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20-02-22徐子超崔滢珠
徐子超 崔滢珠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一带一路”格局中的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大棋局”,不仅是巨大的经济工程,也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勇于承担的大国责任。“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文化产业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 年3 月8 日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强调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切实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中特别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等“走出去”找新市场,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拓展发展新空间,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关键。
“一带一路”辐射范围内的各国拥有着丰富、多元、多维度文化资源,也拥有着“一带一路”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制定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产业交互平台,加强经济带各国文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开发新领域,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通过各国互联互通,加大文化产业资本互换,拓宽文化边界,丰富文化内涵,发展不同国家民族特色的文化业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文化产业发展“走出去”进行国家化拓展,也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转型,加强文化领域与世界接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创造力、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中国文化,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文化产业是国家的灵魂,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文化产业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①在“一带一路”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下,甘肃省应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和国际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促进传统型文化产业结构转型,扩大文化产业市场份额,加快甘肃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同时根据甘肃省内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促进甘肃文化产业多元化、多样化、丰富化、“互联网+”化发展。从全国文化产业现状来看,我国东部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中西部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架构中的发展的前沿阵地,也将是今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突破的难点和重点。
甘肃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②甘肃在2016 年10 月《关于深入推进文化战略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中提出,最大限度发挥好文化战略平台的载体和牵引支撑作用,切实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建设,不断增强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增大文化产业比重,使文化产业成为甘肃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甘肃文化产业在近几年来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不断提升,产业产品种类和服务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相较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出口贸易总额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通过分析甘肃文化产业现状,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加大文化产业人人力资源培养,找出甘肃省文化产业目前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制定甘肃文化产业“走出去”发展战略,从而对加快甘肃文化产业建设,促进甘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这一词汇,是我国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用“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ies)一词,后被翻译为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一词来表示各种文化工业的集合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蓄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就其提供的产品特性而论,文化产业也可以定义为给消费者提供服务或精神产品的行业。英国政府提出的“创意产业”,欧盟提出的“内容产业”等概念都是“文化产业”的另一种说法,它们都指以文化为核心生产力并区别于传统工业产业的全球性朝阳产业。
中国首个《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报告中,认为文化产业包含了“核心层”、“外围层”、“相关产业层”。“核心层”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影、电视、电子出版物、文艺表演、文化表演、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档案馆、群众化服务、文化社团、文化研究等;“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游览景区文化服务、休闲健身娱乐、文化中介代理、广告、会展服务、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等;“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玩具、乐器、游艺器材、光盘、印刷设备、电影电视广播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等。③总的来说,根据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可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型:资源型文化产业、创意性文化产业和制造型文化产业。④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具有经济附加值高、文化的高度密集、社会关联性密切、生态低耗能低污染等特性,“文化”是这一产业的核心。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甘肃文化产业现状
甘肃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关键时期,做好文化产业文章,对今后甘肃经济的腾飞有着最重要的意义。文化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经济产业,在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也加速了中国经济文化和世界经济文化不断融合的进程。随着数字媒体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普及,给甘肃文化产业链条中,相关的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有效带动了沿海地区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样有效地激发和释放了内陆地区的消费需求潜力,成为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甘肃省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办公厅于2016 年10 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战略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文件中指出,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战略文化平台的载体和牵引支撑作用,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建设,为甘肃省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进步产生动力,为建设美好新甘肃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力量。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催生了甘肃战略地位的提升,甘肃省具有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农牧文化,丰富多彩的地理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甘肃通过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从封闭的内陆,走向了开放的前沿,沉寂数年的河西走廊,再次成为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划时代的改写了甘肃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历史,并随着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建设的深入,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走向从资源型向创意型发展转变的格局。
