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父爱情结

2020-02-21马思羽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鲁迅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细读《朝花夕拾》文本,追溯“父亲”在鲁迅成长心路历程中的特殊作用和影响,感知生为孤独者的生命体验里父亲这一情感想象的复杂寓意,由此深入作者的内心,探访他敏感脆弱、温情烂漫,又孤傲冷漠、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鲁迅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涵。

关键词:鲁迅 《朝花夕拾》 回忆散文 思想情感

一、背影最能看透内心

20世纪以来对鲁迅作品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后来西方现代批评方法的有效传播使很多学者以精神分析角度切入,从政治标准与美学标准分析。但主要研究对象仍集中在《呐喊》 《彷徨》等小说。而散文是一种主观性、情感性较强的文学体裁,在这种任情适性得近似自我剖白的文体中最能显出一个人的灵魂。散文集《朝花夕拾》 在他以杂文和小说为代表的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能帮助读者了解鲁迅在成长过程中内在精神的形成与变化。其特殊性体现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朗然的自我剖析之下显出的敏感孤独的灵魂特质,形成这个特质的重要因素正是其特殊的父爱情结。鲁迅十六岁丧父,幼时父亲严厉的教育给他埋下了反叛的种子,父亲离世前的痛苦无助让他坠入对人性幽深的思考。时间消磨世事,具象隐没于漫灭的故事,血缘纽带难解,注定他一生怀念。他曾回避着父亲,而后走的每条路却因缘着父亲的方向,他笔下的故乡社会,处处都晃动着父亲幽暗的身影。

《朝花夕拾》 创作于1926年,那时他已阔别故乡多年,在几个城市间辗转。加之身体不济,文艺界的明枪暗箭让他惊惧,他对生活起了些许倦意。“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李长之先生贴心地意识到鲁迅在当时是十分难过的。a鲁迅重拾昔日落花,一边写作一边按捺着极大的失望,借着向回忆的逃遁来平复自己的激动,在当下与从前、昨是与今非的动荡间寻得一种生命的和谐。回忆散文,是“无话可说”的写作者的不自信与开拓者的困顿,他试图在反省自己中修订人生的方向,找回对社会和自己的把握。b

《朝花夕拾》 对回忆的不同介入方式及对旧日情感的态度差异,可使读者窥见其内心的涟漪。他对儿时岁月时而怀念,时而不满。时间线索潜于平白的叙述和情感的剖白之下,有时完全沐浴着儿时的阳光。彼时伏案创作的鲁迅,一定是太过寂寞了,虽然他常说忘却,但他自己反而有太多无法忘却,以至于一回忆,整个人就变回了那个小小的“迅哥儿”。但他又深知现实的严峻,深味文起笔落的责任,他不满,却不逃避,他哀痛着当下,又奋力奔回现实。他知自己沉默不得,欲再次振臂呐喊,“五四”的精神还在他的血液里沸腾着。因而回忆的篇章里也会突现几篇杂感,像是现实刺激下的顺笔。

几乎是同期创作的《野草》 (1924—1926),文笔晦涩,情感芜杂,而《朝花夕拾》 (1926)是明朗清晰的回忆散文。同是无话可说,笔者选择《朝花夕拾》 来走近鲁迅是为了从他的记忆图景中了解:什么塑造了他,童年给了暮年多少力量。走在长路上的人,从背影最能看透内心。虽说大多仍似掺了抒情成分的杂感,但他回望的孤独姿态,似乎更显出他卸甲后本真的一面,这也是《朝花夕拾》 本身的特殊价值所在。

二、与父亲的情感羁绊

王瑶先生说,《朝花夕拾》 应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察,因其篇章布局循着一条清晰的时间线 。c鲁迅的成长轨迹几近完整地呈现其间,尤其是那些浸润在童年美好记忆里的篇章。那是漂泊一生的鲁迅笔下罕有的饱含归属感的记忆。归属感是在亲人的庇护下肆意生长的温床,任何人的秉性品格都离不开幼年时的塑造,鲁迅也不例外。而在此期间,他与父亲或激烈或温和的羁绊成了贯穿他一生的情感体验。

