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目录

2020-02-21

社会科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旅游

名家访谈

全民休闲教育任重道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海春教授访谈刘海春 唐 鑫(1.3)

传承与创新中的客家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元亨教授访谈谭元亨 阳玉平(2.3)

笃定从文本到现实之路的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培文教授访谈谭培文 赵立庆(3.3)

中国文旅产业:疫情影响与全面振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邓爱民教授访谈邓爱民 韦银艳 粟红蕾(4.3)

全方位、多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卞成林教授访谈卞成林 阳玉平(5.3)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邵彦敏教授访谈邵彦敏 陶卓睿(6.3)

体育旅游:发展需求与研究现实——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郑向敏教授访谈郑向敏 宋 伟(7.3)

传统法:民法典的社会文化根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生研究员访谈张 生 周玉林(8.3)

“美丽中国”与入境旅游的关联性探索——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卫教授访谈魏 卫 许 欣 王晓宇(9.3)

语言观与语言研究方法论漫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赵世举教授访谈赵世举 沈淑花(10.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与中国道路的现代性叙事——南京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梅景辉教授访谈梅景辉 陈寒醒(11.3)

传统“和谐”精神的认识与反思——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杜道明教授访谈杜道明 唐彦临(12.3)

名家特稿

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刘海春(1.8)

两广现代诗学的开创者与践行者——以梁宗岱、李金发、黄药眠为考察对象谭元亨(2.9)

人类文明历史逻辑暨新时代世纪前瞻 谭培文(3.9)

防患于未然:旅游公共卫生体系的缺失与构建邓爱民(4.9)

红色文化创造性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卞成林(5.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逻辑必然邵彦敏(6.9)

体育旅游: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 郑向敏(7.9)

中国近代民法编纂的历史反思:以传统法的体系化改造为中心 张 生(8.8)

“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旅游吸引力研究魏 卫(9.8)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转型发展刍议 赵世举(10.10)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下“卡夫丁峡谷”的跨越梅景辉(11.7)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精神产生的基本条件杜道明(12.8)

博导新论

论马克思劳动哲学视阈中的法律平等观黄云明(2.16)

新疆兵团军垦题材影视剧的记忆诗学与情感政治邹 赞(3.16)

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何以中国化徐奉臻(4.16)

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模式梁学成(5.14)

家政工纳入养老保险制度及家政工劳动权益之保护郑尚元(6.16)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历史性原则 李佃来(7.19)

论市域社会治理的风险防控能力 陈成文(8.15)

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务农的关键因素及面临的难题沈 琼(9.15)

新时代国有金融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 张嘉昕(10.17)

高频象形字“取象”溯源及其审美价值 张玉梅(11.13)

农村精准扶贫效果评估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基于对文献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分析何植民(12.15)

哲学与当今世界

高拱《论语》诠释的特色 唐明贵(1.15)

新时代完善按社会科学要素贡献分配的激励保障体系王遐见(1.21)

生产与消费的颠倒——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批判逻辑 李恩来(2.26)

协同论驱动下生态主体多元共治路径建构张 蕴(2.31)

邵雍的观物论与诗学思想 张 锦(2.37)

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员力理论研究——以抗战时期中共为中心 刘金菊 李永强(3.25)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以妈祖文化为典范 曾 伟(3.31)

福柯自由主义的逻辑谱系 王少杰(3.37)

知行合一——重读《回忆马克思》 蔡青辰 邹广胜(4.23)

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余燕飞(4.29)

审美人类学:构建当代美学与艺术批评新体系王 杰 孟凡君(5.21)

通贯、通变与感通——试论庄子气论哲学“通”的思想刘军鹏 胡栋材(5.30)

