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课堂所担负的文化传承之使命

2020-02-22

语文天地 2020年19期
关键词:荀子显性语文课堂

金 晶

知识具有多种分类方式,但我们不能一一应用,在以追寻传统文化踪迹为目的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只能依据一种分类形式进行知识概括、探究和透析。如我们可以按照知识是否可以清晰地表达、进行有效的转移和传递,将知识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这两种知识类型作为语文课堂传统文化分类理解的手段,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之使命。

一、概括显性知识,追寻文化踪迹

显性知识,顾名思义,就是外显的知识,是明确表达出来,且人们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如阅读、视听、口头传授而获得的知识。可以说,显性是知识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从对文章显性知识的概括入手,追寻传统文化的踪迹。那如何进行概括呢?传统文化是以分散的方式存在于语文篇章中的,作者有时候为了明确情感和思想,会将传统文化作为零星的点缀,或是在与语言拧在一起的微小细节中呈现,或是以情感思想表达的媒介出现。所以,还需要学生展开精细的阅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进行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划线。当然,划线仍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进行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引申概括,通过理解概括将“长”在语文篇章中的传统文化之果采摘装进自己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中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传承之使命。

以荀子的《劝学》为例,这篇文章涉及很多传统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如同钻石颗粒般闪烁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进行白话翻译的过程中,将自己认为是传统文化的知识标注出来。另外,有些文化知识可能并不详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行全面理解。例如,有学生边阅读边画出一些词:“绳”“輮”“砺”“蛟”“跬”等,并认为这些词涉及了传统文化。如“绳”实际上是墨线,是指应用于建筑装在墨斗之上来校正曲直的线绳;“輮”通“煣”,是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为了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对这些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这些资料可以以视频、图片、书籍等为载体呈现,然后学生再进行概括说明,分享给其他学生。在这里,阅读课不仅仅是阅读课,还是一堂传统文化的观赏课,这既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眼界,又充实了语文课堂,使其展现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

二、琢磨隐性知识,洞悉文化内核

与显性知识相对应的是隐性知识,它是指一种不可被表述出来的知识,如思想精神、直觉感悟、价值观、洞察力等。它是传统文化中的另一种区别于显性知识的承载方式,教师可以以这一点为依据,引导学生通过对渗入文字内涵肌理的隐性知识的解读,追寻传统文化踪迹。这比概括显性知识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要困难一些,因为在这里,传统文化不被表述出来,全凭学生对语言文字内涵及象征意味的把握。所以,要追寻到传统文化踪迹,必须首先通过对言语意义把握的隘口,再别无他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教师可以自主阅读和有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理解有方向,阅读有力度。

还以荀子的《劝学》为例,这篇说理文条理非常清楚,每一个段落都从一个具体的问题出发进行讨论,但无一不围绕“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展开。另外,作者还应用较多的比喻来说明事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此外,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很容易使人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就在物与物的关系、物对物起到的推动作用中表现出来。教师可以结合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如在学生阅读第二段之前,教师可提问:“阅读第二段,理解事物间的关系的象征意味,说明这一段是怎样阐明中心论点的?”结合问题进行阅读,学生更有方向性。如有学生回答:“‘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句,实际上比喻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进步,一日胜过一日。在这里,荀子连续设喻强调学习的作用,并对为什么不断学习加以论证。”为了引出传统精神文化内涵,教师要在学生深入阅读之前继续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将学习与做人联系起来,这突出了荀子的什么价值观?表现出怎样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涵?”学生将学习与做人联系起来的句子划下来,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然后针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古代圣贤将学习看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荀子,他认为性本恶,人们应该通过学习来矫正身心。”还有学生结合对荀子主张和思想的理解,进行完善:“自然界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存在,人们应该通过主观的努力,去认识、顺应、运用自然界这种力量。”这样一来,教师便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到对“学以致用”“以学正身”等传统精神文化的关注上。

三、文化理解与学科学习结合,突出传承

我们在提到传统文化的时候,总是无法忽视它的年代感,所以,总是将它看成停格在某一年代中束之高阁的摆设,这就削弱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作为教师还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打破文化空间限制,抹去文化的年代标志,将其传递给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重建智慧课堂,让学生看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洞古穿今。在这里,教师可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语文学科学习结合,重点突出传承,启发学生思考在某种文化的蕴藉中该如何实现精神的成长。

还以《劝学》为例,这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进行论证,阐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等。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伴随对一些比喻的理解会收获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感悟。所谓感悟,是语言层面涵盖的文化精神内涵,也是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而获得的对精神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感悟表达。如有学生说:“虽然这是来自久远时代的一篇说理文章,但实际上,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是没有年代界限的。‘学无止境,正身不止’一直都是古今中外挂在人们嘴边的话题。”还有学生依据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说出学习的感悟:“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争取今之日胜昨之日,每个人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慢慢积蓄力量。这样,人们才能做到时刻检验反省自己,明达智慧而没有过失。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当学习与文化理解结合起来,学生便如同将传统文化承接在手,这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无疑是有益无害的。

虽然有些传统文化芳踪已寥,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书本的“留声机”中追寻到传统文化当初的“口音”。这些文化或以显性的方式存在,或以隐性的方式存在,都彰显着中国人独有的气味,是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不可或缺的教本。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文章中体现出的传统文化进行感知、赏析和传承,要将高中语文课堂作为完成传承使命的平台。

猜你喜欢

荀子显性语文课堂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和谐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