童年的鲁迅在百草园里感知自然的奥妙,注意花木变化,为小生物雀跃,自然培育了他纯净的审美鉴赏力。和大多数人一样,听来的故事是他的文学启蒙,“……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边,给我猜谜,讲故事”d,还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最初的记忆里还印刻着一个远方叔祖,他富饶的书斋和饱满的精神世界也熏染了鲁迅e,塑造着他独立的艺术鉴赏力。后来进了三味书屋后,他才本能地对《二十四孝图》 反感。这当然也可理解为他写作时的价值观对幼年往事的重新统摄,但简单的喜恶大致不会变。《五猖会》 中,他心心念念热闹的赛会,极力渲染仪仗队伍的繁盛,又从阅读经验中提取了《陶庵梦忆》 里豪奢的赛会,后来却被父亲要求在家里背艰涩的《鉴略》,他空有反抗的心,可仍是背到父亲满意为止。

被驯服后表面的顺从沉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因他是鲁迅,我们习惯了解读这种不满为强制教育对童心摧残的谴责。但普遍看人人都经历过父母的恨铁不成钢的严苛教育,孩子贪玩的天性因受约束难免颇感不快。站在父母的角度看,他们的教育方式未必正确,但满足孩子的欲望,顺从他们的天性,该至何种程度,本身就是教育学也解释不清的问题。且在鲁迅的描述中,家乡的赛会全然不似《陶庵梦忆》里的盛况,往往是人们“伸着脖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几十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了。于是,完了”。这说明之后他自己回想起来也觉得是没有意思的事情。不仅没有意思,而且从“妇孺们是不许看的”可看出这赛会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正是后来他所大力反对的东西。小孩子出于好奇心想凑热闹,并无判断力。父亲也知,“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由此来看,父亲替他做决定甚至有保护他的意味。孩子好玩的天性也谈不上被所谓父权专制势力抹杀。《五猖会》的结尾,父亲对小鲁迅的背诵情况表示满意后,允许他离开。“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他都没有错过,只是自己的心境变了,也不觉得有意思了。这就该怪到父亲的头上去么?笔者以为鲁迅生性敏感,极易为小事耿耿于怀,以至记了半生,记忆抽丝剥茧,深化了他所在意的细节。他又为家中长子,大抵也习惯了凡事多思慮,一个是非观未成型的孩子对晨兢夕厉的生活生出怨念是在所难免的。斗士鲁迅那时已露出叛逆反抗、多疑多虑的苗头。不然何至于周作人笔下的父亲对鲁迅又是那么亲切宽厚,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对他们的读书监督得并不紧,在日常管教上甚至可谓宽容。鲁迅和弟弟偷买闲书,父亲也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笔者是有点替父亲不平的,自顾想象鲁迅写下这篇文章的缘由:他是年轻时出尽风头的文学思想领袖,到了人生的秋天,定会反复思量,为何今天到了这般境地呢?为何落寞至此呢?是因为年纪大了世事看得透彻了吗?——其实也不是吧,其实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深味过孤独、失落的滋味了。因而才有了这篇看似热闹、实则寂寞的《五猖会》。其所昭示的,并非都是专制的无情,更多的是一种复杂微妙的父子关系。诚然,孩子也有他的寂寞,父亲只是身份使然不巧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随着时间推移,威严苛刻的父亲成了因病而衰的弱者。有此感觉,孩子便成长了一大步。鲁迅在《五猖会》等文章里呈现了记忆里父亲的模样——专制、严格。而《父亲的病》里,父亲是一个在种种生活打擊中垮下来的形象,他因病入膏肓不得不长卧床榻。之前高大威严的父亲忽然失去了自理能力,竟需要依靠小鲁迅日日奔走于当铺和药房之间以延续生的希望。可想而知鲁迅的心情是如何五味杂陈,但那时他没有太多时间缕清这些情绪。如今自己也到了父亲这般体力不济的境地,回想五四时期锐气难挡的精神斗士、受人景仰的文学家,再反观当下受人排挤、寂寞无聊的自己,先驱者的豪气荡然无存。身体上,他年值四十五,已迈向人生的暮年,在小引里,他说这篇创作于厦门大学的图书馆中。那时他已遭受排挤,加之年末,气候的阴冷与内心的凄冷无声暗合。