由于湖南省各部门数据在格式、尺度、时效、管理模式、数字化程度等均有不同,导致收集的资料存在着时点不统一、内容不统一和格式不统一等的差异,因此,确定3项专题资料利用的原则:一是优先利用原则,即优先利用时效性好、准确性高、由直接管理部门提供和数字化的数据;二是差异比对原则,即不同级别部门提供数据内容不统一时,应进行比对分析,对差异项进行标识和重点核实;三是外业为准原则,即对时效性差的数据应重点外业核查,当外业核查时发现数据发生变化,以外业核查为准。具体分析利用情况如下:

新时代区域科技资源分配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孙 灿(5.34)

工程风险分配正义的中国话语傅畅梅 张 铃(6.26)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中国化的生活世界维度周 贇(6.33)

马克思历史发展道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中国意义赵 立(7.27)

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力的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李永强 李 杰 刘金菊(7.33)

“审美反映”若干问题的澄清 石 然(8.21)

差异与演化:正义论域下的环境正义与生态正义戴小俊 温作民(8.26)

从“无为而治”到“上德不德”:老子政治哲学解读欧阳资沛 杨玉辉(9.22)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评何云峰教授的《劳动幸福论》 王绍梁(9.27)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及启示张 红(9.34)

劳动的自由何以可能——马尔库塞早期本体论视域下的劳动观黄 璇(10.23)

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战略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原则刘艳房 王淑杰(10.29)

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意涵 李乐霞 李 成(11.21)

莫迪亚诺新作研究——基于存在主义理论 谭 颖(11.26)

哲学阐释学视野下翻译过程探析 赵 丹(11.32)

马克思《大纲》在西方的流传与再发现孔智键(12.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胡江华(12.28)

正确义利观的国际表达与传播 武小平(12.33)

经管新视野

微区位原理分析 张中华(1.28)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的养老服务供需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陈显友(1.35)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研究述评高连和(1.43)

公共治理视域下海南生态立法30年回顾与展望韩晓莉(1.50)

我国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政府与企业行为策略——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 张风帆 纪 明(2.41)

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后监管模式形成和发展王 静 赵丽君(2.47)

基于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联动视角的CEO权力寻租治理张 洽(2.5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R&D投资——基于企业金融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马黎政(2.62)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与承接产业目录:广西对策袁国华 贺正楚(2.68)

文化生态视野下精准扶贫路径探析——以吐鲁番SH村为例 史映蕊(3.42)

基于经济季度模型的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理刘 喆(3.49)

西部地区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基于滇黔桂三省的调查数据 龙立军(3.55)

产业构成、城镇化与农村减贫效应陈 昕 莫亚琳(3.61)

经济演化机制下适应性解释的有限性原则——以商标演化现象为例 冯卓华 张健丰(3.67)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户增收效应——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 张杰飞(4.34)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设计与发展路径傅 倩 邱力生(4.43)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前沿与热点 张志朋(4.48)

演化铸币税:假设与求证 樊新鸿(4.54)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创新 王玉春(4.59)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区域差异性分析与路径优化选择 戴华仁 徐 姝(5.39)

中哈新能源合作演化博弈分析陈闻君 刘 萍(5.46)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文化惠民政策实证探究詹绍文 马 元(5.53)

基于空间计量的贸易伙伴国(地区)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周荣军(5.60)

打造国际科技金融中心:香港对接“一带一路”的思考刘煜旻 阮建平(6.39)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及结构演化分析 马宇博 裴桂芬(6.46)

审计视角下旅行社内部控制风险与规避策略徐永凡(6.53)

有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落实效果的研究——基于天津市企业实证调查李 奕 王桂莲(6.5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审计中的拓展与应用 蒋彭阳 刘玉仙(7.74)

传统中国社会土地从“均分”到集中的周期演变规律及现实价值 罗红云 马长发(7.79)

从跟随到赶超——中国铁路技术进步的策略分析(1949-2019)肜新春(7.86)

西方收入不平等的危机、根源及重构平等繁荣社会的道路选择 吕明洁(7.93)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体育资金审计困境与对策吴 江 金 强(7.100)

信任、环保工作满意度与环保态度——基于CGSS2010数据高 健 余富强 丁炫凯(8.76)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的中国产业转型与升级路径任颖洁(8.82)

