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2020-02-22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其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财务管理开设的水平与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的变化翻天覆地,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传统的财务管理大部分由人工操作,不仅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工作质量也难以保证。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在新技术以及新模式的应用下,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同时,新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
1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背景与内容
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情况合理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保障企业稳定运转的基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市场中立足,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在原有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与创新。21世纪以来,信息化建设程度越来越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也开始大范围使用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过去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少,并且企业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不及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开展难度比较大。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的范围被大大拓宽。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收集更多的财务信息数据,并对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同时,国有企业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有效地连接,并结合市场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及时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从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开展,企业管理者可以获取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结合市场经济变化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总之,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2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2.1 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占有关键的地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地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保证企业产品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经营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挑战,国有企业应当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2 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财务数据分析的效率以及财务数据处理的整体质量。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模式能够减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规避企业遇到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产生的原因。财务人员将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2.3 提升企业资源使用率
过去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有大量资源被浪费,而现阶段,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资源的浪费,确保国有企业的经济收益不受损失。同时,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者可以动态掌握企业资金的变化情况,为后期企业发展方向的调整提供保障。
2.4 加快业财融合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实现企业业务与财务的有效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财务信息化的效率,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模式加强交流与沟通,从而保证业财的融合,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3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3.1 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高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会采取传统的模式进行,同时,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并不熟悉,不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财务管理人员仍然采取纸质记账的方式,不能及时接受新鲜事物。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难以实现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第二,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没有真正发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作用,从而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没有必要。第三,国有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财务部门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3.2 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明确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大多是由年纪比较大的财务人员操作的,大部分财务工作人员都是以手写的方式进行财务的统计,工作方式和思路较为陈旧。同时,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比较陌生,不能熟练应用各种财务信息化软件,导致不能真正发挥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的优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生产管理工作不能进行有机融合。此外,国有企业大部分财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不能真正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的整体方向合理规避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且很多财务工作人员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3.3 缺乏集中统一指导规划
现阶段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统一的财务信息化培训,因此,财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共享意识淡薄,不能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真正作用。结合这种现象总结分析其原因有三点:第一,财务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比较低,不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第二,缺少必要的指导与规划,国有企业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与分析。第三,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并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进行财务管理的统筹规划,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及时,导致很多数据信息的时效性不可靠。
3.4 缺少财务信息专业人才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人才,先进的财务工作人员不仅仅要掌握财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且熟悉各种财务软件。然而,国有企业现有的财务工作人员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年纪比较大的财务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采用的都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同时,财务管理人员没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对于计算机知识更是一知半解。第二类,年轻的财务工作人员。年轻的财务工作人员经过专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以及各种财务软件。但是,年轻的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对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常见的问题不能独立自主地解决,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够全面,从而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比较大。
4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化对策
4.1 提升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为了有效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国有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项目,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并强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带领财务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管理者要从思想上转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4.2 推进业财一体化
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涉及的业务领域比较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对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不断推进业财一体化进程。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帮助财务工作人员了解更多的业务范围,并掌握市场经济变化的情况,预测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国有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
4.3 优化系统建设流程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财务管理人员可以不断地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流程。第一,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国有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项目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建立的模块进行合理的划分。第二,综合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涉及的资金数据信息,并对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与统计,将数据录入到信息化系统中的相应模块。第三,为了保证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管理人员设置相应的信息获取权限,并且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
4.4 顶层设计财务信息建设工作目标
从表面上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是“计算机操作+财务操作”,但这并非其本质与精髓。一套良好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在企业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如资金流向、资金使用效率、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等,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全过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实施动态信息,并结合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的数据信息,做出市场的动态分析。所有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发挥部门职能,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促进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
4.5 系统推进国企财务信息建设工作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抓住一切机会不断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从管理层到基层的财务工作人员都应该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断学习更多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同时,国有企业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化和更新财务管理的硬件以及软件设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加强财务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的培训力度,保证财务工作人员既能够掌握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操作所有的财务工作软件。此外,国有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软件的定期升级,提高财务管理软件使用的安全性。
4.6 细分资金管理
就财务实务而言,财务分析智能化、资金管理自动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企业财务管理,就应把资金管理、会计核算、企业预算等各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影响,从而达到企业内部统一、整合的目的。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信息处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习一些商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完成财务信息的处理,然后把企业的经营过程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落实到财务人员的管理职责中。
5 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了解经济市场的动态变化,并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要措施,国有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并且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帮助财务工作人员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从而预测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为国有企业管理者做决策提供参考,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