(甘肃蓝皮书 安文华 周小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2013 年2 月19 日,时任甘肃省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在国新办举行甘肃加快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甘肃省在国家部委的支持下、省内外各界的积极参与努力下,到2020 年,力争将甘肃文化产业增值将占到甘肃省GDP5%。2019 年1 月17 日,甘肃省文化旅游厅党委书记、厅长陈卫中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主任)会议上介绍到,2018 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达到甘肃省GDP 的7%。由此可见,甘肃文化产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二)全球经济寒潮下,“一带一路”战略将助力于甘肃经济发展
2020 年5 月29 日南非主流媒体每日独行者网站刊发全球对话所所长穆坦布评论文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催化剂》,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沿线国家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战略机遇,促进疫后经济发展与复苏⑤。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不容乐观,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忙于应对疫情给国家带来的经济和卫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对“一带一路”战略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势必为今后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
甘肃省应深入落实习近平主席在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以深度融入陆海新通道为重点,突出地域优势,培养优势文化产业,充分挖掘甘肃省优秀文化遗产宝库,注重饱和弘扬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统筹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核心区。
(三)发展甘肃文化产业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赋予的文明内涵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新探索,也是对人类社会总体发展规律的宏观认识与整体把握。⑥甘肃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保持高度的一致,甘肃拥有优秀的中华文化资源宝库,发展甘肃文化产业就是既着眼于甘肃地域中华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助力于推进甘肃文化产业的“走出去”,进而推动中华文化为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也给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15 年6 月27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建设与未来:12 过智库论坛”在京正式开幕。12 国智库代表共同发布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远景与路径》报告,认为丝绸之路沿线孕育了几乎所有对人类影像深远的古代文明,也是贯穿亚欧非大陆的经济发展大动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功,将从新塑造国际秩序格局,对人类的未来乃至今后的人类发展历程、世界形势变革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
甘肃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优势,历史文化厚重,并且有着不可取代的交通和能源优势,甘肃已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内的33 个国家和47 个省州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中西亚及东欧国家的石油化工、皮革加工、农业生产等领域设立了几十家投资企业,这也为甘肃文化产业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日益加速和持续深化的形势下,利用文化软实力打造国家和地区形象、利用文化影响力创造物质产品高附加值、利用文化创造力带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2015 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随着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建设的深入,让甘肃文化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2016 年10 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战略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战略投资伙伴,统筹推进华夏文明创新区的建设,推动文化项目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推动“互联网+”“文化+”,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有特色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展会品牌,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甘肃省现代服务业首位产业。《实施方案》明确了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制定了具体保障措施,为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证。这也证明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终于从资源型走向创意型发展型新格局。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挑战
(1)文化产业基础建设薄弱
甘肃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陈旧,支撑力度不够。文化资源普遍缺乏基础设计的支撑,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度低,旅游交通成本过高,性价比偏低,延展性不足,体验性有待加强,文化资源转化产品能力亟须提高。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因同质化重复建设、研发活力不强,资源浪费,长期依靠当地政府“输血”,生存举步维艰。
(2)市场驱动力不足
首先文化项目投入资金不足,投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甘肃文化产业企业生存长期依靠政府政策性扶持,缺乏企业自主导向,文化产业在演出业、图书报刊业、广播影视业、娱乐业、音像业、艺术品经营业、网络文化业、文物拍卖业、文化旅游业等方面自身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其次,项目推动和落实,主要依赖政府行政手段,缺乏市场推动力。文化市场长期被东部地区企业占领,加上“互联网+”文化产业产品冲击严重,本土文化深挖力度不够,本土文化消费力不足,本土文化认同度不高,缺乏品牌化、国际化甘肃文化产业品牌,文化产业产品单一,数字化不足。
(3)甘肃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在发展甘肃文化产业中,人才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从世界来看,在纽约,从事创意文化产业的人员占改城市从业人员总数12%,伦敦占比14%,在东京占比更是高达15%。⑦在甘肃,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过低,不仅人才的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长期缺乏文物保护和传承人才、传统技能人才,并存在民间艺术人才断层,传统文化人才无人继承等问题。在一些新兴行业,如网络游戏业、会展业、动画制作业、影视业、互联网文化业等相关行业,专业性人才更是十分匮乏。
