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与培育路径
2020-02-22时超岚
时超岚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新时代大学生不仅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同时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事关党在高校的执政安全,事关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新时代大学生主体的自身特点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兴文化的活跃群体,具有能够将新入文化迅速接受和消化吸收的特点。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2]由于普遍缺乏社会历练,青年大学生对不同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所蕴含的核心要义缺乏实践体悟,难以知其本质,做出正确判断,常会因浅层的认识从而受到动摇,随之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怀疑,减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二、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困境分析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认同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世界领域不断地被推崇和学习,但是很多作为中华儿女的中国青年学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是一知半解。学者孔维等通过对国内八所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进行调研后了解到:63.8%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36.2%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甚至“没有必要”;仅有5.4%的大学生每天研读《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13.5%的大学生表示“经常阅读”,36.1%的大学生“偶尔翻阅”,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很少阅读”或“基本上不看”。[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重视和了解,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对于文化自信的建立更是一纸空谈。
2.对革命文化认知认同不足
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群众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主要包含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内容;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包含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有益于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丰实家国情感、提高文化认同。但是,学者戴明新调查发现,只有12%的大学生比较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尽管74%的大学生听说过,但对其概念认识不清。[4]由于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难以对革命先烈的斗争经历感同身受;同时,崇尚个性和自由的青年大学生易被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消极思想影响和诱惑,因而对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较淡漠,从而无法深入感悟革命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3.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知认同不足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的文化作品和精神产品,如:“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阐述了“中国之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都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面,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胡晓宇通过调查七所高校中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况发现,66.3%的大学生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作用,但仍有33.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担负起在21世纪指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5]李爽等在对北京市属七所高校调查发现,只有39.9%的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6]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明显呈现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现象,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了解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甚至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了一定的动摇。
4.对西方错误思潮批判和优秀文化吸收不足
伴随着世界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当今0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从小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当中部分学生在文化观与价值观上出现偏差,突出体现在对西方错误思潮的批判和对优秀文化的吸收不足。学者宋德孝针对五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非常喜欢”及“较为喜欢”西方流行文化的占到被调研人数的96%,[7]可见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都较偏爱西方流行文化。近年来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混淆视听,颠倒黑白,鼓吹片面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甚至在近期的香港问题上,一些西方国家对“一国两制”基本国策进行别有用心的抹黑,倡导虚伪的“人权与自由”,试图通过文化渗透代替殖民扩张,通过思想领域斗争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价值观尚处于成型期的大学生来说,很难辨别是非,容易做出错误的思考和选择。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西方的优秀文化如:西方先哲思想、西方文学名著经典、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等了解不足,无法对国外优秀的文化学习和借鉴,做到坚持“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所以目前大学生对外来文化难以理性地分析和认识,只会盲目地追逐和模仿,不懂得批判继承、博采所长。
三、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探析
1.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筑牢社会文化根基
(1)提升文化生产力,创造时代精品力作。文化生产力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本在于创造出足以引起大学生共鸣的文化作品。尽管美国历史以近代为开端,却通过影视、音乐等创造了“美国价值”,对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大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应扎根于社会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题材,创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化精品。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好的文化作品:莫言取得了中国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电影《流浪地球》实现了中国科幻电影质的飞跃,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其高质量的剧情和制作唤起了国产动画的信心。正确的意识形态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8]高校应着力引导大学生多接触有品位、有格调的文化精品,多从中汲取精华,让优秀作品成为一种文化导向,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树立和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创新传统文化,激活文化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本源”。一段时间以来,乏善可陈的传播形式、创造力不足和人才培养断层已经成为制约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2019年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9]目前,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科技创新已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博物馆在抖音App上发布了创意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累计播放量达1.18亿,让历史文化在新媒体的加持下迸发出新的魅力;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数量目前超过一万种,年销售超过10亿,成功地将百年故宫文化与现代人生活对接。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出需要运用辩证的思想与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所以,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提炼可进行现代转化的文化精华,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创新,化繁为简,少一些刻板的说教,多一些鲜活真实的故事,成为大学生们乐于接受和内化的文化精神,浸润心灵,培养智慧,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立文化自信的“载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体系,但是,仍存在着基层文化服务资源不足、供求对接不精准、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应重视围绕人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因此政府应全方位对接新时代群众的文化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供给,扎根到群众当中,举办形式多样的书画展、雕塑展、文创展、音乐剧等各种展览展示和文艺演出活动,不仅把硬件建好,而且同时保障丰富的文化资源供给;贴近群众需求,立足本地特色,以当地文化为根基,推广川剧、黄梅戏、闽南歌仔戏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让高雅艺术与群众活动协同发展;另外,公共文化服务不能仅停留在线下空间,应针对群众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资讯的习惯,在网络平台上共享图书、演艺等文化资源,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提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适用性,让文化服务辐射更多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鉴别力。
