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新闻统一战线思想研究和启示

2020-02-22王建国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闻界报刊报纸

王建国

(大众日报,济南250014)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新闻界在唤醒民众、引领舆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党把新闻界的进步力量以及中间力量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服务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目标,汇聚了人心,壮大了党的力量,使新闻界成为我党历史上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文献梳理和问题的提出

新闻界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支重要的新生社会力量。按照甘惜分先生主编的 《新闻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新闻界是 “各类新闻事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统称”[1]23。虽然我国 “早在中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报纸的雏形”[2]4,但我国新闻界的真正形成是近代以后的事,它是随着近代报纸的诞生以及新闻事业的发展逐步壮大起来的。俄国 “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开始出现萌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我国新闻界已初具雏形,但错综复杂:有代表军阀政治的报刊,也有进步人士创办的民营报刊,以及从属于不同派别的新闻从业人员等。面对政治倾向各异的新闻界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党、团报刊系统,参与了许多其他进步报刊的工作”[3],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在新闻界中开展统战工作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新闻界统一战线,也称新闻统一战线,是指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寇沦陷区新闻工作方面与党外人士广泛合作的用语。那时政治环境极端恶劣,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有时难以合法存在。周恩来指示党报工作人员与左、中、右报刊和左、中、右人士广交朋友,展开统战工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了解信息,互通有无。有的报道和评论,党报党刊不便正面发表,便改头换面由党外报刊发表,把党的主张曲折地传播开去。这样,尽管在法西斯高压之下,中共在新闻战线上仍能冲破 ‘围剿’,以中共党报为中心,组成广泛统一战线,在艰苦奋斗中进一步扩大党的影响。”[1]23童兵、陈绚在其主编的《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中认为,新闻统一战线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用语”[4]。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新闻界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完成本党的政治目标,以党的新闻工作为中心和纽带,争取和团结党外其他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在新闻界结成的广泛民主、自由、爱国的联合战线。

目前,学术界对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新闻界的统战研究相对薄弱。从发表的期刊论文来看,学界对统一战线中单个新闻机构和团体的研究较多,如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等。王润泽和王洁在 《新闻界》上刊发了《统一战线报纸的典范——〈华商报〉》,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份统一战线性质报纸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在团结新闻界方面的一些做法[5]。此外,学者对 《新华日报》在维护团结统一战线中的政策和策略研究也相对较多,如,于之伟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 《〈新华日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武汉时期〈新华日报〉的历史功绩研究》,以及唐筱童在 《新闻研究导刊》上刊发的 《浅析重庆 〈新华日报〉是促进新闻界大团结的榜样》等。这些研究文章着重分析了作为党领导下的特定报纸在维护和发展新闻界统一战线的具体实践。在学术著作中,中国共产党对新闻界的统一战线研究也仅是散见其中。如在争取 《大公报》王芸生研究方面,夏和顺所著的 《老报人的故事》和杨奎松的《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等人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除此之外,在一些回忆录或传记中,也涉及了一些中国共产党争取新闻界著名报人的具体做法,如萨沄著的 《我的父亲萨空了》等。概括起来说,目前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时期新闻界统战研究个案较多,整体上缺少系统性,特别是在新闻统一战线思想产生、发展以及理论的研究上更少。因此,研究这一历史阶段党对新闻界的统战思想,对丰富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对当前做好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统一战线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运用报刊开展工作。毛泽东同志在 《政治周报》发刊词中谈到该报的责任时曾说,“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6]。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对新闻界的统战自然成为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新闻统一战线思想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团结、争取新闻界中进步或中间力量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念,它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身又有着鲜明的特色。

(一)党的新闻统一战线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真正意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二大时,中国共产党才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之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党内合作,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开启统一战线思想的探索。在这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如 《政治周报》等。中国共产党在创办运营这些统一战线性质报刊的过程中,萌生了新闻界统一战线思想。因此,中国共产党新闻界统一战线思想的产生也是伴随着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而形成的。

1.党的新闻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新闻界错综复杂,既有进步倾向的民营报刊,也有代表帝国主义以及封建军阀的新闻机构。由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不同,新闻界也出现了代表进步力量和反动力量的新闻团体,民主联合战线的建立,为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兴盛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批由共产党人主持,以国民党机关报名义出版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纷纷创刊,在广大群众中影响也越来越大。尽管大革命失败了,但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创办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此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新闻界的统一战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党的新闻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三个时期

