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名残疾人在脱贫攻坚路上掉队
——专访四川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
2020-02-21张玉芳
文/张玉芳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让残疾人在奔小康路上不掉队,我省通过多途径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近年来,我省通过哪些措施促进就业实现贫困残疾人脱贫,如何充分发挥残疾人的带头作用,有效激发残疾人的内生动力?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四川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进行了专访。
记者:一直以来,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部分之一。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省在贫困残疾人脱贫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卫德:目前。我省共有各类残疾人622.3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57%,其中确认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48.4万人。2015年以来,全省各级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依托“量体裁衣”残疾人服务理念、方法和模式,积极主动参与残疾人脱贫攻坚,在加强对残疾群众的政治引领、准确掌握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和基本需求、对接资源服务残疾人、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残疾人困难问题解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帮助48.2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贫困残疾人人数下降到2019年底的7170人(含动态调整对象),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
记者: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有何重要意义?
黄卫德: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对于缩小残疾人就业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更好实现残疾人自身价值、帮助残疾人同全省人民一道共同迈进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解决残疾人生存问题。通过帮助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就业,不断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挖掘残疾人的潜能,鼓励残疾人在就业中获得生存能力、实现人生梦想。其次,能够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残疾人就业不仅能体现残疾人自身的价值,也是残疾人参与和融入社会的主要方式。第三,增强残疾人的自尊自信。通过就业创业帮助残疾人发挥所长,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豪感,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和被需要被尊重的社会价值感。
记者:促进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近年来,我省残联在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黄卫德:一是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环境。省政府将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等涉残项目纳入民生工程。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民政、税务、残联等部门合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创业形势分析研判,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促进残疾人个体就业和灵活就业。受身体条件限制,个体就业和灵活就业是残疾人就业最主要的渠道,是适合大部分残疾人的就业形式。为更好推动残疾人实现个体就业和灵活就业,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和社会组织的助残作用,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省残联投入资金1600万元,集中扶持残疾人“双创”示范基地157家、社会组织助残“双创”示范机构58家。2019年全省个体就业(含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残疾人达34万人。
三是强化就业服务与管理。全省各地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为残疾人就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等就业援助活动。为了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建设,省残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职业指导师、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手语翻译师等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和综合业务培训。同时,还联动开展全省“春送岗位”助残招聘,提升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和社会各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责任意识。
四是积极引导、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省残疾人基金会、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会员管理委员会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如运鸿助残基金残疾人生产发展项目等。省残联还先后与启航公益、智汇圆梦等社会组织合作,组织了“精准对接,助残脱贫”残疾人手工艺品大赛暨展销洽谈会和“折翼天使”公益品牌揭牌、展示销售活动等,推动“公益+商业”助残新形态,帮扶从事手工艺制作的残疾人打通销售渠道,实现脱贫致富。2019年,省残联与京东和58同城签订了电商助残和就业助残合作协议,启动“四川扶弱助残”电商平台建设,在已建成并上线运行的“四川残友商品馆”,残疾人可免费通过京东电商平台销售商品。
记者: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批残疾人脱贫先进典型。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实现脱贫增收的同时,也带领其他贫困残疾人过上了美好生活。当前,我省残联是如何发挥这些榜样力量的?
黄卫德:我省残疾人脱贫奔康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2019年,省政府对全省100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全省发现和挖掘了刘后浪、刘家学、潘远香、杨添才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先进典型,他们的脱贫故事生动展示了残疾人不等不靠、脱贫奔康的自强风采,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偏见和就业歧视。
此外,我们还组织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开展“励志自强 脱贫奔康”文化扶贫主题巡演,先后在全省80多个贫困县演出200余场,观众达150余万人;同时组建四川省残疾人励志报告团,优秀残疾人代表走进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农村,为广大干部群众讲述他们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就业创业故事,振奋了众多残疾人兄弟姐妹自立自强、摆脱贫困的勇气和信心,向社会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记者: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目前,为保障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奔小康,还面临着哪些挑战?省残联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推动贫困残疾人脱贫?
黄卫德:目前,我省在残疾人脱贫攻坚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目前我省未脱贫残疾人虽然只有7100多人,但60%集中在凉山州,他们的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高,同时,残疾人脱贫不解困的问题突出。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残疾人除受外出务工受阻、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困难等普遍性影响更深之外,还受到残疾人服务机构疫情期间难以正常开展、盲人按摩业不景气等特殊影响,使残疾人脱贫攻坚面临更大困难。三是残疾人脱贫基础还不够稳固。残疾人发展产业和就业更容易受到自然、市场等风险冲击;一些已脱贫残疾人和贫困边缘残疾人存在政策性收入占比较高的情况,他们风险承受能力很弱,极易返贫、致贫。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努力做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各项工作,坚决全面完成剩余贫困残疾人脱贫任务,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继续把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所有残疾人如期脱贫。二要着眼“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精准掌握和反映贫困残疾人情况,确保每个贫困残疾人“找得到”“服务实”“数据准”。三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开展清零行动,逐一梳理分析残疾人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一一整改销号。四要科学分析疫情带来的影响,完善残疾人脱贫攻坚政策支持,确保解决贫困残疾人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五要落实助残帮扶项目,确保贫困残疾人在各类项目中优先受益。六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和协作,推动残疾人相关问题有效解决。七要按照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的要求,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督导,确保贫困残疾人家庭如期稳定脱贫。八要总结发现先进典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弘扬时代正能量。
记者:当前,我省正在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省残联与重庆市残联也在积极开展合作,这在促进残疾人脱贫方面有哪些意义?
黄卫德:川渝一家亲,携手共发展。为深化川渝地区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提升残疾人事务治理能力,5月17日,四川省残联与重庆市残联签署了《四川省残联 重庆市残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从共建协同发展机制、扎实推动政策协同、促进人才交流互动、促进就业服务深度融合等七个方面展开合作。这个框架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促进四川、重庆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助力川渝两地残疾人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