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与专业课实习基地统筹运作机理分析

2020-02-22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运作基地思政

徐 徐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316000)

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基地,加强学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企业与德育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如何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教育整合贯通,从而培养出“德能双馨、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积极面对、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的原因分析

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是学生锻炼实践本领的重要课堂,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平台。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建设状况将直接影响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而影响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对15 所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基地的规模、类型、使用情况、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了调研,现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总结如下:

一是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缺乏制度保障。调研发现,15所高职院校中只有1所院校由学校层面出台了针对本校思想政治课实践基地建设的专项规划。其余14 所院校在学校层面都没有给予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的机制保障。尽管14 所院校的社科部在部门的建设规划中都提及了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建设,但都是一些常规的计划和安排,当然也有个别院校给到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学校层面没有政策机制给予支持和保障。

二是思政课实践基地在职业素养培育方面发挥的作用不足。调研的15 所高职院校开发的思政课基地主要集中在政治教育类基地和法治教育类基地,这些基地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基地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度较低,对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令人可喜的是调研中发现有3所院校将专业实习基地纳入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范围内,这些基地成了专业实习教学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双基地,但是相较于专业实习基地的规模,充当双基地的基地数量是极少的。

三是思政课实践基地数量少,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调研的15所院校中,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相对于学生人数是严重不足的。基地数与学生人数比最大的比值是1:1700,最小的比值是1:300。总体而言,各个院校都存在思政课实践基地数量不足的现象。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次数极其有限,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从未参加过在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的实践活动,有59%的同学有过一次参加的机会。思政课实践基地数量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导致受益学生的人数较少。

造成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分析,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

第一,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校内外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首先,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投入,这需要学校层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其次,建设思政课实践基地需要协调校内的各个职能部门,特别是各个学院、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为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而要促成这种默契的合作,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最后,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开拓和建设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部分单位的行政级别较高,单靠社科部是很难达成合作意向,需要学校领导从中斡旋。由此可见,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建设没有政策的支持是很难有序推进。因此,只有学校领导重视思政课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基地的建设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并以文件形式落实,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第二,思政课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长期以来,考虑思政课教学目标相对独立,高校思政课教学采用同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很少针对院校本身的专业特色,特别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专题,规划实践项目,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思政教学。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思政课实践基地选择建设过程中很少考虑是否有利于培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契合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目前,在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的基地活动对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功效并不显著。因此,要彻底抛弃过去长期存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脱节的现象,由独立考虑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向联系培养专业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辩识能力目标转变,体现素质教育和能力本位的理念。

综上所述,思政课实践基地的改革刻不容缓。高职教育已进入特色办学、提升内涵的阶段,思政课实践基地也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寻求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最优的切入点,真正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选择性地把专业实习基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建设,使之成为专业实习实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双基地”,建立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统筹运作的模式和机制,从而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和机制保障,这也是破解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困境的有效突破口。

二、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全面实现人才培育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德能双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思政课是培养专业人才政治思想素质、政治辨识能力的主战场,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通过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爱国主义民族观、改革创新时代观、社会主义道德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团结、和谐的价值观,这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把思政课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衔接起来,充实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统筹教学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必须的。一方面,借助专业实习基地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利用专业实习基地本身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专业实习基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熏陶和养成。

(二)有利于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践基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将专业实习教学基地纳入思政课实践基地,根据不同的专业,与不同的专业实践实训基地结盟,利用专业实习基地本身的资源优势,开展思政课实践教育,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合适的专业实习基地纳入到思政课实践基地,利用专业实习基地本身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专业实习基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通过对专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零距离接触,接受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素质、企业文化、企业责任等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熏陶和养成教育。另一方面,在专业实习基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聘请专业实习基地的企业员工担任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这些导师与专业紧密结合,他们的讲解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针对性,也更具说服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缓解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把合适的专业实习基地纳入思政课实践基地的范围内,实现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的实习基地统筹运作,有利于缓解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有助于扩大思政课实践基地的数量、丰富基地的种类,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同时使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设计更多契合不同专业群、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基地的统筹运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支持,为实践教学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的可行性分析

(一)校企双方在实践基地统筹运作方面具有极大的内驱力

从高校方面来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是全方位、多学科的,实践基地的统筹运作是校企合作延伸至德育层面的重要表现。高校将专业实习基地纳入思政课实践基地,有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打造校园的特色品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从企业方面看,校企合作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合作获得“德能双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一方面,企业助力学校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培养人才。德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根本,企业希望招募的员工既有专业的技能又有高尚的职业品质。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愿意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培育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企业在助力高校的同时也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以德为先的企业文化。企业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提供平台,向企业员工传递“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引导企业员工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同时,企业还能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并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二)校企双方在实习基地统筹运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课实践基地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大批运行良好的专业实训实践基地,这些量多质精的实践基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平台,为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确立了基础。

高校与相关企业、行业的合作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可行且稳定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为校企之间在德育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之后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提供了合作范本。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将思政课教师纳入到了学生专业实习指导的队伍中,思政课教师主要给予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方面的指导。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的专业实习指导,让思政教师有机会了解专业、了解专业实习基地,有利于删选合适的专业实习基地,有利于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的推进和运行。

(三)校企双方在实习基地统筹运作方面具有坚实的师资保障

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是思政课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讲理论、说体系,思政课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融入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的教育教学。但是,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很多教师几乎不了解所授课专业所对应行业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很难把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了解专业、掌握专业所面对行业的素养要求是思政课教师迫切的需求,也是上好思政课,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的重要条件。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在专业实习基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师有了走进企业的机会,通过与企业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设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了解行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通过深入企业、也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融入教学,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与生动。

猜你喜欢

运作基地思政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的基地我的连
破解PPP产业基金的运作难题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