党的新闻统一战线思想的生成期。1924年1月,国共两党正式建立了民主联合战线,为革命报纸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共合作后,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迅速发展起来,一直持续到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 《政治周报》《中国农民》月刊、《农民运动》周刊、《民国日报》等等。从历史上来看,统一战线性质报刊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闻界统一战线思想的产生。

党的新闻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国民党实行 “党化新闻界”的政策,强化了对新闻界的控制,这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创办报刊和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团体,以及举办相应的活动,积极争取和团结新闻界的进步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在新闻机构中秘密发展通讯员,影响一些民间报人,结成新闻界的统一战线为民主、自由等鼓与呼。“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扛起抗日大旗,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帮助团结进步新闻人士和进步报刊,积极宣传抗战,同时积极争取新闻界中的中间力量,甚至有抗战意愿的反共人士,为抗日宣传作贡献。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统战实践,对做好新闻界的统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界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期。

党的新闻统一战线思想的成熟期。抗战胜利以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紧密团结新闻界,争取舆论上的支持。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团结新闻界方面已经积累起相当丰富的经验,如领导和帮助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办报,以及及时出台政策,正确处理解放城市中新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等。经过实践的磨练,中国共产党新闻界统一战线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达到了成熟。

(二)党的新闻统战原则

1842年,马克思在谈到 《莱茵报》编辑部就有关共产主义的论争时曾说过,“同一倾向的报纸协调一致的行动太少了,它们没有想到,单独一家报纸永远也不能占领全部空间,只有当它们彼此交替地成为别人思想的体现者和传播者的时候,总体效果才有可能实现”[7]。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报纸之间协调团结的重要意义。言之意外,报纸的行动协调一致了,相互支持,才能凝聚力量,宣传效果也才能发挥到极致,达到占领全部空间的目的。可以说,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最早谈到有关新闻界统战的经典原则。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做好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工作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统战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新闻界统战工作的最根本的原则,这也是在血雨腥风、枪林弹雨中总结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探索的早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年轻幼稚,认识不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以致丧失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导致民主联合阵线的失败。这反映在新闻界中,就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停刊或转向,致使对新闻界的统战工作也被迫转入地下。相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维护发展统一战线。在 “五卅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 《热血日报》,团结上海等新闻界中进步力量,披露事件真相,及时报道评论运动形势,引导群众起来积极斗争。上海、北京等民众团体、高校以及工商界等创办的报纸,如 《爱国报》《京报》也纷纷报道 “五卅运动”,并反击外国报纸的谣言和攻击,全国各地也出现了很多为响应上海 “五卅运动”而创办的刊物,大力支持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这些报刊 “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以无产阶级报刊为核心的新闻界广泛的爱国反帝统一战线”[8]。

2.尊重差异,谋求共识

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新闻事业,也注定在舆论倾向上迥异不同,不同的新闻机构代表各自的利益。尽管如此,但启迪民智、追求社会进步,仍是有良知的新闻报人的理想追求。在对新闻界的统战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历史使命,对不同派别的新闻机构、新闻人,采取了求同存异的原则,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共识上来。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实行 “三三制”;在新闻界,除了占舆论主导地位的各级党报外,中国共产党将部分私营的报刊改组或改造成进步的 “民主报刊”,同时还允许中间报纸的出版,“成功地达成了两相兼顾的政治目标”[9]。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灵活地把握了这一原则,将不同立场、派别的新闻机构中的新闻人团结在了一起。