特色小镇建设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应对之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郭 艳(8.89)

人力资本集聚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沙依甫加玛丽·肉孜邓峰(8.96)

粤籍华侨华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冯 润 陈 仁 罗 浩(8.103)

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通证经济发展探索王沫凝 李 平(9.78)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物流企业效益影响段胜军 李云春(9.85)

企业绩效、公管职历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马香品(9.91)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李惠茹 潘 涛(9.98)

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消费的演变趋势及应对万永彪(10.77)

产业集聚与出口贸易的互动关系——基于重庆制造业样本的实证研究 乔 晶(10.84)

投资便利化与投资环境优化:以中国和巴西为视角魏 丹 唐妍彦(10.90)

宏观杠杆率下降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李志阳(10.97)

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绩效提升研究——基于国有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颜 欣(10.104)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经济效应——基于对过度金融化的批判 俞使超(11.74)

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机理、影响因素与效果改进——基于文献的视角 张堂云 朱良华(11.80)

Big Tech进入金融业:驱动因素、收益、风险特征及其监管 何淑兰 孙有发(11.86)

信用治理:手游企业版权融资的制度面向梁振杰(11.94)

我国房地产产业对整体经济产业结构影响机制的研究张 贺(11.99)

从“科层逻辑”转向“协调机制”——金融监管组织结构改革的一个理论阐释张 衔 钟 鹏(12.70)

电商交易平台价值共创组态研究: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杜华勇 滕 颖 王汝平(12.76)

我国金融发展的减污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经验蔡濛萌 薛福根(12.82)

“一带一路”企业执行境外EPC项目涉税考量及规划杨 勇(12.88)

公众舆论认同差异化及其根源钟镇江 彭剑啸(12.93)

旅游时空

·旅游理论与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的认识 陈伍香(1.57)

资本流动对跨境旅游合作区空间生产的影响——以东兴口岸为例 黄爱莲(1.64)

共享经济视角下旅游城市交通资源管理潘冬南(2.75)

困惑与突围: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探析李金来(2.82)

红色旅游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邵德福(3.73)

游客感知维度的民宿品质提升——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 许 凌(3.80)

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及育人功能——以红旗渠为例 刘利琼 乔 旋(4.63)

用大融合战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兼论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 何丽萍(4.68)

中国旅游业发展研究——基于韩国旅游业发展策略 朴正实(5.67)

中国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经验启示李 莉 陈雪钧(5.74)

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减少——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钟学进(6.66)

全域旅游背景下冰雪旅游目的地引力模式探析史晋娜(6.73)

旅游消费市场的变化与新型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向周晶晶(7.38)

景观评价下的城市水岸步行旅游圈景观优化策略周 超 汪瑞霞 赵忠超(7.44)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破窗理论的视角田泽民 程 乾 石张宇(8.32)

文旅融合介入城市更新的耦合效应宗祖盼 蔡心怡(8.38)

东盟国际旅游发展研究——基于近十年的东盟国际旅游数据分析陈丙先(8.44)

体验导向型红色旅游开发问题探讨 付 璐(9.40)

消费者社交网络嵌入对旅游态度的影响——基于江浙沪部分城市的实证数据龙 睿 吴旭云(9.45)

旅游公共服务供需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基于山东省2009-2018年数据分析徐福英 刘 涛(10.35)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利益冲突与治理机制唐献玲(10.41)

桂林旅游产业生态化转型:内涵、困境与思路——以生态文明为视角 王 璐 吴忠军(10.48)

黄河中下游沿岸景点汛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岳瑞波 韩子贵(11.38)

我国红色旅游研究进展及趋势——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2009-2019)刘梓汐 罗盛锋(11.44)

基于旅游政策经济效应评估模型的空间分异研究齐天锋(12.38)

绿色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旅游资源循环与保护的法律问题 张红显(12.43)

·乡村振兴与旅游·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现状及成因张 飞(1.72)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评价模型构建杨主泉(1.77)

