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科学方法
2020-02-22云理轩
文 云理轩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既需要信心干劲,更需要科学方法。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敬终如始、善作善成,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顾当前脱贫,又顾长远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机遇和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牵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农村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让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是民生发展目标,又是经济发展目标。脱贫的本质是发展,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既立足当前,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又着眼长远,打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着眼长远发展,进一步加大抓产业培育、就业巩固稳定的力度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切实打牢产业发展基础。要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产业发展为推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提高贫困群众技能水平、就业能力的同时,着力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养老服务以及人居环境短板,完善全面脱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要强化应对举措,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用好金融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持续发展。
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减贫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长期任务。脱贫的过程,是补齐短板、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过程。要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情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特别是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做出长远安排,更加突出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建设,更多地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去思考探索。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撤,防止因发展心切而违背规律、急躁冒进,为脱贫攻坚营造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抓整体推进,又抓精准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必须坚决完成。”当前尽管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巨大,要清醒认识各省(区、市)的脱贫攻坚进程和质量事关全国脱贫攻坚大局,必须协调推进。
抓住重点带动全面,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的是多领域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实现全面脱贫,必须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政策措施上,坚定不移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落细,既要有覆盖面广、普遍适用的顶层设计,又要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分类指导;既要整体推进金融、救助、产业等各方面扶贫,又要结合实际,进行有所侧重的定向支持。在对象范围上,既要抓好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又要帮助贫困群众个体实现真正脱贫;既要抓好一般贫困群众的扶持,又要注重做好特困村、特困户的帮扶,解决深度贫困。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工作难度大的乡村,按照“五个一批”的办法,强化分类施策、挂牌督战,着力攻克最后的堡垒。在成果巩固上,既要全面排查、查漏补缺,深入开展“户户清”“村村清”“县县清”行动,确保干干净净扫尾清零,严格考核验收,确保脱贫成果真实,经得起国家普查验收,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又要精准施策、具体分析,特别是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做好就业扶贫等各项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在项目资金上,既要抓好贫困群众普遍获益的规模项目,促进持续增收,又要注重特色发展并举,培育和打造适宜当地特色的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的收入来源。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确保专项资金、贴息贷款、种植养殖补贴等投入到重点项目和重点对象上,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子落而满盘活。从工作实践来看,精准扶贫对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为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奠定了良好基础。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统筹谋划好金融支持、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在协同互动中形成全面推进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要聚焦问题,找准成因,精准发力,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驻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补物质短板,又补精神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指出:“脱贫致富从直观上说,是贫困地区创造物质文明的实践活动。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
长期的物质贫困,会加剧精神贫困;而精神贫困,又会反过来增加脱贫难度。目前,云南省农村一些地区已基本实现了物质脱贫,如何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向更高质量的小康生活迈进是摆在干部群众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我们帮助群众脱贫,但不能代替群众脱贫,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把精神扶贫当作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引导贫困群众从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精神文明层面提升自己,让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齐头并进,实现物质和精神同步奔小康。
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由此看,激发群众脱贫的内动力是制胜因素,精神脱贫比物质脱贫更重要,抓住精神脱贫等于牵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相结合,加强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始终用心、用力、用情,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一方面,全面深入分析不同地域产业发展现状及致贫原因,通过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有力举措引导贫困户增收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真正实现群众想要的“脱贫”。另一方面,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以开导思想为突破口,深入贫困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等写入村规民约,提高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能力建设,针对不同群众的能力特点、个人愿望,精准实施技能培训、资金扶持、产业培育;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妇女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村民组织的作用,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扶上马”再“送一程”。通过多层面多渠道引导贫困户真正找准“穷根”,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意念,把贫困群众的心捂热、气鼓足,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筑牢整体脱贫、全面脱贫的思想基础。
靠政府主导,又靠社会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脱贫攻坚战打到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已是非常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云南省上下必须把工作抓得很紧很紧。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目标定了就要兑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要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倒排计划、强力推进,层层压实责任、人人传导压力。特别是要对剩余贫困县、贫困村等实施挂牌督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当前,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在政治上对标对表,在行动上坚决有力,在抓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疫情的同时,推动扶贫干部全面返岗、扶贫项目全面复工、帮扶举措全面落实,为脱贫攻坚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党员干部要以有幸参与决战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伟业感到光荣,继续绷紧弦,自觉加把劲,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深入开展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和问责,把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把真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广大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脱贫攻坚,党委和政府是主导,各方参与是合力。要合力攻坚,运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机制,集中更多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强化定点扶贫单位责任,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为结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