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刍议

2020-02-22

商展经济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经济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不断加剧,已经完成基础抗疫任务的中国重新走上了经济建设的大路。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在社会交往、生产教育、生活起居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国民GDP增长率、人民生活物价水平与社会就业率等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都在疫情的影响下波动显著[1~5],同时也促进了网络购物、线上课堂、远程办公、在线娱乐和智能制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完善经济政策,现针对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方向与疫情下中国经济发展政策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受疫情影响的主要内容

1.1 对密集劳动区域周边社会服务产业的影响

因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许多企业与居民“被迫”降低了对生活区域周边的生活用品直购的依赖。鉴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考虑,此类供需环境可能在很长一段时期保持。

1.2 对生活与工作的自动化、自助化影响

加快实行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在人们居家办公不会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出行和不必要的社会交往,大大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的区位划分需求[6~11]。

1.3 对社会公共服务业的影响

出于疫情要求,服务于基层的公共服务业出于减少人员交往的目的,我国公共服务将逐渐转型于自动化、无人化和自助化。过于频繁的人员接触增大了人际交流造成感染的风险[12~16];中国公共服务配置的自动化、自助化、无人化将使人际交往产生感染的可能性下降。

1.4 对远程办公、学习、商务活动的影响

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商务办公虚拟化由实验阶段步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在此次疫情的冲击下,远程办公、学习开始施行,实践证明部分商务、学习活动完全可以远程进行。因此在疫情影响下传统商务办公地理区位将逐渐向分散发展。

1.5 对人口居住环境密集度的影响

在城镇拥挤的环境中显露出许多人为染污、噪音、绿化等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本次疫情中,集聚性环境更是加大了病毒感染的可能。多重因素作用下,未来人们居住区域可能会出现快速分散化趋势。

1.6 对制造业的影响

实体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常发展为综合生产环境。当社会交往、交易、运输、分配等社会活动可能会因疫情而带来危险时,可能会使制造业按照不同供应环节产生割离,只留存必须环节或者链条处于集中性布局。

1.7 对传统经济体系发展的影响

我国传统经济体系区域化痕迹明显,产能中心支配着外围社会服务产业,最终形成聚集型产业圈。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聚集的全流程生产模式终将被分散化,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看到产业经济成本的上升,但考虑到长期聚集型运营模式下,人员与企业的过度聚集终将引发健康与安全等多重风险,从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会远超于分散型经济体[17~18]。

2 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方向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我国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才能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个别国家所行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循环。世界经济可能会因新冠疫情的影响持续低迷,我国更可借此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国内经济保持长足发展,不对国际贸易存有依赖性,才能有效地克服个别国家有针对性的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 疫情下中国经济发展政策

3.1 继续加大经济宏观调控力度

为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政府持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积极推行、落实财政政策。适当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减免增值税,以税额鼓励社会捐赠。还要增加财政支出力度,为基建项目提前做好储备,在重点公共服务领域加快精准投资建设,以刺激经济潜在增长能力的提升。

3.2 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有效止损了疫情造成的中国经济损失。地方政府综合实际情况,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相关政策措施[19~21]。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对有发展前景又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降息支持中小企业。

3.3 构建国际发展新格局

本次疫情对全球经济都有所冲击,从而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整合。国内市场不景气时,要面向国际市场,以抢占先机。通过加强国际协作,促进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同时,在国内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高端制造业健康成长,实现中国经济顺利转型。

3.4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本次疫情防控中出现了应急医疗薄弱、信息不畅等问题,只能通过持续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结合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高科技技术开发大数据监测平台,提升整个社会管理的科技效能。

4 结语

新冠疫情因其人传人与飞沫传播的特性而导致集中学习、面对面实体交易和亲密性人际交往陷入了极大的风险,这就迫使商务学习与社会交往在短时间内由线下转为了线上,商务学习、远程办公虚拟化的顺利试行是我国社会经济减轻疫情影响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中国人民的整体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转变开启了中国制造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中国公共服务自助化、自动化的转变。到目前为止,这些转变的成果是令人欣喜的,这也说明新冠疫情带来的危机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人民是善于抓住机遇的,足不出户的生活模式带动了快递行业、网商、电商、直播行业的快速兴起与发展,直播带货行业在疫情结束伊始即对快速恢复的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消化了疫情期间积压的大量库存产品。因而在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潮流中,扩大内需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点,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分配与流通环节,国内市场多数都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实体经济在制造业的稳步优化过程中将做大、做实、做强进行到底,并由此夯实了发展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建产业的发展道路,将不断发展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推动高品质的经济发展,并由此刺激、推动消费,创造出更新、更大的效益增长点。党和国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对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持肯定态度,并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全力巩固国家安全等方面扫清障碍,给经济发展以政策支持,同时也表明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进步中所起到的决定性地位,完善了深化形势环境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人民为中心、扩大对外开放、全面依法治国、统筹发展等方面给予丰富的指导思想和办事原则,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都无法阻挡中国经济的腾飞之路,我们只需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与部署,坚持推行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创新发展理念,拓宽视野,稳抓实干,一定能够冲破新冠疫情带给我们的不良影响,向着更高、更快、更加繁荣的明天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必然能完成全面脱贫的攻坚目标,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