文化创意视域下市郊乡村旅游业态研究安玉青(2.87)

网络新媒体发展下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冀晓燕(2.9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原藏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陈 颖(3.88)

乡村旅游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惠州市霞角村为例 周 巍(3.94)

新旅游时代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以泰州为例 杨美霞(4.75)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以恩施土家族吊脚楼村寨为例 孙云娟(4.80)

民族旅游纪念品与族群情感——以欧洲苗族游客为例 石 甜(5.79)

边境地区旅游网站信息流与旅游流的耦合关系——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 韩剑磊 明庆忠(5.85)

“中国梦”语境下民俗旅游产业优化策略赵晓庆 魏范青 吴价宝(6.80)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设计张晓翠(6.86)

文化原真性、地方依恋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基于民族旅游村寨居民视角的实证研究马东艳(7.51)

乡村旅游视角下的墙体景观设计 张馨月(7.57)

共生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优化策略乌拉尔·沙尔赛开(8.50)

“中国之治”视域下的乡村旅游业治理问题宫海婷(8.57)

基于乡村旅游导向的民宿视觉生态设计梁 晶 金晓雯(9.52)

“互联网+”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养老服务策略王胜今 张少琛(9.59)

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逻辑下乡村旅游升级路径胡晶晶(10.54)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实现路径朱珈莹 张克荣(10.59)

旅游产业扶贫的精准聚焦路径与实践周 阳(11.5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为例 杨姗姗(11.56)

自媒体时代我国乡村旅游国际营销模式构建马婧杰(12.49)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徐淑红(12.54)

·旅游文化与产业·

四川盐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内生动力——基于社区参与的角度 陈 炜(1.82)

文化资源开发与成都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张佑林(1.90)

城市规划与旅游影响力——以德国“斯图加特21”为例张慎娟 龙良初(2.99)

桂林发展康养研学旅行的思考肖岳峰 傅倩楠(2.105)

特色文化主题下的区域旅游产业化策略马孟丽(3.100)

从人类学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王海霞(3.107)

桂林山水与下龙湾景观的生态审美比较龚丽娟 唐韵萌(4.86)

蒙汉杂居区域乡村旅游与文化建设 孙秀丽(4.91)

贵州丹砂文化的文旅融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赖 全(5.91)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再生策略赵 鹤 王建华(5.98)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西部文化遗产旅游为例 史春燕(6.91)

达斡尔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基于文化生态保护视野 黄志强(6.97)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传播——基于内蒙古红色资源的解读张 迪 崔 燕(7.63)

红色旅游与新时代政德教育的融合互促王晓菊 徐利兰(7.69)

全媒体时代旅游文化传播模式的转化与重塑曹锦阳(8.64)

全国红色旅游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嬗变叶光宇 韩广富(8.70)

新时代民俗旅游助力古镇复兴——以上海真如古镇为例 吴玉萍(9.65)

民族地区乡村文旅融合路径研究孔 凯 杨桂华(9.72)

高原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研究王克岭 李 婷 张 灿(10.65)

城市文创旅游与地域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构建陈 一(10.71)

乌镇文化旅游审美特征的形成与反思——审美制度案例研究 赵 敏(11.62)

18与19世纪英国文学旅游探究 曾 魁(11.6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传播机制——以广西为例 卞之峣 杨荔斌(12.59)

游客感知与文化认同:西部旅游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杨慧敏 姜海涛(12.65)

法学与法制建设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及调适 宋才发(1.99)

立案登记制:理论反思与完善路径 相庆梅(1.108)

海外军事基地的民事管辖权问题简析 李伯军(1.114)

法律行为的逻辑结构 温建辉(1.120)

非法集资案件刑民交错类型研究 王翠霞(2.111)

PPP模式下政府监管的立法逻辑与规则构架肖华杰(2.118)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应然路径陈岳飞 方 向(2.124)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困境及其因应李亚菲(2.130)

