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
——人民群众实践路径研究
2020-02-22路坤皓
路坤皓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实践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正因为共享发展所要解决的是社会发展中所包含的公平正义问题,那么让人民群众来参与此过程便实属势在必行。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共享发展理念便不能包含丰富的实践意义。只有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过程中,才能使其在理论上经得起证明、在实践上得到检验。
(一)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是为了什么?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深刻回应了发展不是为了特定的利益群体、不是为了特定的利益阶层、更不是为了特殊的精英群体,而是为了全体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思想为共享发展理念奠定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总基调。可以说,在党起步、发展、壮大的任何时期、任何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了一切为了人民。这既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由党的初心、使命所决定的。正因如此,无论是党哪一时期、哪一阶段,党的全部工作、全部重心都是为了人民,所以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之一,也必定要遵循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
在此基础上,既然是发展为了人民,那么人民群众必须要参与到其中。只有让人民群众广泛、全面、全程参与,才能实现共享发展的真正意义。
(二)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就依靠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任何时期,不依靠人民绝不可能获得成功,必然要遭遇失败。我们党只有立足于人民之中,才能和人民打成一片,领导人民获得最终的胜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依靠人民是不可能实现既定目标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只有牢牢地把握依靠人民这条主线,才是正确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最终实现共享发展的正确途径。
发展依靠人民,并不仅仅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去实现特定目标,而是要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共享发展的过程中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优越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同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中生根发芽,才能将践行该理念的阻力降到最低、将人民群众接受度提升到最高。所以,只有依靠人民,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只有依靠人民,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才能得以实现。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由人民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这既是对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忠实继承,也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最新理论阐发。由人民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是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之后,最为重要的一步,这是因为:发展成果是否真正由人民所共享以及共享的程度是否深、效果是否好,真真切切地能够被人民群众所直观地感受到。正是由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属于共享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与特殊地位。
在此阶段中,发展成果是否真正由人民所共享至关重要。在我国,由于一些地区、行业、部门的消极腐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所制定的好政策、确定的好计划,传达到基层可能会“变味儿”;国家层面的拨款可能被层层挪用、克扣、贪污,到达基层时可能已所剩无几等等。上述情况屡见不鲜、时常见诸新闻媒体。正因如此,发展成果是否真正由人民所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若不能被人民群众所真正共享,那么会影响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权威性,会影响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影响到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和共享发展的实现。
二、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实践的可行性
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离不开人民群众,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便成为一句空话。共享发展的应有之义就是全体人民参与、全体人民共享、全体人民受益。所以,我们认为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必须要有人民群众的参与。
(一)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过程,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这是由于:只有使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才能从根本上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感。首先,人民群众如若不认同共享发展理念,认为事不关己,则不会对其践行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次,有了认同感,才能使人民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去,才能使人民群众产生归属感。最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结果便是发展成果由人民所共享,使人民群众获得成就感。
(二)维护共享发展成果的有力主体
若要真正实现共享发展,就必须牢牢地抓住依靠人民这条主线,使人民成为实现共享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通过人民自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的全过程,使人民群众对共享发展理念在内心中产生认同感,人民群众便能自觉地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譬如,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适时地颁布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号召军民齐心,捍卫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这与维护共享发展成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依靠人民获得胜利,同样是由人民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三)检验共享发展理念践行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发展好不好,人民说了算。我们党制定政策的最终目标,归根结底还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的正确与否,也必由人民来检验。只有人民群众切身地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变化,得到发展带来的益处,享受发展带来的美好,才能认为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是正确的。否则,仅仅用纯粹逻辑推理或理论演绎,是绝对体现不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结合的。
一般而言,理论若要被证明在实践当中行之有效,便必须经由实践加以检验;经实践检验无误的理论加以总结、升华,再继续指导实践,如此反复所得出的理论便是经受过千锤百炼的理论,便能愈来愈趋近于真理,更好地指导实践。正因如此,人民的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属于实践的范围,便是检验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的最佳试金石。
