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徐州剪纸的艺术探析
2020-02-21张楠
张楠
摘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较为广泛的剪纸,尤其是徐州剪纸艺术,更是独具特色,具备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徐州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探究徐州剪纸艺术中的工艺特色,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角度,指出现代社会中徐州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剪纸艺术;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8.1,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0) 12-0071-04
An Analysis of Xuzhou Paper-cut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HANG Nan(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99, China)
Abstract: As the most widely inherited paper-cutting in my country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Xuzhou paper-cutting art is unique and possesses extremely high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 This article comb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Xuzhou paper-cutting art, explores the craft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paper-cutting art, and points ou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Xuzhou paper-cutting art in modern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Xuzhou paper-cutting art; packaging design
徐州作为中国传统历史上的九州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长期发展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而徐州民间剪纸艺术就是其中具备地域特色的技艺之一。徐州剪纸发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人们为了庆祝节日,通过剪刀将红纸利用独特的技艺裁剪成各种镂空、甚至是立体的图形,将地方特色文化浓缩在其中,寄予了剪纸艺人们对于生活以及社会文明的感悟。本文在肯定江苏民俗艺术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徐州剪纸工艺发展历史、主题流变、传承关系和艺术特征等方面的具体分析,试图呈现这些共性背后各自的特征,以及造成这些艺术差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1 徐州剪纸的发展历史
徐州剪纸作为江苏地区知名的工艺传承,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当时报春以及祭奠风俗中就有过使用剪纸作为装饰的相关记载,在之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造纸工艺的进步以及刺绣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剪纸以更多的展现形式,也就形成了“徐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代表性特色。徐州剪纸所具备的地域特色,是依据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底蕴而来的,剪纸艺术作品承载了当地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徐州剪纸就是记录广大人民劳动以及庆祝节日的记载,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徐州剪纸融入不同的时代特色,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徐州剪纸艺术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
2 徐州剪纸工艺探究特色
2.1艺术风貌
徐州剪纸艺术的创作来源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记录,并且采用剪纸的方式进行二次展现,造型上面呈现自然、古朴的意境,这类的剪纸就是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作。徐州剪纸的艺术造型中,一般选择有戏曲人物、山河景象、田间地里、家禽家畜以及动植物等等,作品中洋溢着人们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感想,朴实的记录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日常,表达出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一些写意类型的剪纸作品也是有不少,其中一些就是依据剪纸艺人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观摩,并且通过对其关键性的特征进行抽象化、夸张化,从而重新构造布局,使得作品最终能够呈现出更为深刻的内涵,这些通过对事物进行抽象画的剪切创作的过程,不需要太过专业的手法,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让人们喜闻乐见,具备雅俗共赏的特色。
徐州剪纸在当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滋养下,历经漫长发展过程,生动反映了人们农耕生活的各个层面,加之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借鉴和弘扬,在造型设计、色彩搭配、情感表达方面呈现出粗犷、质朴之美。徐州剪纸艺人并未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艺术创作的技法、灵感都源于自然和生活。他们以剪纸艺术表现自然万物、劳动场景、神话传说,并融入自身的美好祈愿,但避免对物象和画面做刻意雕饰,真实反映所见所闻的生活场景,赋予剪纸艺术浓郁的生活气息,画面直观自然、粗犷浑厚,具有原始朴素之美,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2.2構图形式
