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段有效阅读组织策略

2020-02-22

语文天地 2020年33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小蝌蚪喜鹊

王 健

低年级阅读教学让很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阅读理解能力不强,面对文本,虽然在教师看来浅显易懂,但他们却不知道其中含义。在阅读教学中,要切实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注重直观引导,让学生逐渐进入到文本中,在情境、活动的辅助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获得体验,这样才能提升低段的阅读效率。

一、情境引导,理解课文

低年级的学生认知尚浅,理解能力较差,若在阅读中直接告诉学生文本的意思,学生很难理解。如《树和喜鹊》中,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而后文写到“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但孩子们不知道为何它们就变得快乐了。此时,借助课件呈现两幅图,一副是之前只有一棵树和一直喜鹊的图景,树和喜鹊都很悲伤的样子,而第二幅是有很多树,每棵树上都有喜鹊,树和喜鹊看上去都很高兴的样子。此时,引导学生说说两幅图的区别,学生很快发现,以前他们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单,现在有了朋友,所以感到很快乐。

借助情境,以直观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要充分利用好图片、实物、多媒体等,要让学生在视觉、触觉等感觉的冲击下进入文本,通过阅读而更好地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的变化,借助课件,先呈现小蝌蚪的图片,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边观察,如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时,先问学生,此时小蝌蚪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找到“长出两条后腿”,课件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图片,在引导学生模拟对话。如此,学生对小蝌蚪的变化印象就会很深刻。又如《难忘的泼水节》第五自然段中对泼水盛况的理解,先借助视频呈现泼水节的情形,引导学生看,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再引入课文阅读,可让学生更好体会当时周总理和傣族人民通过泼水而互送祝福的含义。在教学中,要多利用课件来呈现直观而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在引导学生观看或观察的基础上读课文,而不宜直接用讲解的方式进行。

以情境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还要注重以问题作为辅助,效果会更好。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中对蒲公英妈妈的探究,先呈现蒲公英的图片,问“蒲公英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呢?”此时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并回答。如此,以情境促进学生阅读,效果更佳。又如《坐井观天》的阅读中,以角色扮演方式来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初读课文,然后设问“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出争论)追问“他们因为什么事情争论?”由上述问题而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也有注重用问题作为引导。如第一段的阅读中,可借助课件而引导学生认识“井沿”,接着过渡:他们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争论得很厉害,那么,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呢?通过该问题就可引入后文的阅读,也让学生在读中能学会找小鸟和青蛙的在争论中的观点。

二、活动辅助,深入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坐不住,喜欢动,这是他们的天性。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让他们呆呆地听老师讲,他们会很不耐烦,甚至出现各种对抗的行为表现。如此,阅读活动难以开展。相反,若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阅读中用活动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学生会表现的较为感兴趣。同时,借助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读,学生的体验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对理解课文是大有裨益的。

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课前先布置学生在家中的帮助下制作好小鱼、黄牛、燕子的头饰,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展开角色朗读,在角色朗读中,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根据角色的语言、动作进行表演并朗读、对话,可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过程中,学生角色扮演朗读后,教师问“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很快就说“小鱼的尾巴是要用来拨水的。”同样,在《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的教学中,借助视频,引导学生边唱边跳,学生很乐意参与。如《树之歌》中,唱到“梧桐树叶像手掌”时问“用手掌比喻梧桐树的什么?”学生就能很快回答出来。又如《找春天》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孩子”,自己找春天看能找到什么,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开始交流了起来,此时辅以问题引导,如学生找到了“野花”,可问“野花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觉得野花是春天身体的哪里呢?”如此,在活动中思考、阅读、互动,学生乐此不疲,阅读效果自然会更好。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不能只是由教师讲。学生喜欢玩、喜欢动、喜欢在活动中学习,那么,在阅读课中,就要充分掌握学生这一特点,利用活动来引导学生阅读。如《乌鸦喝水》中,借助实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思考、阅读,学生观察到了水慢慢升高的现象,也感悟到了乌鸦的聪明。

三、大胆想象,丰富体验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要丰富学生的体验,但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太关注学生的体验。其实,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是较为丰富的,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不仅可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让学生在想象中获得丰富的体验,这对阅读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如《开满鲜花的小路》的阅读中,当学生读到“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时,引导学生想象包裹里是什么东西,此时,学生若已认真预习过课文的,会说是“花籽”,继续追问“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说他们可能会争吵,有的学生说花籽可能会发芽,长出花来……接着学生的话题,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学生很快就知道了答案,对“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一句话的感触也会更深。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不是让学生凭空想象,而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而展开合理想象,从而理解课文。如《妈妈睡了》中对“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一句的理解,先让学生画一画妈妈的眉毛,再呈现妈妈睡觉的图片,问“眉毛会睡觉吗?”学生说不会,追问“那为什么课文中说‘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此时学生就说:“因为妈妈睡了,眉毛也跟着睡觉了。”教师再补充,这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妈妈睡觉的样子,学生也就理解了。又如如《纸船和风筝》的教学后,以动手做的方式,引导学生亲自折纸船、风筝,在做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人物开心和失落的心情。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做有心人,多让学生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相信学生必能从中获得体会。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较为丰富的,在阅读课中,紧扣学生实际,给他们一把钥匙,以直观的方式引导,让他们进入到文本阅读中,在读中说,在读中思,在读中做,这样学生不但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喜欢阅读,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获得丰富的体验。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小蝌蚪喜鹊
喜鹊为什么叫“喜鹊”
你真的认识喜鹊吗
喜鹊
小蝌蚪
小蝌蚪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