健康权法律性质的二重性 陈煜鹏(2.135)

法治中国建设的现代性反思 卢显洋(3.113)

向高校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必要性及规范完善路径——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背景 李 雷(3.122)

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制度探析 李 傲 高培培(3.128)

高校法学青年教师培养与师资博士后制度创新储 俊(3.135)

论比较法学范畴体系的重构 钟林林 周世中(4.98)

公司法修改对股东积极主义的回应——以中小股东监督大股东掏空行为为视角宋 姝(4.105)

环境侵权被侵权人举证责任中的“关联性”要件探析周 龙(4.110)

刑法第67条“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实证研究——基于实施近八年状况的理论反思陈小平 阎二鹏(4.119)

论《政务处分法》立法的基本立场 秦 毅(4.128)

共同犯罪案件庭前程序若干问题探讨 柴晓宇(5.103)

生态环境保护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探究江 华 杜宴林(5.109)

我国反贿赂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协调闫 雨(5.115)

专利资助政策机制评估及政策改进维度——基于1989-2014年时间序列实证分析刘 昂(5.121)

“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高云峰 刘亚军(5.128)

礼治”的法学解读:基本内涵、历史定位及当今价值刘玄龙 李 龙(6.103)

司法裁决论证中谬误类型研究 黄现清(6.109)

促进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发展与利用:成本评估与制度设计 夏旭丽 李华武(6.116)

海事网络风险保险条款研究 方 阁(6.122)

司法审查视角下行政协议中的单方变更、解除权张 培(6.128)

系统治理视阈下党内法规执行力问题 禹竹蕊(7.106)

刑法视阈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解读 刘 伟(7.112)

行贿罪司法控制策略的实证分析与省思——以106份刑事裁判文书为研究样本杨遇豪(7.119)

正当防卫判断中定量因素的地位重置麦买提·乌斯曼(7.127)

死刑复核程序指定辩护的困境与路径 贺红强(8.109)

优化营商环境与我国增值税征管法治化曹 阳 黎远松(8.116)

“限海”非“禁海”:明代海洋贸易制度再探讨龚金镭(8.122)

ICSID仲裁裁决中“投资”概念的界定 凌 晔(8.129)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我国间谍罪立法问题检视与修正建议 梅传强 董 为(9.104)

董事勤勉义务在公司催缴出资中的适用——兼评“斯曼特微显示科技(深圳)公司与胡秋生损害公

司利益责任纠纷案” 王 瑜(9.111)

专利权穷竭原则的解释与适用韦国庆 杨雄文(9.117)

地方法治建设动力的社会化问题研究刘雨嫣 王世涛(9.122)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治路径建构陈积敏 江林升(10.112)

国际法框架下南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合作研究曲亚囡(10.118)

公司盈余分配的司法实证观察赵奕彤 傅 穹(10.126)

地方两院刑事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运行困境与出路冯叔君(10.132)

论环境利益的存续状态及其调整机制何佩佩 冯 莉(11.105)

《民法典》显失公平制度立法与适用的完善——基于《民法总则》颁布以后若干司法判例的分析冯 辉 靳岩岩(11.111)

工伤认定行政案件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困境及司法表达 谭秋勤(11.117)

“弱”法律人工智能研究的逻辑起点孙培福 付卓然(11.123)

对恶势力实践问题的实证分析及应对举措刘东阳 石 魏 李超峰(12.97)

科学≠确定:司法鉴定意见本质的再认识谭趁尤 郭 华(12.103)

技术理性视阈下的网络信息法治路径探析——以美国技术理性考察为例 李 涛(12.109)

海洋环境污染犯罪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陈远航 赵 微(12.115)

人文家园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习近平思想形成探析——基于人生经历的解读 王敏光(2.143)

行政决策公信力之建构——以政府房产限购令为视角 喻名峰(2.149)

校园欺凌现象中的青少年话语生产问题研究李云峰(2.155)

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模式秦立公 王清荣(4.136)

