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20-02-21郝楠楠
郝楠楠
假期中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我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但还是通读下来了,就像作者说的:“面对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通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检索。”因为有时候,查着查着,畏难情绪就上来了,然后放弃阅读的概率就会增加,从而错过后面更精彩的内容。因为网课和开学的迫在眉睫,很遗憾不能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只能停留在“检视阅读”的层面,在此粗浅地谈一点体会。
系统来看,这本书将阅读分成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提出不同类型书目的阅读技巧:实用型、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历史书、科学、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根据书中的介绍,我覺得当前包括我在内的多数人的阅读状态,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技巧性单一,一种是“碎片化阅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同时,我也在书中学到一些阅读方法,并尝试用其指导教学实践。
一、提升主动意识
阅读分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越是主动阅读,收获就越多。要明白自己阅读是为了什么:是为获得资讯、求得理解而读,还是纯粹消磨时间娱乐自己而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指出,主动阅读不会为已经了解一篇文章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对一篇文章的阅读。
在准备非全日制考研的时候,我读《诗经》《楚辞》,读文学史教科书,方法只有读、背、抄。文学史的教科书没有办法代替我阅读、思考。我有自己的感性感受,却没有文本分析。在考试时介绍“性灵说”的题目,我依然没办法对“性灵”一词做出更多更准确的解释。庆幸这段不成功的尝试,它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阅读是不成熟的。
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有思考,有提问。这正如《学记》所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所以,要先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提问的习惯,然后再训练学生如何精准地分析问题。例如:文本的某些细节处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文本整体表达了什么?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吗?文本对自己有何启发?如小说《塾师老汪》,主人公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的段落,经过这些思考和疑问,才能走入主人公内心,这其实源于老汪的孤独寂寞与可怜的处境,他自认有才却无人赏识,心中有思念的人却寻找不到,只能靠乱走来发泄,当他得知东家老范宽容地对待他的老婆银瓶,体会到老范对他的理解和尊重,终于感受到了“不亦乐乎”。
二、在规则中养成习惯
《如何阅读一本书》指出,阅读就像滑雪一样,做得很好的时候,阅读跟滑雪一样都是很优美、和谐的一种活动,但是阅读也跟滑雪一样,除非你对每一个步骤都掌握得很熟练,你才能将所有不同步骤连接起来,变成一个复杂却和谐的充满艺术美的活动。
我们在第一次阅读大部头作品时,往往会遇到读不进去的内容,如《红楼梦》中大段大段的诗词和贾府的排场。此时,我们可以先不管它们,继续往下读,谨防半途而废。当你掌握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和章节时,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内容,便不足为惧了。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读书,很难,也不难。先从意识和习惯开始。对于阅读,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态,去体味,去感受。《如何阅读一本书》,还需要我从“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层面继续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