徐州剪纸中对于剪纸的构图上面,窗花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构图形式,一般是用于在节日来对门窗以及墙壁进行装饰,通过张贴这些剪纸,增添喜庆、吉祥的氛围与寓意。窗花的构图协调美观、一般都是选择常见的花鸟、瑞兽或者一些喜字进行剪裁成窗花。门笺同样也是一般用于在当地的传统新年习俗中,会通过裁剪一些象征吉祥的纹饰,剪纸的下摆会裁剪出一些流苏状,用于张贴在门楣上面,一般寓意就是年年有余、四季平安的意思。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在徐州地区的一些日常生活物品中也会看到剪纸元素的存在,在一些日常使用的碗碟之上或者衣服、帽子上面时常会有这些元素的出现,剪纸领域中还有枕头花、帽子花、鞋花样等这些不同类别的剪纸构图样式。通过赋予不同的构图元素,进行精美的布局裁剪,赋予剪纸美好的寓意,为人们的生活以及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和美好的向往。
徐州剪纸对于构图方面十分重视,尤其是构图中的对称以及散点形式,更是在剪纸艺术中较为常用的构图方式,对称图形的构图方式一般是用于对喜字这类本身就是属于对称图形的元素进行加工处理,上下、左右对称,通过工整的裁剪实现作品大方美观、对称图形具备的严谨协调特色,一般是运用在窗花、喜花以及门笺的创作中,比如图3《刘海撒金钱》作品就是呈现左右对称,镂空设置中裁剪出一些锯齿和流速的纹样,使得整体的剪纸更加具备造型感,散点构图与对称构图结合,使得剪纸更加具备灵动自然的艺术特色,展现出更加鲜明饱满的主题。
2.3符号纹样
如下图4中的剪纸作品《虎娃》,就是采用涵指性形象像似符号制作出来的剪纸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图案就是一个对称图形,同时作品中融入了老虎头和小孩两种元素在其中,但是两者又较为和谐的连接在一起,具备独特的感染力。通过对孩子结合老虎形象的刻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希望。此外,在这幅作品中,还可以发现有其他动物,如鱼、蝎子、蛇等。其中鱼寓意丰收、多财,而蝎蛇有五毒不侵、健康平安之意。
比喻像似符号属于剪纸艺术符号中较为抽象的一种图像表达,通常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进行一个抽象画的描绘,并且结合一定的地方特色,表达对于这种东西的看法等等。图5中的“牛”扎实、勤恳、坚韧的良好形象,寓意勤劳和廉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又有了一种另外的延伸意:被视为长寿之物。在民间,鹤与松结合,成为长寿的象征。
指示符号这种存在于写实与理性之间的符号元素,一般是表示指示对象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地方,就是通过这种符号能够表达出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比如下图6中的灯笼剪纸,当人们贴出这种剪纸,看上去就知道是表达节日的喜庆,因此这种指示符号是表达节日的庆祝之意。
徐州剪纸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纹样的不可复制性,就王桂英的剪纸而言,她的作品都是她根据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领悟到的东西即兴创作的,作品不讲究精雕细琢,不刻意深凿,没有固定的纹样或符号,也不是简单元素的拼凑组合。通过一把简单的剪刀,在心灵手巧的剪纸艺人手中发挥到了极致,利用别致的表现手法,将原本完整的红纸进行剪裁,还原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并且通过剪纸艺术,制作出的一些图样符号,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寄托着剪纸艺人的情感,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一样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一些具有特定形态的装饰纹样,使徐州民间剪纸作品画面产生了优美、和谐的韵律。
3 徐州剪纸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徐州民间剪纸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极高,无数的艺术通过自己独特的技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作品。不少地方也有一些老艺人进行公开传授,将徐州剪纸艺术作为地方特色技艺,保留原始的制作工艺,融合现代社会发展元素,发扬出剪纸艺术的真正魅力。
在现代生活中,市面上也有大量将中国剪纸艺术设计元素融入在包装中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包装的含义和美好情感。不过这其中具有徐州地域特色的徐州剪纸艺术形式寥寥无几,将蕴含极高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徐州剪纸以崭新的样貌展现在国人甚至国际上是极具意义的。像是在喜糖的包装上,常常会出现龙凤题材的剪纸元素,寓意着“龙凤呈祥”,一方面对新人给予美好祝愿;另一方面从包装上体现中国国粹,添加了浓厚的民族气息。包装不仅能够传达出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徐州剪纸也应赋予包装设计内在的传统文化特性,使包装设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其朝着民族化风格的创意发展,使得徐州剪纸以新的形式与样貌呈现在大众的面前。
4 结束语
国家与所有的文化工作者在非遗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都非常关注与支持,并且为之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使得这些具有传统民族特色和饱含劳动人民辛勤结晶的艺术形式重新展现、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作为艺术设计学习者以及未来艺术设计师,我们更加要勇于承担保护与传承具有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责任,探索与分析研究传统艺术文化艺术形式特点,不仅有助于了解个别工艺的艺术特性和发展背景,也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承与保护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敏,张慨.传承人视角的非遗保护——安塞剪纸艺人余泽玲访谈[J].大众文艺,2015,(06):2-3.
[2]付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传承[J].山西档案,2018,241(05):157-159.
[3]劉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艺术馆建设实践——以渤海大学北方萨满剪纸艺术馆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6(03):84-87.
[4]王立秋.非遗传承视角下的黑龙江海伦剪纸艺术文献归档研究[J].山西档案,2018,(04):151-153.
[5]王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艺术的教育传承[J].赤子,2019,(09):258.
[6]黄海明,刘良田.剪纸艺术巧夺天工非遗传承后继有人[J].教育家,2019,(10).
[7]王欣宇.河南“非遗”传承人朱秀云的剪纸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上),2019.
[8]马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徐州剪纸与装饰画教学[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0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