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充满数学文化
2020-02-21翟克章
翟克章
“新课标”指出,“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阶段,数学文化体现在数学史、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人文、数学与科技四个方面。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美育价值和德育价值。
下面我以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例,谈一下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具体提现。
一、立足课本教材,深入挖掘素材中的文化
教材中将这个知识分为了两个板块。
第一板块以潍坊风筝文化为教学载体,包含了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被除数最高位够除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及除法的验算。
潍坊风筝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潍坊风筝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4月的潍坊风筝节已成为全世界风筝的盛会。而这些风筝无不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线条美、艺术美。
第二板块以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覽会为背景,以国际果蔬博览会为教学载体,包含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充分体现了山东人民勤劳质朴、勇于创新的一面。第一届菜博会于2000年举行,浓缩了世界各地蔬菜生产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精华,取得了丰硕的经贸洽谈成果,获得了巨大成功。自此之后,寿光菜博会每年举行一届。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1届菜博会在线上举行,全景VR、数字展厅等技术的应用,使菜博会再次达到了新高度。
二、讲述除法的历史文化,感受数学精神
1.古代中国的“除法竖式”
算筹除法:上层是商;中层是被除数(古称“实”);下层是除数(古称“法”)。除数摆到被除数能够除的那一位之下,除完向右移动,以此类推。
珠算除法:有归纳法和商除法两种,前者利用珠算除法的口诀计算,后者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2.现代的“除法竖式”
17世纪,欧洲出现了竖式除法,经过逐渐演变和简化,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取出和除数位数相同的数(如果取出的数小于除数,则要取出比除数多一位的数),用除数去除它,就得到商的最高位数和余数(余数可能为零);把余数化为下一位的单位,加上被除数这一位上的数,再用除数去除它。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被除数上的数字全部用完,就得到最后的商和余数。
在讲述数学历史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每一名小学生主动感受数学精神,进一步去感受数学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让孩子感受数学家们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以小棒为直观模型,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最美的地方就是其简洁性,用几个简单的数字或字母就能概括许多的过程和问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以小棒为直观模型,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进行直观操作,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分的过程。采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可以让学生明确算理,体会除法竖式的简洁美。
四、交流知识内在联系,感悟数学无穷魅力
数学本身就是在交流与合作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就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各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内化知识链接,形成知识链条,建立数学模型。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是在二年级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的算法根本上还是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五、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算式的道理,夯实除法的意义。在练习中设计有关路程、价格、工作总量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解决复杂问题奠基。在这些具体情境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的生活之美。
总而言之,数学文化是对数学课堂的一种有效补充和扩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同课堂数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精神,推动小学生获得全方位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