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共生,我这样上《现代散文选读》
——以于坚《云南冬天的树林》为例

2020-02-22

语文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松果共生落叶

《现代散文选读》作为选修教材,一直被众多同仁当作课外阅读教材来处理。或者按专题让学生自行阅读,或者选择典型篇目像对待阅读理解一样解读。学生既不会像对待必修篇目一般认真细读,选读的学习方式也无法让学生深入鉴赏。因此,名篇大家之作被当作阅读理解机械应对,人文性、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因为解读困难而被直接忽视。学生从中获取的可能仅仅是生硬的解题技巧,也可能是浅显的细碎的阅读感受。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对于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都被赋予了相应的学分。因此,教师要努力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间架构起桥梁,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在写作时汲取经典阅读篇目的灵感。这种读写共生的策略对于协调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关系,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重大意义。教师应以现代散文选读为载体,以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名家名篇为抓手,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将写作这种任务驱动投放到现代散文阅读中,也会催生思想,传染语感,并激励学生模仿范式,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一、文本分析

《云南冬天的树林》是一篇有着浓厚哲思的写景散文。作者于坚用散文的形式描述了自己对自然纯真的注视与倾听,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语言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基于这样的定位,这篇人文性较强的文章不仅能为我们提供生活、社会、哲学的视野,还有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精神,更有着独特的视角、智性的表达,这样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对高中生来说是最好的语料样本,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要将文本中的人文性内涵作为课堂写作训练的延伸点。

文本的人文性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于坚主张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的时候,尽量避免受到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的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另一方面,要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澄怀虑思,卸去对自然的想象,亲近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二、文本研习

首先,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拿秋天的一片落叶,进行实物导入。学生在看到落叶后,有的直接说“落叶”,有的说想到“悲凉”,也有的化用雪莱的诗说:“秋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等,没有一名学生认真地观察完老师手中的落叶再做回答。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认真诵读文本4~6小节关于落叶描写的段落,让学生在文本细读后,总结于坚眼中一片叶子的落下所具有的辉煌和美丽的特点。学生会发现,于坚的描写中没有想象,没有修辞,只是客观地描绘,这样对于白描的艺术手法就有了直观的感受。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已经开始呈现出表达的欲望。在读写共生策略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教师就要适时地给与学生展示的平台。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我给学生随机布置了一个片段描写,以校园秋天的小树林为例,选择一个自然景象,用白描的手法客观地描绘眼前看到的事物。

其次,在重点研习环节,我问学生,为什么我们会忽视落叶落下的美丽细节?学生先从文本中找到了答案,更让人惊喜的是,有部分学生从文本延伸到生活,从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剖析了细节从我们身边溜走的深层原因。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一次作文训练的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文本的探究就这样和我们的写作不期然地偶遇了。在学生的勇跃发言中,课堂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我自然地提出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方式还原自然的细节的呢?作者又获得了哪些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学生认真读了文本的8~14节后,对于于坚的自然观有了深刻的认知,也对于坚努力把客体作为单独的存在,从集体的无意识中,从文化的惯性中,恢复个体独特性的哲思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三、写作训练

检验一篇文章是否被学生真正理解的方式就是写作。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因此,我以于坚的一首小诗为例,在第二节课进行写作训练。于坚在小诗中这样写道:

听见松果落地的时候,并未想到“山空松子落”,只是“噗”一声,看见时一地都是松果,不知道响的是哪一个。

这是一首哲理性很强的小诗,如果没有文本阅读的基础,学生很难读懂。但有了阅读的滋养,读写共生就找好了桥梁。学生习作中不乏优秀的段落。如班里的吴姓学生这样写道:

满地的松果,我们不知道当年促使韦应物写下“山空松子落”的是哪一颗。但我知道,这颗松果已是属于韦应物的,而不再是其他人的。我们不能总在松果落地时,只听到“山空松子落”的声音,而是要听到自己的声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是李清照听到的松果。“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是辛弃疾听到的松果。对他们来说,能引起心中“噗”的一声的松果,便是一地松果中响的那一个。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是自由的,都有以自己方式感悟自然的权利,不需要前人的诗,却要留下自己的诗,哪怕只是存在于心中的诗。

当这名学生表达出满地的松果是属于韦应物的,而不再是其他人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哲思,而思想性一直是议论文训练必备的要素。再如,另一位胡姓学生写道:

一个人的自然取决于你能否抛掉文化的依靠。泰戈尔的诗《生命—心灵》中写道:“我的心灵突然发问:‘你所见到的和我思索的,二者的纽带何在?’……我凝视着榕树,任时光悄然流逝。”诗人没有作出回答,但显然“凝视”便是这问题的最好注解,正像于坚说的,用眼睛去观察才应该是面对自然的唯一举措,这也正是自然和思想二者的纽带。如此得到的客观印象,才是直接的现实、真实的自然;如此得到的感受,才是心灵最直接的涌现。如此,我们的自然才是我们一个人的自然。

该学生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真正接近自然的方式是抛掉文化的依靠,“凝视”自然。深刻的领悟,深刻的表达,这都是平时作文写作中亟需的要素。在学生的写作片段中,我们既看到了于坚的思想,更看到了学生个体的真知灼见。这些学生显然对文本有了自己深入的阅读,并形成了二度创作。

读写共生策略给了更多学生展示的机会。在课堂的短暂时间内,占据课堂的只能是部分学生,很多学生由于自身因素(性格内向、表达力欠缺等)不喜欢在课堂中呈现自己的思考,表露自己的内心。而由读到写的环节无疑给了这些同学一次机会。

猜你喜欢

松果共生落叶
落叶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摘松果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小松果
摘松果
最后一片落叶
落叶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