三、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实践的需求性
目前,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整体践行的形式为主,且主要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和相关部门为主要执行单位。而由于共享发展理念所侧重的方面不同,更应该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共享发展理念所包含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过程中,人民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实际需求也凸显了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的需求性,如城乡收入和城乡发展方面的需求。
(一)城乡收入需求
当前,出现收入需求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来自生活方面的需求,也来自工作方面的需求;既有来自城市地区的需求,也有来自农村地区的需求。
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收入需求,其最终的影响都将汇集到关系社会稳定、触及民心向背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毫无疑问,唯有使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安稳、富足,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安宁、长治久安。
(二)城乡发展需求
我国目前的发展已然呈现出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聚集的社会现象。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聚集,其结果可能会导致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乡村规模越来越小的局面。所以,城乡发展的需求性也是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的方面之一。城乡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城乡教育需求。教育需求本属公共服务范围,但因其重要性便作单独说明。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日益集中,导致农村地区的人们都涌向城市,位置极佳的学区房一房难求,甚至出现了连学区房的走廊过道、厨房厕所都有人争相抢购,种种现象透过“学区房热潮”便可窥见一斑。如此一来,在城市地区老师的薪酬待遇本就高于农村地区教师的前提下,形成了更高的局面。农村地区的优质师资力量自然留不住。
城乡公共服务需求。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的美丽乡村建设,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它旨在美化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人文环境质量、探寻乡村环境建设新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主要包括医疗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城乡发展的需求性迫切需要人民群众参与到建设过程中,而这一过程正是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的过程。
四、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实践的现实路径
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所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必须要由人民群众所参与,践行结果由人民群众所检验,践行成果也必须要由人民所共享。关于人民群众的参与实践路径,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创新参与方式方法,吸引人民群众高度参与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经验,凡是方式方法对头,群众参与度就高;凡是方式方法稍有欠缺,群众参与度则呈现出走低的趋势。所以,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就应始终秉持创新意识、发挥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思维,创新人民群众参与践行的方式方法,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系统地、详尽地将共享发展理念的好处讲实、讲通、讲透,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使人民群众真正地深度参与到践行过程中,使人民群众绝不做旁观者、观望者、局外者。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必须要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方式,带动新发展理念的宣传与传播,使新发展理念入脑、入心,从而使新发展理念更易于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最终完全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中。
(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提升人民群众主体意识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特别有益于提升人民群众主体意识。只有将收入分配政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都落实好,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努力与关怀,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从而通过切身感受凝练出对政策的认同感,这无疑会对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执行、落实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的核心之义就是要解决公平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属于再分配问题,在此环节最为关注公平,这是因为:公平与效率属于一个整体,公平的底线若遭到践踏,那么效率也将随之受到影响,其结果便会直接作用到经济社会中,从而直接影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三)形成健全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侵害
只有健全法律体系,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所得不受非法侵害。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些不法分子以各种非法手段夺占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虽时过境迁,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就是法律体系不健全,以及法律的执行失之于宽松软。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将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可比喻为:我们一直往木桶里装水,但木桶却是漏的,长此以往,则永远也不可能装满水。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就像是木桶上的漏洞。法律体系的健全不仅任重而道远,而且也是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践行所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只有通过法律体系的健全,才能确保共享发展践行的成果牢牢地掌握在人民群众自己的手中,而不被轻易夺走、夺占。若出现上述情况,那么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努力也将付之东流。
(四)以脱贫工作为抓手,实现共享发展
脱贫攻坚战作为2020 年的“重头戏”,无论在国内层面,还是国际层面,均可称之为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要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就应以各项实际工作为现实切入点,以实际行动参与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脱贫攻坚工作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而且还需要全体人民参与到这项伟大工程中来。通过人民群众口口相传,先进带动后进,认同带动不认同,继而将脱贫攻坚工作的阻力降至最低,从而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最终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