3.既合作又斗争

1940年3月,毛泽东在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10]。在新闻界的统战工作上,中国共产党灵活地运用了这个原则。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治统治中心转移到了重庆,一大批新闻机构也聚集在了这里。重庆的新闻界派别比较复杂,有国民党的顽固派,有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新闻机构,还有中间势力。政治倾向不同的新闻工作者也穿插在派别不同的新闻机构中工作。重庆的 《商务时报》原来属于中间派报纸,倾向不太明显。后来,国民党逐步控制了这家报纸进行反共宣传。针对这种情况,该报中的共产党员充分利用国民党内部之间的矛盾,采取 “挤”的策略,渐渐掌握了该报纸的相关部门,把这家报纸争取了过来。抗战胜利前后,国统区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开始了争取新闻界和平民主自由的斗争,开展拒检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出版的 《新华日报》及时报道了杂志界拒检的消息,声援拒检运动,号召中国新闻记者打碎 “铐在手上的练子,挣脱缚在喉间的绳子”[11]。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国统区的新闻文化工作者纷纷成立新闻文化杂志界联谊会,开展拒检运动,成为国统区统一战线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党的新闻统战的经验

新闻界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它的构成也比较复杂,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各级党的新闻机构、国民党的新闻机构、民营报刊,还有英美帝国主义在华的报刊等等。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这些新闻机构及报人的关系中,有着经验也有着教训。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对新闻界的统战上有以下几点经验。

1.在新闻界成立相应组织,使其成为进步力量汇聚的平台

中国共产党为做好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吸纳各种进步及中间新闻界人士。例如,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武汉新闻记者联合会、土地革命时期的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等等。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些组织中的共产党员以及进步人士的影响,积极争取各种力量,做好新闻界的大团结大联合。1931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影响下,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个组织由 《申报》《新闻报》等报的进步新闻人员和大学新闻系的师生组成。之后,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左翼新闻记者联盟。“记联”成立后,通过各种方式,团结新闻界,开展进步宣传活动。这些左翼文化团体通过报刊和多种新闻活动,在国民党统治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2]258-259。1938年3月30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汉口成立,范长江是主要负责人和创办人,这 “是一个全国性的进步的新闻记者组织,并具有统一战线性质”[2]316。共产党通过这个组织,开展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和培养了一大批进步的青年记者。这个组织的青年记者还创办了国际新闻社,一大批进步的新闻工作者汇聚在这个通讯社中,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通讯社,面向国内外和海外华侨报纸供稿,在新闻界统一战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筹备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推举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新闻界代表。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在北平成立,这个协会推举了14位新闻界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这14名代表中,有多名代表是非中共党员。全国政协新闻界代表的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大团结[2]370。

2.创办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吸引进步力量参与报刊活动

中国共产党大规模地在新闻界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是从创办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开始。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为做好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这一时期的前期,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获得了飞速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为向海外华侨和华南人民宣传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华商报》在香港正式复刊。这是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报纸,它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在团结海内外爱国人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报纸、杂志和通讯社的工作,团结新闻界建立统一战线,最大程度地获得舆论上的支持。1945年8月在上海复刊的 《文汇报》声明为无党派纯商业性报纸,后来共产党参加了该报的工作,组织和团结了一批进步的新闻工作者,该报的面目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新闻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部分。

3.注重团结声望比较高、名气比较大的新闻界人士,积极发挥他们的影响

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争取到这些人,也就抓了新闻界统战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都积极和新闻界知名人士保持联络,并注重建立个人友谊。在这些知名报人中,有的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积极转变态度,客观地报道中国革命的现实。邹韬奋创办的《生活周刊》原来主要是谈个人修养问题,进行一些职业指导,但他本人属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属于团结争取的对象。后来,他在共产党员胡愈之的帮助下,很快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靠近了党[12]。中间派报纸 《大公报》虽然在宣传上跟着国民党攻击过共产党,但他们积极宣传抗战。其主笔张季鸾病逝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发了唁电。

4.积极帮助进步报刊和新闻工作者,引领他们为国家独立、自由、和平而奋斗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民营报刊自诞生之初就受到国内封建军阀和国外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除几家有较大资本的发展较好外,其他都发展相对缓慢。中国共产党从大局出发,积极团结帮助这些报刊,派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参与到报刊活动中,在工作中帮助改造他们,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逐渐加深,抗日救亡报刊崛起,特别是在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一些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了一大批抗日报刊和其他新闻单位[2]312。据不完全统计,以上海、北平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各地涌现的就不下千余种。其中,《立报》在一些地下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实行 “大众化”等方针,宣传抗日等,成为当时销路很好的一张抗日救亡小报。