他遇到了当年父亲衰败的境遇,都是骤然败下阵来的无助状态。他在回忆中重塑了父亲离世前的形象,如把久未愈合的伤口撕裂开那种血淋淋的直视。时隔多年作为旁观者重新介入自己的回忆,他看到的是金钱的分量,人情的冷暖,庸医的故作高深,生命与尊严的两难。他试图把孩子的复杂情感整理提纯、真诚自剖,在父亲费力喘气时,他内心曾想过:“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安乐死的观念竟可管中窥豹,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反叛态度也可见一斑。这是对父亲如此受苦于心不忍的人之常情,伦理观念又很快使他意识到这样想是不该的,他在精通“礼节”的衍太太的要求下大喊“父亲”,使父亲最后一句“不要嚷”让他抱憾终身。成年后的他虽仍记恨着父亲的冷酷严苛,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注定谁也无法抵抗情感的自然流露,他自认打扰了父亲最后的平静,没有言说的是沉重的爱意与无法挽回的愧怍。

对死的严肃思考,竟发自本该天真烂漫的童年,来自血缘上最亲近的父亲,可看出父亲在鲁迅的生命记忆里留下了多么浓重的阴影。20世纪初的鲁迅意气风发,忙于复杂的社会斗争,批判封建余孽,唤醒沉睡的民众。文学创作中,字字如直逼命门的枪弹,无暇思考切实的生死问题。而此时,身居厦大教书,事事难如意,加之与许广平分隔两地的寂寞,反而使他可以静静坐下来,重掘深埋心底的记忆,直面生死问题,“借着‘死的盾牌,向世界发出无顾忌的评判”f。《朝花夕拾》中,他曾注视羸弱的父亲、愚昧的亲人、精明的庸医、窃语的邻人……注视时冷峻的目光成了他一生的注解。失了父亲这一高大身影的庇护,他站在了人性摇摇欲坠之地,注定再无归属感。他的思想渐趋深邃复杂,总以锐利的目光审察世事。在光明的地方,也敏感地觉察到灰暗的存在。又由此对理想化生命境界生出了极端向往,而其注定不可能存在的现实,决定了他叛逆的因子终归要随着入世的深度一点点壮大。

《朝花夕拾》 中鲁迅对父亲的情感纷繁复杂,他以孩子的眼光怨他唤他,又作为无助的成年人在记忆里憎着恋着,企图分拨纠缠的爱恨,但终究是徒劳。所以才有了小说中“父亲的缺席”。如钱理群先生说的,他在理性上把父亲判定为“专制压迫”的象征,可在感情上无法将父亲做专制的具体形象,他只有回避,让父亲缺席了。g父亲的形象是和煦童年里的一片阴翳,也成了他全部人生暗夜的缩影。

三、孤独者的漂泊路

鲁迅跌撞着逃出了童年,希望走向异地,寻求别样的人生,却撞入了更黑暗的世界,这世界里来来往往的人,转过身都是父亲。离开是后来的事了,但那时他已想到了出走。出走,为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与父亲的生命慢慢剥离,让父亲的形象逐渐失焦,鲁迅就这样踏上了孤独者的漂泊之路。

《琐记》记叙父亲离世后,他彻底告别了童年,但他看到的不是晴天,而是真实又残酷的人间,是更大的阴翳,更严苛的父亲—— 一种放大了的父性社会。他开始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家道中落,靠变卖家当已无法生活下去了,深感人言可畏的鲁迅说“走罢!”对故乡的依恋正从那被放逐的一刻开始,近于存在主义的自我决断,“走”本身就构成了漂泊者的寄托和拯救者的苦难历程。但走出故乡,前面仍旧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先是洋务派的新式学堂 “乌烟瘴气”,弊端种种,求知艰难。直到维新运动高涨,西方进化论思想被译介,生活的希望似乎才重燃起来,“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与此同时,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在这个世界的某处醉心于这颠覆性的思想,他在不知不觉中汇入了新文化这场洪流,虽彼时仍是条涓涓细流。