2.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加强学校文化教育
(1)加强课程教学渗透,积淀丰富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是建立文化自信的“主渠道”。目前大学生普遍对我国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的认知。高校教师应深入挖掘中国优秀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要旨和当代教育价值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将文化自信教育不仅融入思政课,同时嵌入到专业课程中。如在理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介绍我国由古至今的科技文化成就,在文史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系统地介绍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精髓;另一方面,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相关选修课程,如赏析《论语》、唐诗宋词、学习国史党史、读文学原著等。让大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中国文化,根据文化自信生成经历的“文化认知、文化体悟、文化认同、文化承创”四个阶段,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丰富“沃土”。现今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了解我国文化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从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增强文化体验感,积累文化内涵,建立文化自信。具体来说:一是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戏曲艺术、国粹艺术、高雅艺术,让大学生能够感受文化的真实存在及其内核;二是利用端午节、重阳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传统节日或重要历史纪念日的契机,开展相关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三是邀请文化界的专家和学者走进校园,举办文化专题学术讲座、沙龙、读书会等;四是充分利用高校在办学历史中积淀的丰富的校本文化,包括光辉校史、杰出校友事迹、校训精神、学术精神等,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感染和滋养学生,推进文化价值内化。
(3)加强社会实践育人,增强文化感知体验。社会是文化发展和形成的“源头”。美国学者德洛什指出:“学校课堂之外的活动对学生体验和践行自律、自爱、合作与团队精神、尊重与责任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等道德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时候,学生实践和运用共识性价值以及良好品格特质的养成都得益于课外活动的开展。”[10]因此,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高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探索社会创造条件,通过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参观学习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民情,并参与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过中。2018年末,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包括北京大学的昆曲传承基地、复旦大学的吴越踏歌传承基地和南开大学的京剧传承基地等55个基地,让大学生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不是旁观者,有力地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大学生手中开花结果,在心中生根发芽。
(4)加强全媒体平台建设,提升网络文化引导。习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强调:“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教育部门和高校应构筑全媒体文化教育平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供给优质“文化养分”:如通过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媒介平台,大力宣传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防疫工作中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战“疫”政策举措、防疫工作中的“最美逆行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等动人素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不断坚定“四个自信”;通过AR、大数据等技术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铁、“天眼”射电望远镜、量子计算机的重大突破;通过慕课等平台优化文化教学策略和教学话语;通过新媒体在传统节日与大学生线上线下互动,更生动地诠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更多元化、更接地气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切实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同时,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设媒体技能选修课程、组织媒介素养培训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自觉抵御各类不良信息。
3.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作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11]另外,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尊重已形成的文化,因此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既继承着上一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形成着与当今社会相适应、新的先进文化,从而促成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最前线”,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家庭教育。一方面,应该重视家风建设,家风建设是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在各个家庭建设优良家风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同时,自古以来许多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家训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诫子书》,教导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历代家训的上乘之作;颜之推通过《颜氏家训》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和学识以训诫子孙,涉及修身、处事、治家、为学等,在中国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有着“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新时代的优良家风,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以优秀革命文化为基础,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父母应发挥榜样作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和感化孩子;另一方面,要在亲子教育上下功夫,家长应将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与孩子共同观看和学习书籍、影视等优秀文化作品,鼓励孩子学习古琴、围棋、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一同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场所,带动孩子共同学习经典、践行经典,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真正实现中国优秀文化入脑、入心,为孩子树立文化自信建立基础,增强孩子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4.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主体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12]青年大学生应认识到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对文化的认知和自觉,这将对其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人接受文化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体现在一个人的处事、修养和气质等方方面面,如“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自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自信风骨,“仁者爱人”的大爱无疆等等,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大学生要树立文化自信,首先应准确认知我国文化,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这是对其产生文化认同和自信的必要条件,是构建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只有准确认知我国文化的诸多形态和内核,才能在与其他文化对话中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避免在与其他文化的交锋中弱化甚至危及自身文化的存在感;其次,应以客观的立场和辩证的思维对待中国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注重对自身文化自信的培养,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分析各类错误思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六点要求”,争当“六有”大学生。
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黄金期”与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实现阶段高度契合,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培养文化自信需要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有机统一,凝聚成一个崇尚文化的集体,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文化对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文化作为国家发展软实力的价值,不断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