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治疗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2020-02-22雷恩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浮针运动性结果显示

张 波 雷恩哲

天津市北辰北门医院针推5科 300400

临床较为常见的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类型包括肌肉拉伤、腱鞘炎、滑囊炎、挫伤以及关节韧带扭伤等。对于运动员来说,运动性软组织损伤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甚至可能断送运动员的职业生涯[1]。对于非运动员患者来说,运动性软组织损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干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防治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 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现代医学解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软组织损伤发生机制主要涉及受损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炎性因子不断释放以及酸性产物在机体内快速堆积等。在软组织损伤早期通常只是表现为水肿以及充血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之后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会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炎性粘连,最终导致受损组织发生挛缩和变性[2]。因此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有效缓解受损组织肿胀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治疗措施为及早消炎,降低充血,提高血管紧张性,对局部血管扩张进行有效抑制,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组织粘连以及挛缩等症状,促使“理化阴阳平衡”逐渐恢复[3]。

2 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医学解读

基于我国传统中医理论,运动性软组织损伤属于“筋伤”的范畴。我国经典医学著作《圣济总录·伤折恶血不散》中关于筋伤记载有:“若因伤所折,内动经络,血型之道,不得宣通,瘀结不散,则为肿痛”。因此对于运动性软组织损伤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我国中医针灸疗法以及推拿疗法均具有良好的疏经通络和行气活血功效,可以有效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消除炎性组织粘连,缓解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症状。

3 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针灸推拿疗法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软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于经筋受损、气滞血瘀而导致不通则痛。我国很早便有采用针灸治疗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记载,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有:“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也就是说通过针灸可以有效舒经活络,激发正气,调理气血,有助于患者受损组织加速修复。

3.1 选穴针刺 关于运动性软组织损伤针刺治疗选穴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以痛为腧”法,二是对应取穴法,三是上下取穴法,四是交叉取穴法,五是循经取穴法。

3.1.1 “以痛为腧”法是目前临床将“以痛为腧”法作为经筋病治疗的基本方法,在“以痛为腧”法治疗过程中关键在于局部穴位的选取。陆冰等人对国内外关于“以痛为腧”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以痛为腧”法的历史源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外以及国内利用“以痛为腧”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新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以痛为腧”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3.1.2 对应取穴法是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常用方法,主要是基于经络学理论,通过选取健侧与患侧对应关系的穴位开展针刺进行治疗。采用对应取穴法治疗疗痹证及扭挫伤等疾病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裴春勤等[4]选取7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并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和对应取穴法进行治疗,对于试验组患者若外踝下方扭伤,则选取对侧腕关节的养老穴进行治疗;若外踝前下方扭伤,则选取对侧腕关节的阳池穴进行治疗;若内踝扭伤,则选取对侧的桡骨茎突附近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在活动范围评分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1.3 上下取穴法类似于对应取穴法,同样是基于经络学原理以及经络标本、根结特性所总结出来的,具体可以分为上病下取法和下病上取法,其中上病下取法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疗效也更为显著。利用上下取穴法可以通过针刺大陵或阳池穴来治疗踝关节扭伤。

3.1.4 交叉取穴法是在缪刺理论、巨刺理论、对应取穴法以及同名经配穴法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取穴方法,在各种肢体、关节的扭挫伤以及四肢局限性疼痛治疗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姚斌[5]选取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开展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进行治疗,若痛在腰正中,则选取额中穴、印堂穴以及神庭穴连线的中点进行针法治疗;若痛在脊柱两侧,则选取对侧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尺骨茎突以及桡侧骨缝凹陷中开展针法治疗;若痛在腰外侧,则选取对侧手背部经外奇穴腰痛点中的精灵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开展针法治疗。治疗结果显示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有59例痊愈和1例好转。

3.1.5 循经取穴法是基于“宁失其穴,不失其经”以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等理论对发生关联的经脉上进行穴位选取的治疗方法,具有活血止痛、通利关节以及疏导经脉的作用。尚莉莉等[6]选取90例门诊急性腰扭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是穴组和西药组,分别采用“循经远取动法”针刺疗法、阿是穴针刺疗法以及西药扶他林片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阿是穴组患者的83.33%和西药组患者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循经取穴法治疗运动性软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的疗效。

3.2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我国传统针刺疗法和现代疗法基础上发展其中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是在针灸针上通持续性或者间断性的微弱电流以到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电针疗法对于促进局部对粘连和炎症的消散吸收、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和血气循环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防止发生关节粘连、僵硬以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的组织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电针疗法由于具有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以及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屈菲等[7]以4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和电针腰三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腰椎活动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宫恩强[8]以25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电针配合点按刺激肌肉起点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治疗之后15例治愈,10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周彬等[9]分析了电针结合火针在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的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改善,表明电针在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3.3 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主要是指在患者疼痛区域周围采用一次性浮针,将针尖对准病灶部位,沿着浅筋膜层进针,在进针过程中伴左右扫散动作。不同于传统针刺疗法,浮针只是停留在患者皮下,不深入肌肉层,故称其为浮针,具有非常显著的止痛效果。改疗法操作简单、见效快、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王罡等[10]将12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传统针刺和浮针疗法进行治疗,留针时间均为30min,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治疗后24h内各个时间点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相比传统针刺疗法,浮针镇痛效果更为迅速,并且镇痛效应持续时间更长。仝乐等[11]选取12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和浮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4 银质针松解术 相比其他疗法,银质针在软组织治疗方面最大的优势为见效时间短、疗效显著。银质针为针灸与刀的统一体,既可以有效克服毫针疗效差的问题,又可以缓解治疗的疼痛以及后遗症问题,是目前软组织损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毕忠艳等[12]选取84例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理疗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银质针松解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表明银质针松解术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3.5 筋针疗法 筋针疗法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其基于经筋理论,采用“以痛为输”为主法,应用筋针浅刺筋穴,导气布津,舒畅经筋。胡晓妹等[13]选取60例肌筋膜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激光疗法和筋针疗法,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潘富伟等[14]以78例网球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筋针联合推拿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78例网球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2%。

3.6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可以有效促进损伤肌肉、韧带、肌腱接触和愈合,缓解患者疼痛,对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以及局部组织营养改善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此外,推拿疗法安全系数高,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因此在软组织损伤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张九龙[15]从基本手法、基本原则、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指拨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针灸推拿疗法在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治疗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针灸推拿将会在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浮针运动性结果显示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姜黄素对大鼠运动性肾脏裂孔隔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浮针疗法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
浮针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对照研究
针刺“五泉穴”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8例
当心运动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