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健脾利水方在肝硬化腹水的经验分析
2020-02-22黄丽芳陈汉生孙家敏
黄丽芳,孙 畋,陈汉生,孙家敏
(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肝硬化腹水又被称之为肝腹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因门静脉压力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多因素所致,具有较为复杂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以往临床中多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无法获得良好效果。目前临床中多使用中药健脾利水方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2]。本文将分析中药健脾利水方在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2020年6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女各21例与16例,平均年龄为(52.2±4.9)岁,病程年限为(8.5±0.1)年;试验组中男女各23例与14例,平均年龄为(52.9±5.1)岁,病程年限为(8.7±0.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诊断标准;家属均同意本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治疗中途退出患者;患有其他肝部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例如使患者口服葡醛内酯片(国药准字H43021715,湖南大拇指生物药业有限公司,50mg)、螺内酯片(国药准字H32020050,苏州弘森药业有限公司,20mg)、氢氯噻嗪片(国药准字H32022500,天子福国际药业(江苏)有限公司,10mg),每日均服用3次,剂量分别为100、80、25mg;在服药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入量,并为患者补充白蛋白,连续服用2个月。
试验组患者实施中药健脾利水方治疗,主要成分如下:黄芪30g、北柴胡15g、炒白术15g、党参15g、陈皮15g、升麻15g、生甘草3g、桑白皮15g、山茱萸15g、山药30g、白茯苓20g,用水煎服,取汁400mL,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服用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日平均尿量、体重减轻量、腹水消退时间情况。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标准如下:症状与腹水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与腹水有所缓解,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症状与腹水未缓解,肝功能未恢复正常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日平均尿量、体重减轻量、腹水消退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日平均尿量与体重减轻量明显较多,腹水消退时间明显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日平均尿量、体重减轻量、腹水消退时间比较
2.2 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n(%)]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对健康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机体健康水平的关键,目前临床中多使用中医方式进行治疗[3]。
在中医学中,化腹水属中医“鼓胀”范围,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血吸虫感染及其他疾病是该疾病的主要病因,肝、脾、肾三脏功能相互失调是该疾病的主要病机[4]。孙师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非常重视顾护脾胃之气,从本虚入手,厘清气与水的关系,气足则水行,推崇健脾益气治其本,少予补益肾精,认为补益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使水谷精微下达于肾以达到补益肾气,益精助阳之功,温补肾阳太过恐伤津耗血动血之弊。目前临床中多使用中药健脾利水方进行治疗,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北柴胡、炒白术、党参、陈皮、升麻、生甘草、桑白皮、山茱萸、山药、白茯苓等。此方由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来,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补中益气,还能够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改善脾虚水湿停聚症状,为君药;配伍炒白术、党参、甘草,能够起到良好的健脾益气与燥湿利水的效果;山茱萸具有良好的补益肝肾的效果,茯苓具有良好的健脾利水的效果,山药具有良好的益气养阴、补脾肾的功效,与山茱萸、茯苓共为臣药,能够对肝脾肾三脏同时进行有效的调节,恢复气机的升降功能,三焦津液得以布散;陈皮能够起到良好的理气和胃的效果,使诸药补而不滞,为佐药;加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协助君药升提下陷之气,为佐使药;桑白皮开宣肺气,通调水道,起提壶揭盖的作用[5]。《本草纲目》中记载:“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桑白皮为佐药,能够获得良好的提壶揭盖、通调水道的效果。甘草能够对上述药效进行有效的调和,亦为使药。以上诸药联合使用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益气健脾补肾、利水退肿的功效[6]。通过结果可知,中药健脾利水方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中药健脾利水方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为以后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经验借鉴,但依然需要加强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