房屋土地和国有资产相关产权证件进行统一管理和变更归集,实现房屋土地产权统一变更集中管理。
(四)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积极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国有资产专业知识培训,以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一是集中开展知识培训。专门聘请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专家,组织全县所有参与国有资产的管理人员,通过专业知识讲座等方法,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二是择优竞聘上岗。着重选拔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经营方法多的资产管理人员,参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充分发挥闲置资产、转让处置资产的最大效益。三是加强业务考核。每年年底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大家抓管理、促效益的积极性,以及一步促进国有资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