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视野下毛泽东综合平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02-21王东海

社科纵横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建设

王东海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湘潭411105)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既要补上历史遗留短板,又要紧跟科技革命浪潮,才能将后发因素转变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现代化发展。在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毛泽东对工农关系及其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

一、工农并举思想

(一)工农联盟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中国梦。近代以降,从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到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然而,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毛泽东在总结这段屡战屡败的历史原因时深刻指出,“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1](P340)。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没有实现国家独立和主权统一,只能是跟在西方列强后面亦步亦趋的症候式的现代化,是一种支离破碎的碎片化的现代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不可能真正建立起发达的工业和巩固的国防,无法改变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毛泽东基于社会阶级和具体国情的分析,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构思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阐述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现代化的首要前提是取得革命胜利和实现政治解放,推翻一切陈腐的社会制度,然后才能通过工业化建立起发达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P1081)。在毛泽东看来,作为一个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我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农民阶级人数众多,工人力量相对薄弱。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为着从经济建设去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3](P119),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功。

(二)工农互补

新中国的建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统治,开展了三大改造运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保障。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任务,到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确立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目标,新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姿态拉开序幕,并将其作为一个综合平衡的有机整体进行同步建设。无论是一化三改还是一体两翼,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工业和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工业是现代化的主体,农业是现代化的基础;工无农不立,农无工不举,工业和农业是一种扬长避短的互补关系,“关于工农业的关系问题,要说工业向农业要求扩大市场,也要说农业向工业要求增加各种工业品的供应”[1](P122)。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农业就是工业”的观点,认为农业发展必须与工业发展相适应,才能为工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积累和需求,强调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但是,由于近代以来长期战争破坏了城乡之间自发形成的经济联系,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已经不能为现代工业提供足够的原料和市场,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农并举显得十分必要。

(三)工农统筹

在新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改造的过渡时期,毛泽东就已经开始酝酿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其总路线问题,并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体部分付诸实践。毛泽东指出,要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大农业国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安排农业、轻工业等产业链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经验,也不能一味沿袭苏联东欧过分强调重工业化的老路,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农统筹的现代化新道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毛泽东辩证地阐述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内在关系,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来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他不赞成过分降低农业、轻工业的比例来发展重工业的短视行为,肯定了适当调高农业、轻工业的比例对确保老百姓生活需要和巩固重工业发展基础的长远效应,蕴含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部类不能相互脱节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再次重申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毫无疑问我国的工业化道路要以重工业为中心,但是必须同时解决农业、轻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如何处理重轻农的发展关系事关中国工业化的得失成败,要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来迅速发展重工业,“就必须使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轻重工业同时并举”[1](P122)。毛泽东吸取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同时,不仅没有忽视农业的发展,还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具体表述为工农业同时并举,体现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点。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由工业化初期的重轻农排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转变为以农轻重为序、统筹安排国民经济的路线,到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就进一步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正式确定为经济建设的总方针。

二、军民兼顾思想

军民兼顾是毛泽东指导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协同发展的基本思想。兵民是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军民一致的原则,“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3](P130)。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认为,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动员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将战争进行到底。军民大生产运动对于发展经济和保障供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处理军民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2](P89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强调要坚定实施军民兼顾原则,解放区通过土地改革和发展生产,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拥军支前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解放战争迅速取得全面胜利。

(一)兵民一体

现代化战争是一种建立在经济技术基础之上的总体战。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的一体化建设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盘散沙和被动挨打的落后状况。毛泽东认为,中国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必须遵循“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基本方针,同时抓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件大事。1954年10月党中央命令王震率领驻疆部队就地转业,脱离人民解放军正式编制,成为寓军于民的生产建设兵团,肩负起屯垦戍边的神圣历史使命。1959年12月我国颁布《关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中若干问题的指示》,把国防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建设总体规划之中,由国家计委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统一安排。毛泽东特别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才能使我们安下心来发展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实后盾。1964年5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汇报三五计划构想时,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两个拳头——农业、国防工业,一个屁股——基础工业,要摆好。”[4](P348)1967年5月12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的社论中挥斥方遒写下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两行大字,阐发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决定力量的原理,表达了兵民一体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二)平战结合

