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第二届绿色包装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包标委包装与环境分技术委员会2020年工作会议圆满结束

2020-02-21

绿色包装 2020年12期
关键词:塑料

全国第二届绿色包装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包标委包装与环境分技术委员会2020年工作会议圆满结束

2020年12月10日至11日,由全国包标委包装与环境分技术委员会、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主办,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曹桥分区、浙江省平湖市曹桥街道办事处承办,干将新材料有限公司、嘉兴星越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济南迪科瑞仪器有限公司、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绿色包装》期刊协办的“全国第二届绿色包装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包标委包装与环境分技术委员会2020年工作会议”在嘉兴平湖隆重开幕。平湖市政府、包装行业领导,以及来自各大企业、院校的专家、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与环境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所长郭振梅主持。平湖市人民政府陈群伟副市长为大会致辞,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曹桥分区、曹桥街道办事处杨金平主任介绍了当地开发区管委会的产业发展情况和人才政策。中国包装联合会王利副会长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了绿色包装在当前环境下的重要地位,并对我国包装行业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绿色包装在行动……”,会议邀请了董必武思想研究会、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青岛海关技术中心、暨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京东物流、太古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等包装行业重点企业和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包装技术的未来、绿色包装评价、商品过度包装、塑料材料降解、活性包装、绿色食品包装、电商物流绿色包装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与处理、柔性化无菌纸包装、包装阻隔检测、智能包装的未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使大家受益匪浅,了解了行业前沿的新动态,学习了新知识、分享了新观念、新技术、新成果,希望并支持建立起大家交流互动的平台,共同推动包装绿色转型的步伐。

此外,为了提高国家包装行业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国家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及技术水平,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主办建设的“全国包装行业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平台”在此次论坛上进行了上线发布。该平台是国内包装行业首家以远程视频教学为主的学习平台,聚集国内知名企业与一线院校教师专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旨在推动包装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学员提供最新、最实用的专业培训科目,共享专业教材资源和行业前沿技术,最终通过考试获取由人社部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和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颁发的双认证证书。

论坛同期还召开了全国包标委包装与环境分技术委员会2020年工作会议。分委会秘书处汇报了2020年工作报告和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安排,以及“十四五”包装与环境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报告。委员们针对下一步包装与环境分委会工作的开展以及“十四五”包装与环境标准化发展规划都提出了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协会年会召开

11月24日,2020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年会暨第九届亚洲食品装备论坛在上海开幕。300多家食品装备企业、百余家食品一线企业,共5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活动。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机械分会理事长楚玉峰致开幕词。参加大会开幕式的主要领导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国家食品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庆亮等。

楚玉峰会长在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食品装备制造业是食品工业发展的脊梁,是支撑食品工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食品装备行业发展持续向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食品装备的跨界融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年会已成为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重要的年度活动,成为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国际国内知名食品制造企业、食品和包装机械生产企业、专业科研院所、解决方案提供商等进行专业交流和展示的权威平台。

2020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召开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11月19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展望‘十四五:循环发展新方略。

在主旨演讲环节,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高度肯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果,指出“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是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和2060“碳中和”愿景的重要途径,并对“十四五”时期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提出了宝贵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循环经济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型的高质量发展,并倡导打造企业、公众、政府三方面密切合作的“黄金三角模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从“无废城市”试点走向“无废社会”。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充分肯定了上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考虑;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尤勇介绍了工信部“十四五”期间开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支撑工业绿色发展的总体安排;生态环境部固体司副司长周志强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进一步加强固废污染治理的总体思路;中科院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毅介绍了新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原一級巡视员邹勇分享了“双循环格局下”推进重点区域协同绿色发展的新思路;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在根介绍了宝武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撑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北京办公室负责人关一松从国际机构的视角分享了经济复苏中循环经济的机遇与融资机会;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华介绍了破解城乡区域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相关典型模式。

下午,论坛设置了“循环经济与绿色增长”“循环经济与产城融合”“循环经济与资源保障”三个主题对话。

论坛同期还召开了10场分论坛,涵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塑料污染治理、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积极参加相关活动,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新国标出台

近日,國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和《塑料购物袋》2项国家标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质量要求》(GB/T 18006.3),在内容上代替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T 18006.1-2009)中的可降解餐饮具相关内容。

