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22陆煜萍
陆煜萍
在语文教学中,最早提出情境教育的是李吉林老师,即创设有效的情境,以“物”激“情”,以“情”发“辞”,以“辞”促“思”,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新授知识在相关的情境中进行内化。正如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所言:“一个教师,如果他想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价值,那么,他就不能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我们知道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一方面,职业中学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动力和专注力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另一方面,职业中学三大教学内容(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阅读与欣赏板块历来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情境教学法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课前导入,以“物”激“情”
以“物”激“情”,这种“物”既可以是具体的、生动的环境,也可以是充满激情的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主动地介入教学活动,激发其智慧潜能。
如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对于秋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张继的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的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的少年壮志。那么大家心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给我们描绘的秋天,也许你们心中的秋天会更美丽。”恰当的诗句引用营造出“秋”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也可以现场模拟创设情景,甚至可以进行一次最最平常的谈话。我在进行《长江三峡》这篇散文的教学时,课前伴随着轻松的音乐播放了许多长江景色的图片,为了能使学生进入到课本的情境当中,其中一部分是我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欣赏之后和学生共同朗诵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在讲解梁思成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时,我所面对的是汽修专业的学生,他们对建筑并不感兴趣,对梁思成也并不熟悉,但是不久前学习过一篇文章《再别康桥》,他们熟悉文章的作者徐志摩,借此我因徐志摩说起林徽因,因林徽因谈起梁思成,因梁思成提起建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就不知不觉把他们引入到课堂的教学内容当中了。总之,方法很多,如何利用恰当的导入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当中是关键。
二、课中研习,以“情”发“辞”、以“辞”促“思”
以“情”发“辞”,以“辞”促“思”,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思索,敢于并乐于表达与探究,并实现问题的解决,激励学生主动求知并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融入到课堂情境当中。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方式,不仅影响着他们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行为,还影响着他们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意思是说合乎学生兴趣,学生才会融入课堂,学生才会言为心声,才会言之有物。
如教《静女》这个文本时,在预习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尝试让学生分组讨论,把男子与静女约会的过程表演出来,看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给每个学生分配好任务,在表演的时候配上由著名歌唱家吟唱诗词的音乐和背景图片,加上简单的道具,营造约会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酝酿情感,两名学生根据全体组员的共同智慧进行尝试性的表演,其余学生跟着歌唱家的吟唱轻轻附和,表演的学生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点评与讨论,一石激起无数浪花,思维的火花在他们脑海中不断地跳跃,他们乐在其中,尽情地演绎,时而听到学生快乐的笑声,时而听到别组的否定,他们完全进入到教师营造的情境当中。在表演的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地揣摩了文本的含义,例如:静女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与男子见面?静女到底送了男子几件礼物?静女喜欢荑草还是彤管?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教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创设了几种情境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假如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难,你怎么读给他听?假如你遇到困难,你怎么读给自己听?假如你想告诉别人,遇到困难怎么办,请你也把这首诗读给别人听。教师把学生置于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情境当中,让学生尝试把这首诗用不同的心境,读给读者、朋友和自己,体会不同的朗读语境,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
在学习戴望舒的《寻梦者》这首诗的时候,有这样的一节语段: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同时借助多媒体播放大海的声音,让学生静静地倾听,进一步把学生带入情境当中,在倾听中体会作品内涵,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逐渐帮助学生寻找他们自己内心的梦。
三、课尾结课,以“思”促“得”
以“思”促“得”,即在针对文本的教学即将结束时,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思,这个可以是拓展的知识,也可以是对文本的再思考。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我们应当在完成课文的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界限,适当地将思维引向文外空间,向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视野,在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学生学习了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师课尾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抛出问题:“你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期待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对于书中的父子关系说一说你的看法,课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的语言优美生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恰到好处,是一篇写景绝佳的经典之作,为了使学生在课后能熟练运用,课尾,我播放了本校的校园视频,让学生任意选取某一景色,仿照《荷塘月色》中经典片段去写一写,学生课中品味了作品,课尾又欣赏了自己校园的景色之后意犹未尽,跃跃欲试,都想一显身手。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把学生带到并融入到文本的情境当中,使学生在师生创设的情境当中乐学、爱学并学有所得。这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