和当时很多青年一样,二十二岁的他选择赴日留学,漂泊的孤独者成为一种持久的身份。《藤野先生》里他深切怀念亦师亦友的藤野老师。到了《范爱农》,他已然是鲁迅先生了。虽称散文,内容却更像小说,完全可以典型化为《孤独者》 《在酒楼上》 中的艺术形象。而柔顺散漫的散文写作下,同情与无奈的叹息声压过了愤怒的叫喊,与其说是有意的精心选择,不如说是出于吐露的迫切,置身于生存裂缝中的鲁迅听命于生命本能的言说方式。以彷徨之态表现反抗竟并不违和,细细体味,反而多了真切,少了刻意僵硬。

因创作时间问题,《狗·猫·鼠》 虽在《朝花夕拾》里,却更像一篇杂文,句句昭示着敌方的存在。而《呐喊》 中的《兔和猫》 则更像一篇回忆散文。在《兔和猫》里,还是顽童的鲁迅会以欣赏生命的眼光细致观察兔子的生活,并为一只猫吃了兔子而耿耿于怀。他感叹,“假使造物(指万物的造物者) 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鲁迅独自吞噎孤独的悲哀,正如他依恋温暖的人事不问国籍,他痛恶生命的毁灭也不分大小,为什么要说一只兔子是弱者、幼者的象征呢?这只兔子在鲁迅的回忆里或许就只是一只兔子,一个被造物者造出来的洁白无瑕的生命体。那时他或许已经意识到,弱肉强食的进化观如果真实合理地存在于社会发展中,那么也定是残酷无情的。他一边咒骂着无辜生命的毁灭,一边又面对着铁屋子疲倦地减弱了声音。即使所有人都重拾对万物的爱心,一只兔子的死亡,仍旧是无法避免的,那么他呐喊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徒留着无尽哀叹的生命难道就比茫然乐观的人生更有意义吗?于他自己,也无力到只能埋怨莫须有的造物主。

《狗·猫·鼠》 是因《兔和猫》 引发的“现代评论派”对鲁迅“仇猫”的污蔑而作,情感基调与后者不同,是现实感召下的愤懑之笔。其中反语和曲笔层出,不惜笔墨旁征博引以树立自己的观点。作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夹在回忆之中,是一种主动的搜寻,但比起锐利的杂文,却又显出畏首畏尾之感,很能反映出鲁迅当时激动又有些慌乱的心情。

不难看出,有明确的争论对象时,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便显出光芒,笔尖如爆破的连环弹般头头是道,依稀可见童年执拗倔强的身影。可一旦失了敌人的存在,他的文字就显出孤独悲哀的色彩,怀疑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怀疑生的希望,死的意义。周遭一切又如同父亲卧病床榻的那光景,只能报之以缄默、困惑和苦痛。“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失了报仇热念的鲁迅,只是反复地彷徨无措。这种孤独感,正是塑造于父亲这一形象笼罩下不定的童年。

四、修复残忍天性

从童年的幽邃长廊里发出的光,未必都是温暖光明的。《朝花夕拾》 中,鲁迅对自身天性的暴露也显出成长的撕裂和修复。《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通过描写自己幼年时对家中女工阿长的情感变化侧面显示出阿长作为普通劳动者善良朴实的一面,又以《山海经》 一书为情感转折的契机,表现出对阿长的怀念。在很多评论性文章中,小鲁迅对阿长表露出的无礼、残忍常常作为阅读的反差感被弱化,评论家指引着读者去理解贬义词背后的爱意,这使得人们又忽视了存在于表面的揭露和反思。