对比新旧标准,主要变化有以下三点变化:标准名称由《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改为《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质量要求》;修改了分类办法,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按照耐热性进行分类;修改了降解性能要求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和技术指标。降解性能是这项标准最重要的内容,新标准中对单一成分材料和单一聚合物加工而成的材料,要求的生物分解率应≥60%。旧标准的可降解餐饮具主要是非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其原理是在传统塑料中添加光敏感剂或热氧降解剂等助剂或添加天然物质如淀粉、小麦粉、稻谷粉或者竹纤维等,但最终并不能实现完全降解目的,其残留物环境污染仍客观存在,该部分老产品在新标准时期将逐步被替代,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的渗透空间较大。

新标准的内容还包括消费者能够判断的外观要求,包括正常色泽,不能有裂缝口及填装缺陷,表面无油污、尘土、霉变及其他异物,表面平整洁净、质地均匀且无划痕、皱折、破裂、穿孔等,有颜色的餐饮具不能有明显的变色、褪色、颜色深浅不匀(有装饰要求除外),餐饮具表面如有涂装,涂装面应无流挂、起皮、裂开、起泡等,不能有明显的异物、起泡、模型缺陷、毛刺、膨胀及其他缺陷。此外,还有结构要求,如容器与盖应匹配以及使用性能要求,如在握捏等受力情况下是否变形等。

《塑料购物袋》规定了塑料购物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该项国家标准适用于以传统塑料树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薄膜、经热合或粘合等制袋工艺加工制得的非降解塑料购物袋,同时也适用于塑料与其它材料复合的非降解购物袋。需要注意的是,该项新修订的标准不适用于仅以包装使用且不以携提为目的塑料袋,如塑料连卷袋(也称撕裂袋或点断袋)等,且不适用于淀粉基塑料购物袋、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

塑料快递包装99%不能有效利用

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中国纸质类快递包装材料有80%能够被回收利用,而塑料类快递包装废弃物由于回收价值低,有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快递发货量快速增长,仅今年11月1日-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就处理了快件39.65亿件。

对此,不少快递公司表示,目前虽然公司层面没有开展回收业务,如果消费者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包装物,可以尝试联系附近的快递网点,上门收取。

此外,还有专家表示,要推广快递包装重复使用,消费者要做到不暴力拆快递包装,保持包装完好,而快递公司也应该负起生产者责任,研究如何让回收更方便,降低回收成本。

此外,据中国塑协统计,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截止到2019年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了400万吨,外卖和快递正在加剧这一问题。据统计中国快递塑料包装每年消耗量约为180万吨,外卖塑料包装约为50万吨。

贵州200亿酒包市场吸引包装企业

贵州虽然有一两百亿的酒类包装市场,但本地配套率不足3成。究其缘由是包装产业发展起步晚,省内包装配套水平与省外相比差距较大,导致很多酒企舍近求远。经过多年发展,贵州包装产业初步具备为白酒行业进行配套的条件和能力。2020年,省内白酒包装企业本地配套率将达到50%,2022年达到80%。

为提升白酒包装省内配套率,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去年对优质烟酒产业开展专题调研,并提交了《全省白酒产业包装配套情况调研报告》。贵州酒企表明态度:在保证产品质量、技术服务的情况下,愿意与省内包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贵州省优质烟酒产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贵州省促进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继出台,也提出鼓励支持包装产业与省内白酒等产业强化配套衔接。

“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技术服务好贵州酒企的包装业务。”贵州永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酒类包装技术总监郭守用十分自信地表示,在酒类包装板块,公司未来2至3年将实现3亿元产值,届时,将占公司产值的“半壁江山”。

目前,永吉印务服务的酒企约15家,酒类包装产值仅占公司产值的10%。作为贵州省唯一上市包装企业,永吉印务在产能实力、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均处于行业偏上水平。“如满负荷生产酒类卡盒,日产能达3万件。”郭守用说道。

酒企负责人参观了包括永吉印务在内的省内包装企业后,竖起了大拇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参观之后,感受到了贵州包装企业已具备配套实力——标准化厂房、先进设备和管理等等。”(王琪)

猜你喜欢

塑料
微塑料
为什么信天翁吃塑料?
可怕:一块塑料便可“杀死”一只海龟
为什么塑料凳子中有个洞?
塑料也高级
塑料的“成长”日记
塑料和冰块
你能制作三种不同的塑料吗?
给塑料分分类吧
塑料的自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