数字交互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局限性 钟丽茜(4.144)

十九省“对口支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运作机理及政治保障 闫义夫(4.149)

大学生“增负”的实践困境及破解建议 裴英竹(4.156)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自主式还是参与式?——基于X大学的实证研究柳 瑛 王宇航 苏丽锋(5.144)

“全面二孩”政策下广西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变化及挑战海 颖(5.150)

政民互动下的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公民行政负担感知的个体差异及影响王鸿儒(5.156)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及演化毛丽娟 夏杰长(6.148)

乡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对策——以广西玉林市为例 朱海强(6.155)

“农集区”失能老人居家照护需求协作模式——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左 敏 胡 鹏(9.128)

新中国社会救助跃迁研究 李志伟(9.133)

情绪劳动与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的关系——以室内设计师群体为例张 琨 侯玉新(10.139)

“迪士尼策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个体指导的应用刘辉亚 戴树根(10.144)

论贫困治理中的“同情信誉”——基于情感社会学的同情理论 侯秀丽(11.130)

当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冲突事件及其有效治理雷江平(11.136)

应急志愿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梁 丽 代玉启(12.120)

全球化的真相:国际政治经济的结构性固化洪领异(12.125)

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与治理 王婧漪(12.131)

·教育新探索·

第三方教育认证初探:概念、内涵、程序及我们的选择涂永前(1.137)

共享经济背景下高校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张 晶(1.149)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介入与治理黄存良(1.154)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格局体系构建邓国彬(3.141)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自我评估的特色与启示——基于西悉尼大学自评报告的文本解读施 炜(3.146)

高校“形势与政策”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严萍昌(3.150)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路径张佳林 李赫伟 陈 辉(3.156)

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程治国(6.135)

广西农村“两委”干部教育培训的绩效评估与分析林国庆(6.142)

铸造青年成长的政治之魂——学习习近平关于青年政治引领的重要论述刘小文(7.133)

冷战时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胡天国 李 玲(7.137)

我国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多层面培育路径邓志华(8.147)

构建“中华民族学”的六点思考 李良品(8.153)

大学治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建设胡守敏(9.150)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李 颖(9.156)

短视频时代青少年艺术人文素养及建构沈 郑 王 杰(12.152)

实验政治学的缘起及研究方案设计李柯柯 马 华(12.157)

·文史论丛·

神话的母题学分析——以蒙古族神话为例王宪昭(1.126)

疫情防控形势下加快激发数字文化产业新动能杨晓东 崔 莉(1.132)

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商 莹 蒋满娟(5.135)

西医东渐新路径:晚清时期国际医学会议初探江 涛 田 涛(5.139)

清史《文苑传》对诗学史的改写——基于对钱谦益的探讨 邓菀莛(8.136)

朱熹诗学思想的矛盾性——以山水诗为例 过安琪(8.142)

·语言与文化·

跨文化适应性视阈下媒介接触行为探析孙 庚 田 嵩(7.143)

都市空间中的书画艺术品消费邢玉翠 周 敏(7.149)

红色文化的本质、特征及传播路径 李 强(7.153)

集体记忆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路 苏 黄菲菲(7.157)

广西汉代陶屋明器探究 张海平 宾 泉(9.139)

壮族武术的历史追溯与文化意蕴唐明欢 徐世军 王晓晨(9.145)

跨区域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以高句丽与敦煌壁画中的角抵与射猎为例海梦楠(10.149)

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实践——以壮族为例 李斯颖(10.155)

新时期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牛家儒 张晓明(11.14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研究——以广西来宾市为例 韦凤云(11.146)

“地方”的营造:以侗寨鼓楼为中心 刘梦颖(11.150)

影视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解读刘阳洋(11.156)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蒙 岚(12.136)

博物馆戏曲展演及未来 陈述知(12.142)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吴 灿 王梦琪(12.147)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旅游惊魂
一起去旅游
自己去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助脱贫 同步奔小康
旅游
旅游小达人
减法式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