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四个维度*
2020-02-22吴文莉
吴文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9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随着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多维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路径,以有序满足人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有效提升和改善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有力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最终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胜利彼岸,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实践维度: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牢牢把握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展开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具体而言:
1.实践:文化建设的生成路径。实践是文化建设的生命所在,离开实践,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建设与社会现实之间须臾不可分离,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P533)而正是这一“纠缠”不断构筑文化建设的血和肉,不断保有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明确问题导向、坚持因时制宜。科学研判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规划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建设速度,不断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要促进文化建设转型升级,推动文化建设深入现实、贴近生活,增强文化产品的内涵性与丰富性,使其能直抵人的内心、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的思想共鸣与精神共振。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把握历史脉络,文化建设才能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反映时代要求,回应时代呼声,解决时代难题,并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2.实践: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的文化建设内容必然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建设内容。从“图腾崇拜”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解放、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是牢牢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之上的。通过实践,文化建设的主体——人解放了头脑、发展了思维能力,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得到彰显,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科技、信息等在推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方面发挥了空前的作用,文化软实力不断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实践,文化建设的中介——生产工具不断得到革新,推动文化建设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例如,印刷术的发明直至电脑的问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普及,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使文化成果得以固定和保存;为文化传播创造了途径,使文化成果得以共享和延续。
3.实践:文化建设的检验路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P500)文化建设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是否统一即文化建设能否取得良好成效必须交付给实践、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检验标准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一方面表现为是否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世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既是生活领域的量变过程,也是需求层次的飞跃过程。文化建设只有把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统一起来,不断拓宽领域、深入现实、提高标准,才能创造出精深、精湛、精良的文化产品,并为人民所乐见、为人民所吸收,最终转化为人民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另一方面表现为是否不断推动人们自觉形成并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文化自信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培育,也将在社会实践中绽放出真理的光芒。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继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历史维度:文化建设的丰厚滋养
坚持文化建设的历史维度就是要厚植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做到守本开新,促成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体悟党九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深刻认识只有党才能担当起文化建设的领导重任;要延续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不断书写文化建设的新篇章,开辟文化建设的新征程。
1.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文化建设的深厚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流淌在中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势必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时代需求、时代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以重塑其形态、完善其内涵、发挥其价值。创造性转化即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于形式陈旧但内涵可资借鉴的传统文化予以改造,赋予其新形式,激发其新活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3](P87)创新性发展即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予以补充,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影响,“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P87)不断增强其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使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思想宝库,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宝贵资源。
2.九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文化建设的坚强领导。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4](P324)九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不止是关于党自身的发展史,也是对党的品质的考验史、成果的见证史。从封建专制、落后挨打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再到大踏步进入新时代,这一过程体现的不止是物质层面的伟大飞跃,更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精神上的被动到主动,文化上的弱小到强大。只有党有能力且有毅力担当起并完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党是文化建设的主心骨、方向盘,离开党的领导,文化建设就将成为一盘散沙、失去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即要求党要引领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肩负起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发挥文化宣传的重要桥梁作用,宣传工作是文化工作的喉舌,只有扩大传播手段,创新话语方式,才能使文化理论、思想观点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推动文化成果落地生根,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并坚持不懈以其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断深入人心,使人民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3.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文化建设的崭新篇章。四十多年前,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踏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在这一征程中,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推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也不断书写了文化建设的崭新篇章,有力地提升了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新时代要将改革开放伟大精神贯彻到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做大做实经济这块地基,为文化建设奠定发展的基础、提供发展的动力、拓宽发展的空间;必须牢记“惟改革者进”,增强忧患意识,将改革进行到底,加快文化机制体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文化建设扫清障碍,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释放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必须把握好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度,不能使改革开放“跑偏、跑歪”,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使人们的钱袋子鼓了,脑瓜子却空了。
三、价值维度: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坚持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并引领文化建设,明确文化建设的内在遵循;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民这一主体,明晰文化建设的价值轴心;要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明了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内在遵循。“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5](P1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事关文化强国建设的推进,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把这项基础性工程扎稳做实。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2](P42)通过先进典型宣传,发扬榜样的力量;通过拍摄电影、电视、戏曲等,为人们提供高质量、有内涵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艺的教育功能;紧跟自媒体和融媒体发展的时代步伐,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传媒,扩大覆盖面,提高传播有效性,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以谋求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同时,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外化于行,成为人们的行动向导,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形成一种与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的行业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与人为善的交往态度,构建一种与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的社会风气。