平战结合是毛泽东国防现代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针对当时美苏争霸的国际紧张局势,毛泽东提出了有备无患的积极防御思想,一是严格加强战备训练,强调以平战结合为基础,以实战水平为标准,将平时工作与战时准备结合起来,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毛泽东不仅主张建设强大的正规军,还十分重视民兵师建设,要求民兵工作必须在组织、政治和军事方面落实到位。1958年8月他在《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以及后来的多次谈话中指出,民兵是全民皆兵的有效组织形式,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平时能够起到组织生产劳动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战时又能成为补充野战军的后备力量和配合野战军作战的支援力量;必须全国推广,常抓不懈。二是大力加强国防建设。上世纪60、7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还作出了建设大小“三线”的重要指示,有力地推动了以积极防御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三线建设”是从1964年开始我国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构建纵深防御为指导思想的全方位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新中国建设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了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三线建设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西部大开发,但客观上起到了加速中西部发展的助推器作用,促进了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区域平衡,发挥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双重效应。

(三)军民两用

军民两用是军用生产和民用生产相互结合的有效形式,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针对苏联国防工业不搞民品研发的单一生产模式,1956年初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军民两用”的国防工业发展思想,“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5](P306)。1956年2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军工部门汇报时着重阐述了“军转民”和“民转军”的两种办法,“学两套本事,在军事工业中练习生产民用产品的本事,在民用工业中练习生产军事产品的本事。”[5](P306)同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他再次强调了“军民兼顾”原则对于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平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军工企业掀起了“以军为主、以军带民”为特点的开发民品生产的第一个历史高潮。毛泽东的军民兼顾思想统筹考虑经济与国防、和平与战争的不同需要,做到两者既可相互结合,又能及时转换;既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又达到了协调发展现代化的最大效果。建国初期的军民结合不但巩固了国防与军队的建设,同时保证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成为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理论源头。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党和国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及时调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邓小平要求军工企业走上“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军民结合道路。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确立了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方针。2007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以应对信息化全球化的复杂形势。

三、科教结合思想

(一)自主创新

自力更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贯立场,也是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基本原则。1951年毛泽东在审阅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的报告时就指出,我国的技术装备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包括苏联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最终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自给的途径来加以解决。1958年苏联先后向中国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要求,毛泽东对此予以断然拒绝,认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国防建设要坚持独立自主方针,而且其他建设也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5](P386)。后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小组长座谈会上毛泽东再次郑重指出,我们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必需的援助,但是,事关主权问题没有商量余地。面对方兴未艾的世界科技革命,毛泽东特别强调发扬民族首创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将技术革新的最新成果引导到全民的轨道上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急需总结经验,加强领导,及时解决运动中的问题”[1](P152)。1964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科技革命瞬息万变,我们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敢于打破常规的束缚,才不会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才不会受制于人。毛泽东不仅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强调自主创新原则,还在学术思想氛围上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张通过双百方针达到科学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的。毛泽东深知科学文化对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一些尖端技术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有独立知识产权,才能实现赶超战略。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搞了156个大型项目和两弹一星技术,初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技术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牢固的经济技术基础。

(二)又红又专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知识分子又是发展科技事业的绝对主力军。科技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确定之后,科研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就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切知识分子,只要是在为人民服务中著有成绩的,应受到尊重,把他们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财富”[2](P1082)。毛泽东不仅十分重视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而且强调要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毛泽东认为,政治工作是统领一切工作的思想灵魂,是指导经济技术工作的可靠保证,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旦放松极易迷失方向,“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1](P351)。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后,由于对知识分子的“左”倾错误批判,使得一些人背上了思想包袱不敢放手搞科研。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及时调整知识分子政策,着重强调知识分子是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又红又专是内在统一的。在1962年1月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开门见山地指出,一切知识分子只要有起码的爱国精神,我们就必须团结他们一道好好工作。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明确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知识分子采取团结尊重的方针,激励着无数留学人员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奉献。1949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由海外学成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就达一千五百多人,其中包括钱学森、程开甲、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为我国的两弹一星和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科教兴国

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又取决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十分关注文化科学事业,积极支持边区的科学研究机构和文化教育活动,“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2](P1083)。为了迅速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奋起直追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水平,新中国诞生之初,毛泽东就多次号召要“在技术上兴起一个革命”。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解决人民对先进工业国的需要同落后农业国之间的主要矛盾上来。毛泽东号召全党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团结起来“向现代科学进军”,希望将来的中央委员会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委员会,更好地规划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1963年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将科学实验列为人类社会三大实践活动之一,主张文化教育要同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从根本上确立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决定作用,形成了科教兴国的最初思想萌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观点,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的逻辑关系,“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6](P86)。邓小平从科技竞争与教育先行的必然规律出发,一再强调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必要性,“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6](P40)。他主张教育事业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动力。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实干兴邦。综合平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仅有利于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力,加速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而且能够推动整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治理的现代化和教育的现代化,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教育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社会工程,有利于逐步消除工农、城乡之间的根本差别,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共同愿景。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建设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