(4) 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
科技的发展尤其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和渗透越来越明显,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目前甘肃文化产业增加值有序增长,文化产业产品数量持续增加,但以科技为核心创造力的文化产业数量较少,规模不足。随着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部分传统文化业态、服务形态以及文化企业还不能适应科技发展和时代要求,转型比较缓慢,生存面临严峻挑战。⑧
五、“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走向国际,闻名世界
甘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深挖资源宝库,服务共建一批“一带一路”民心相同新样板,以美术精品、舞台艺术、电影电视、数字新媒体等载体向世界弘扬甘肃的敦煌文化、始祖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黄河文化。除了传统媒介,还应加大投入互联网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再创造,激发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应从国际交流合作的成功案例中不断探索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和技术经验,寻求打造甘肃文化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的提升甘肃文化产业整体创造力和竞争力。
(二)“互联网+”为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中,与互联网相关的众多业态被纳至新闻信息服务和创意设计领域,这表明原先作为生活工具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互联网+”模式给文化产业带来的变革是空前的,“互联网+”模式不仅加快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也促进了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态势,“互联网+”模式已经嵌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去,未来必将是文化产业更快更高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成为文化产业运行的新基础设施,新技术对文化产业不断渗透、融合和驱动,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在这种大背景下,资源型文化产业“互联网+”化、创意性文化产业“互联网+”化、制造型文化产业“互联网+”化的新态势,“互联网+”化已经在文化产业各个链条形成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随着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直销等数字内容产业,视频网站、手机APP 应用、网络媒体、互联网电视等文化信息传输行业,再加上人工智能、VR/AR 等新技术应用,新一轮内容创新发力的“文化+互联网”探索正在酝酿。甘肃省应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增强甘肃省文化产业自主创新为目标,共建甘肃文化产业“互联网+”产业新模式。
(三)扬长避短,打造甘肃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甘肃省是文物大省,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享誉世界敦煌文化、中华始祖的伏羲文化、华夏文明源头的齐家文化和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文化等众多历史文化宝库,又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有着丰富多彩别具风情、独树一帜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时甘肃省南北跨度大,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多种地形地貌,2017 年Lonely Planet 公布2017 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第一名就是甘肃。因此我们应该深挖甘肃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地区特色品牌。着力于丰富文旅新产品,继续突出敦煌特色文化带动作用,推出石窟艺术主题游览路线,扩大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天水公祭伏羲大典、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一批具有甘肃特色文化节庆会展影响力,进一步加甘肃大体育赛事的品牌开发力度,支持户外体育、越野汽车拉力赛等热点赛事。将旅游业和特色文化相结合,构建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一体的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四)推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可持续发展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以丝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一个国家级大平台,为甘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又打造了一个历史性契机。目前三次成功承办敦煌文博会仅仅是一个开始,作为东道主和承办地甘肃,必须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充分扩展好、利用好、挖掘好敦煌文博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和社会效应等后续效应;同时还要立足全局、着眼未来,推动敦煌文博会可持续发展。
敦煌文化博览会以丝路文化为主题,彰显出极高的专业化水平。在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下,甘肃应该进一步扩大影响规模,加大旅游业和创新性文化产业发展投入,吸引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服务与甘肃文化产业。此外,通过文博会的举行,进一步加大甘肃省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开放,利用外资合作创办文化产业园区、工作室等等,带甘肃省文化产业更好快发展。
(五)人才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关键制约因素是人才,大力发展甘肃文化产业势必人才先行。首先,要加强人才引进政策,尤其是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人才和具有综合人文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通过项目招标模式,开展引进外来人才与甘肃本地人才互通合作;其次,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政策,针对各大高校毕业生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活人才”的相应政策,针对本省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的文化产业高尖人才,建立文化产业专家库,加强人才培养,组织自己的人才队伍;第三,加强人才培训,人才“走出去”交流政策,在本省加大政府与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的联合人才培训工作,将人才培养从理论转向实践,投入到文化产业企业的具体工作和项目中,加大人才“走出去”策略,利用“一带一路”政策的交流合作,加强本省文化人才在丝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培训,提升文化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技术综合能力。
注释:
①李孝敏.“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拓展探析,求实,2016-07-10.
②王霖.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新西部,2018-07-10.
③王亚川. 论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与演进—基于核心要素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2007-06-15.
④田蕾.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趋势及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13-11-01.
⑤杜华斌.南非舆论认为中国抗疫经验值得世界借鉴,科技日报,2020-06-03.
⑥陈积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学习时报,2018-07-02.
⑦文化产业发展遇三大瓶颈 人才匮乏制约产业扩容,中国经济网,网址http://www.ce.cn/culture/whcyk/gundong/201112/20/t20111220_22936157.shtml.
⑧雒树刚,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 化 和 旅 游 部 网 站, 网 址: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1906/t20190627_844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