5.重视国际新闻界,力争通过国际新闻记者传递声音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一些西方记者纷纷进入中国。尽管他们进入中国的目的各异,但其中也不泛有国际友好人士,如斯诺、史沫莱特等人。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团结国际新闻界,邀请这些记者来访问,并结下了深厚的个人友情。对国际友好报刊,中国共产党也积极支持他们出版,传播进步声音。“九一八”前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进行国际宣传[2]286。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关系,与国外的一些记者建立联系并确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客观真实地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还专门出台文件支持这些外国友人的报刊继续出版发行。

6.面对新闻界的热点事件敢于发声,在回击中树立威信,引领新闻界向着正确舆论方向前进

对于报刊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很重视,并有精彩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谈到报纸的意义时说,“报纸的最大好处,就是他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13]。列宁相当重视党的机关报,他说,“我们必须集中一切力量来创办一个能正常出版和正常发行的党的机关报”[14]。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 《政治周报》,来反击反革命的宣传。每当遇到重大热点事件,特别是破坏统一战线的问题时,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总是敢于发声,回击反动派的不实报道,带领进步报刊进行集体回击,成为党和人民以及进步力量的喉舌。在 “较场口血案”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援助新闻界,《新华日报》记者联合重庆报界42名记者,两次向国民党中央社致公开信,抗议该社制造谎言。同时,《新华日报》及时发表文章指出“较场口血案”的实质。在这一事件中,中国共产党在新闻界树立了威信,凝聚了力量。

三、对新时代做好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涌现出了一大批网络意见人士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这部分人年龄结构比较年轻,思维比较活跃,有的还在网络空间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居多。做好这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网络人士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从历史上我党新闻统战实践来看,做好网络人士的统战工作可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1.成立相应的联谊组织,引导网络人士增强政治共识

政治共识是开展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的思想基础。打造政治共识,就需要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通过联谊组织建设,把他们聚集在周围。在这个平台上,把网络人士组织起来,常谈心,拉家常,这样既可以交流感情,也可以研讨业务。通过这种交流沟通逐步奠定思想基础,提升政治共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来。

2.重视网络人士的合理诉求,使他们拥有获得感

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当前,我国社会还处于转型期,同时也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区,这一系列深刻的变动,触及多方的利益,以往被掩饰的矛盾正慢慢显现出来,利益诉求群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网络媒体的发达,让民众的诉求渠道日益畅达起来。同时,一些在网络上有影响的人,成为一部分弱势群体的代言人。针对这种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我们要尊重客观现实,及时回应,在互动中实现利益的趋同化,画出最大同心圆。一定意义上来看,满足网络人士合理的诉求,使他们有一定的获得感,可以缓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凝聚社会力量。

3.支持帮助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人士经营管理好网络平台,使平台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发射器

网络舆论领袖拥有大批粉丝,在网上网下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规范帮助他们做大做强网络平台,有利于发挥正能量,汇聚力量。对待有一定影响的网络人士,要多关心、多帮助他们,避免他们被有企图的国内外势力所利用。同时,对社会热点问题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化解误会,增进共识,发挥他们的网络影响力,使他们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助推器、发射器。

4.把有影响的网络人士纳入政治参与中来

有影响的网络人士一般思维活跃、政治参与意愿也强,他们思想和行动与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逐步引导他们参与到政治进程中来,有利于集思广益,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把有影响的网络人士纳入到政治过程中来,更能发扬社会主义协调民主的优越性,还能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凝聚人心。在政治参与中,引导他们讲真话、道实情,形成政治共识。用他们参政议政的亲身实践,回应各种社会杂音,让网络舆论朝积极的方面发展。

四、结语

一部中国共产党对新闻界统战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组织新闻界开展新闻宣传、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史。从创办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到成立新闻界中的相关组织,再到帮助民间报刊的发展等,这一系列的统战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界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实践来源。总结认识并借鉴中国共产党新闻界统一战线思想,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有着重要价值。当前,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是麦克风。在这种网络环境中,也诞生出网络社会中一个新的 “新闻界”。面对网络社会中一个个新媒体人组成的 “新闻界”,传承和发扬好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统一战线思想,有利于化解网络社会中的风险,壮大正能量,凝聚力量。

猜你喜欢

新闻界报刊报纸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曹景行: 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百强报刊
报纸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来自中国新闻界的清新之风——透视中国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