2.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建设的价值轴心。“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6]是人民用勤劳和汗水不断筑牢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根基,也是人民用智慧和勇敢不断描绘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彩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一条基本方略,也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件制胜法宝。文化建设要确保“人民”这一价值轴心,以“人民”为价值纠偏器,就要站稳“二为”的根本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使文艺创作扎根人民、以生活百态为其底色,深入社会、以呼声需求为其灵感,不断创作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优秀文艺作品;就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并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只有使亿万人民的创新智慧、创造活力、创建热情竞相迸发,才能不断点燃文化建设的动力引擎,使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展望新视野,追求新速度;要落实“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文化建设主体与享受主体的统一。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机会公平,使通过自主活动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并由此获取文化成就的机会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即达到罗尔斯所说的“作为向才能开放的前途的平等”。
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导,精神生产的手段和目的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被彻底颠倒,人沦落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和手段,人的需要被归结和降低为动物性的肉体需要,是“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的需要,而且只限于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的程度”。预设的人的发展“应然”与在资本逻辑主导下人的发展“实然”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人变得片面、不自由、甚至畸形。相反,在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精神生产始终遵循人的逻辑,以人为目的,不断开拓人的“精神疆界”,使真正体现人类本质的精神生活得到重视和凸显,并使人的一切力量如体力、智力、心力获得全面提升和发展。人逐渐“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P189)与此同时,在精神生产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彰显,人的自由因素不断获得解放。通过生产活动,人不仅能把握“两大尺度”即“人类内在尺度”和“其他物种尺度”,明晰自身的需求和目的,掌握客观规律,既能按照自身所属的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构造,也能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而且能使两大尺度得到统一,即人“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P163)换言之,人能根据自身的意愿和要求,去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既符合人类内在尺度又遵循其他物种尺度的新的生活,不断地由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精神生产、文化建设将最终体现为一个个“全面而自由”的人的生成。
四、世界维度: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坚持文化建设的世界维度就是要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要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原则,坚持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要怀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不断推动世界文化走向交流与融合。
1.和平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2](P58)和平来之不易,发展时之所驱。这是一个时代的主题,文化强国建设恰逢其时;这是一代人的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文化强国建设任重道远。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一方面要珍惜、利用好这一框架,抓住机会。以开放的取向,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浪潮,敢于到世界的汪洋大海中去徜徉;以敏锐的眼光,时时洞察世界发展局势,勇于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以踏实的干劲,有所作为促进文化建设,善于书写中国故事、抒发中国情怀。另一方面要维护、建设好这一框架,迎接挑战。和平与发展为大势、是洪流,但也存在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威胁甚至侵蚀着这一框架,如恐怖主义、霸权主义、贫富差距等,表现在文化领域最明显的就是西方文化霸权,即西方国家往往自居为文明和文化的中心,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制度模式等领域的单方面的输送和推销,并以其同化直至控制他国文化。与西方国家截然相反,中国摒弃甚至唾弃这一“普世价值”论,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为自身开辟了一条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给世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明进步思维;尊重文化多样性,以共商、共建、共享代替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给西方国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道德课。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有效维护了“和平与发展”这一基本框架,让“和平与发展”的阳光照亮全球。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交流,关起门来搞文化建设只会使其变成一潭死水,失去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只有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并使其越开越大,自身文化才能“走出去”,他国优秀文化才能被“引进来”,使文化得到互鉴、互通、互融。一方面,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回答好两个问题,即“以什么文化走向世界”以及“如何走向世界”,具体而言,只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方向的“中国梦想”“中国价值”以及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因此,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诠释和宣传好“中国梦”,为这一梦想注入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使这一梦想展示出幸福、耀眼的光芒,让世界各国从客观上认识“中国梦”,并从主观上认同“中国梦”;必须提炼和阐释好“中国价值”,并寓这一价值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借助“一带一路”强大“朋友圈”,通过优秀文化作品如书籍、电视、电影等,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形象;必须发扬和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在立足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与世界潮流相结合,使“仁爱”“民本”“大同”等宝贵价值为世界人民所熟知,在世界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善于聆听和学习他国故事,以谦卑平等为态度,学习和吸收他国文化精粹,为本国文化创新发展添砖加瓦,购买和引进他国优秀文化作品,满足人民多样的文化需求。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的美好愿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推进文化建设,推动文明延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弱肉强食、赢者通吃、一家独大”的做法最终都将走进“死胡同”。人类社会要不断进步,世界文明要持续繁荣,首先,要认清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殊性,这是客观存在,正如各国文化间的差异一样,只有立足于这一客观事实,摘去高低贵贱的有色眼镜,尊重各国文化的多样色彩,才能使文化在平等中交流、在交流中共促。其次,要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面对障碍和摩擦,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代替狭隘与偏见,积极化解矛盾、消除阻碍,化戾气为祥和,使各国文化在包容中交流,在交流中共存。最后,要积极发展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各国要紧随时代潮流,赋予自身文化以新因素,使自身文化“活”起来,让自身文化“接”下去,不断在洪流中为自身赢得一席之地。唯有如此,文化发展才能迎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良好局面。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努力、多维探索。特别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只有坚持不懈地用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去看待和解决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才能为文化建设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只有不忘本来,在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拥有面向未来的底气与自信;只有心系人民,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才能获得最广泛、最有力的支持与信任;只有放眼世界,融入人类文化建设的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地认清自身和学习他国。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将充满希望、更具魅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将为期不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