阿长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对“我”表现极大的关心和爱护,“我”却一直对她怀有偏见和不满,小孩子的天真无知表现得近乎残忍,以至于长妈妈在辞别人世三十多年后“,我”还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哪怕那时“我”已对她生出了敬意。这使得他的怀念更像是一场文人惯用的自我感动式表演,读者在轻松的叙述、真挚的表白中,都过分沉浸在他投入的表演中了,忘记了对“我”的问责。《锁记》 里衍太太把孩子当玩物戏弄是错,而孩子的残忍冷酷就只是可以一笑了之的天真稚拙吗?“人之初,性本善么?”鲁迅的反问正显出他的否定。《阿长与〈山海经〉》 与《五猖会》 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张孩子的原始生命欲求需得到充分满足的教育方式,但绝非止于此,而是要有所選择的满足和指向性引领,先“理解“”指导”再求“解放”。 h不妨再来看看《五猖会》中孩子的想法——“我”觉得赛会上那些扮犯人的人招摇过市,很是光荣,心下期望着“为什么我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呢?”童言无忌的孩子是可爱的,但也隐藏着许多盲目危险的思想。鲁迅常常强调的幼者弱者被拯救、被教育的必要也正在于此。毕竟三十年代的鲁迅已不愿再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为青年一代杀出一条血路了,他在广东目睹了投笔告密,助官捕人的青年后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地敬畏了!”i这变化并不突兀,自然也不是唯一使他怀疑青年的原因,一次次身处荒漠的人文处境消磨着他的启蒙意志,现实的荒诞使他再三退却,最后退回回忆里,剖析自身,“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灵魂的荒凉和粗糙”j。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孤独时为了求得内心的平衡,为了一次次自我确证而作,他把人生有过的欢喜当作一剂药去治疗眼下的苦楚。曾经趣味横生的百草园是专属于孩子的乐趣,对虚无神秘之事的恐惧也能成为乐趣的一种。冬日捕鸟的乐趣,单单作为童趣来书写纪念,还有为后来被送去书塾的不满也出于这些乐趣的丧失。但小孩子的厉害之处在于无论受到怎样的压迫,仍可生出新的乐趣。想必鲁迅也忍不住歆羡那时的自己,而如今已是杯弓蛇影,未战先溃。

作为读者,读到字里行间的生趣觉得可爱愉悦,可要亲近鲁迅,又得再退一步,才能看清他回忆时窗外的萧瑟秋光、伏案的落寞姿态。从鲁迅的消极态度再进入这些看似温情的文本,可发现他其实早已踏入了父亲这一暗影长期笼罩下的复杂困顿的境地,他内心那些微末杂乱的感觉,悄然溶解在对阿长以及童年一切可亲可爱人事的追思和想念里了。在艺术表达中直面从前身为孩童残忍的天性,直面对父亲的恨、惧和爱,将人生的荒谬体验上升至本体论高度,用艺术的真挚唯美修复人生的缺憾。因而文本既有文学美,又不乏更深层的思想意识。

五、结语

《朝花夕拾》里,可由鲁迅缓慢而又仓促的成长道路追溯他精神心理的源起和演变,尤其是父亲这一暗影如何投射在其间。原来抒情气息浓厚的回忆散文背后竟是那些沉重的存在,有过的温暖惬意也在时间的抛掷下变得阴冷难耐,童年的孤独贯穿一生,与年长后的荒凉一拍即合。看得到鲁迅自己精神世界的挣扎起伏,虚妄与荒谬的感触层出,他的思想也过渡到更深的哲学层面,他的“早逝去,在逝去,要逝去”的喟叹同海德格尔时间三维性(过去、现在、未来)的说法如出一辙。

因无望彷徨而频频反顾的鲁迅,没了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反而生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古典情愁。悲观主义的目光穿透记忆,在虚无之境中闪现出诗学现代性,直抵现代审美实践的核心,即真实的荒诞感。童年留给鲁迅太多芜杂的思绪,或温暖的刹那,或持久的阵痛。童年塑造了鲁迅,被他背负一生难以搁置。

a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7年版,第148页。

bf王晓明:《鲁迅传——无法直面的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第27页。

c 参见王瑶:《论鲁迅的〈朝花夕拾〉》,《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第3—16页。

de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第253页。

g 钱理群:《鲁迅作品细读》,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7年版,第130页。

h 鲁迅:《鲁迅全集》 (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i 鲁迅:《鲁迅全集》 (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j 鲁迅:《鲁迅全集》 (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王晓明. 无法直面的人生[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3] 钱理群. 大家小书 鲁迅作品细读[M]. 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2017.

[4] 王杰. 鲁迅的文化诗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5]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6] 王瑶.论鲁迅的《朝花夕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作 者: 马思羽,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018级在读研究生。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祝福》漫画版
孔乙己
回望鲁迅(二)
《鲁迅遗风录》
阿迅一族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鲁迅理发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