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历史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制度

2020-02-22姚艳红

实事求是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想文化发展

姚艳红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 文化学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和历史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化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一项重大制度进行安排,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1]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信,凸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历史文化支撑:绵延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

《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1]这说明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社会治理思想资源,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释放出巨大的国家治理效能。十九届四中全会梳理总结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具有绵延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显著优势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关于“民本思想”最早的描述是《管子·霸言篇》中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从先秦时期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秦汉的“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从唐代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宋代的先天仁德,从明清的“民主君客”再到近现代的“三民主义”等,“民本思想”一脉相承,成为评价各个朝代国家治理好坏的重要尺度,并使中华政治文明得以不断自我完善。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民本思想”引经据典。如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尚书·五子之歌》)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性内容,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个坚持”之一。这些执政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中显示出的时代价值,已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之源。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悠久历史传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早在上古时代,黄帝和炎帝就以部落会盟的形式,锻造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治理思想。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通过设立郡县制代替分封制,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在政治体制上的统一。汉承秦制,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始终维护和追求国家的统一,即使出现了“三国鼎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短暂的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大一统。“大一统思想”体现出“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

70年来新中国走过的辉煌历程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突出特征,“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强大动力。2020年新年伊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史无前例。面对严重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2]疫情发生以来,无论医护人员、医疗设备,还是生活物资,湖北、武汉需要什么,全国各地就支援什么,行动之快、力度之大、动员之广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最硬核的生动展现。

长期以来,中国在政治上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改造自然中形成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统筹机制,在自然灾害面前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援助机制,在抵御外侮中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动员机制等。这些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的体现,表明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更加绽放出了时代魅力。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显著优势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这些话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发展的积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传承了其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一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开放包容精神。中国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如西周时期思想家史伯在《国语·郑语》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易经》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等等。这些治国思想使得中国自秦汉以来在处理境内民族关系以及和周边国家关系时,总体是坚持相互依存、和平共处原则,体现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指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4]要建设这样的世界,其根本途径是促进“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之源。

二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之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理念;《尚书·周书·泰誓上》中有云“惟天地,万物父母”。这些都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包含着寓意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着“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寓意。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时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传承。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本身就包含了积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理念。

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绝不仅仅限于上述内容。“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修齐治平”的德治追求、“天下同归”的共同体意识、“以法而治”的治国思想等,都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继承和发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思想资源。

二、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精神力量支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

《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1]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这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关系到民族复兴,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关系到民族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复兴崛起的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头。

1.文化是民族生命力的基因。按照斯大林的论述,民族可以特指历史上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并且有语言、经济和文化等特点的稳定的群体。[8](P6)可以看出,“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民族的血脉中,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文化认同,是民族生命力的基因。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呢?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无论是道路、精神还是力量,它的联结纽带都是文化。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民惟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等。这些千百年来传承的思想和智慧,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谱写了民族复兴的华丽历史篇章。

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根基。民族凝聚力在深层次上就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即人们在共同的语言、习惯、风俗、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基础上所形成的全民族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向心力、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这种全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念、向心力、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能够在精神上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量。面对世界的变化、变革、变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多样、多变,更需要有一个思想引领、精神旗帜、文化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领社会风尚。对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部署,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内在的先进性、广泛的包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制度建设。同样,也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更广泛地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关系到国家富强

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2005年8月12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文化是灵魂》一文中这样写道:“文化的力量……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10]文化建设是国家富强的根和魂,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密切相关。

1.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支撑、精神动力;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先进文化与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一旦结合,劳动力素质就会得到极大提高。比如:2018 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进行了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自组建以来,成功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局面,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充分体现了经济和文化密不可分;再如在扶贫工作中,把“扶贫”与“扶智”和“扶志”相结合,注重“精神扶贫”和“思想扶贫”才能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文化是政治文明的“导航灯”。《决定》指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文化力量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十分明显。任何一个政党、一个组织,要想健康而长久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非常重视思想建党,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以此为指导大力培育和发展党内政治文化,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比如: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其中就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可见,一个政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先进政治文化的支撑。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关系到国际地位

1.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国际影响力。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中经济、军事、科技,是硬实力;政治、文化、外交,是软实力。硬实力是一种强制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内要有凝聚力,对外要有国际影响力、话语权,有国际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但同时我们还要清晰地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争取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关乎我国国际地位,目前依然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1]

2.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1]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1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注重引进来,也要注重走出去,只有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才称得上文化强国。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靠的是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来都不是武力扩张。在全球化语境下,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愈加激烈,只有“走出去”,文化的力量才能更强大;只有“走出去”,文化的影响才能更广泛;只有“走出去”,才能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文化制度支撑: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中,第一次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明确了文化制度体系需要“坚持和巩固”的基本内容,部署了文化制度体系需要“完善和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崇高的文化理想和鲜明的文化立场。

按照《决定》的要求,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建设和用好网络学习平台;二是,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各方面;三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四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按照《决定》的要求,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六点:一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二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到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全过程;三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四是,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五是,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六是,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

(三)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按照《决定》的要求,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二是,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毛泽东曾说过,革命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强调,“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五个事关”。这些都深刻揭示了新闻舆论工作“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可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按照《决定》的要求,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二是,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三是,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四是,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在两种属性中,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商品属性是文化产品的一般属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价值,这是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但文化产品的最终价值还是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上。有些文化产品,经济效益可能不大,但对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很大,这就是文化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根本区别。文化产品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这种体制机制的建立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对文化产品属性和文化创作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科学、更加深刻。

按照《决定》的要求,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二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三是,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四是,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五是,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完善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机制。

结语

2019 年9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古人说:‘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意思说,治理国家,使人民安然有序,就要健全各项制度。”[14]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本,优越的制度不是“飞来峰”,有效的治理源于文化的支撑。“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才能构筑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猜你喜欢

思想文化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