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危混合痔患者的效果
2020-02-21赵海鹏
赵海鹏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天津 301900)
混合痔为肛肠科多发病,资料显示,混合痔在肛门疾病中的占比为27.4%,手术是治疗此病患者的理想方法,最常用的手术为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术),但临床研究证实此手术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方可取得理想疗效[1]。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是一种微创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身体的创伤小,能够保护肛管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TST术与PPH术治疗高危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高危混合痔患者,其中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PPH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行TST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7~62岁,平均(39.86±6.41)岁;病程1~12年,平均(5.02±1.29)年。试验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6~61岁;平均(39.95±6.30)岁;病程1~11年,平均(5.00±1.2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痔临床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病历资料完整,可耐受手术方法;(3)保留患者的知情权,患者自愿签署同意书;(4)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2]。排除标准:(1)伴有消化道肿瘤和消化道系统性疾病的患者;(2)近期接受外科手术或急性胃肠疾病的患者;(3)合并肝肾等器官损伤的患者;(4)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PPH术:适当扩肛,将肛门镜置入,在痔上接近齿状线2~3 cm位置采取黏膜下环状荷包缝合;将吻合器头部放入扩肛器中,结合中心杆收紧荷包缝合线并打结,利用勾线器由侧孔导出缝线,持续牵引,依照顺时针将吻合器旋紧,至吻合器指示窗指针处于击发范围(女性患者需进行阴道常规指检);击发吻合器,根据逆时针顺序将尾翼旋松,将吻合器取出;对吻合器进行吻合,若存在活动性出血,需采取“8”字缝合止血措施。
试验组行TST术:结合痔核分布以及数量选择最适宜的肛门镜,行扩肛干预,将肛门镜置入其中,拟切除痔上黏膜处于肛门镜的窗口,在痔上接近齿状线2~3 cm位置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将吻合器头部放入扩肛器中,将中心杆作为中心,收紧与打结缝合线,通过勾线器从吻合器侧孔导出缝线,实施牵引操作,按顺时针旋紧吻合器,直到吻合器指示窗指针提示位于击发区域(女性需行常规指检);击发吻合器,依据逆时针顺序使尾翼旋松,取出吻合器;将邻近2个吻合口搭桥中部剪断,并且两端使用7-0丝线结扎;仔细观察吻合口情况,一旦出现活动性出血,则需行“8”字缝合,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1.3 临床评价
(1)观察手术指标和并发症;(2)参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严重[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首次排便时间(d)卧床时间(d)对照组38 33.35±4.62 9.15±1.63 2.69±0.37 1.89±0.41试验组 38 24.03±4.81 5.10±1.29 1.48±0.29 1.11±0.48 t 8.6144 12.0103 15.8665 7.616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2.3 疼痛评分
对照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为(5.74±0.49)分,试验组为(3.67±0.42)分;对照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为(3.01±0.39)分,试验组为(1.79±0.31)分。试验组术后第1、3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722、15.0956,P<0.05)。
3 讨论
混合痔由外痔与内痔相互融合引起,在肛肠类疾病中的发病率最高,病情较严重。有学者指出,混合痔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作息、排便习惯、饮食习惯等关系密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4]。混合痔患者临床症状一般为肛门肿痛、无痛性便血和肛门坠胀等,若患者及时接受治疗,一般可取得良好预后。
药物治疗混合痔患者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故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混合痔患者治疗的首选。临床用于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术式较多,治疗标准尚未统一,因此,采取何种手术方法治疗混合痔患者能够取得最佳的疗效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会带来明显的创伤,可影响到肛周神经、血管和软组织等,降低肛门功能,进而引起尿潴留、出血和水肿等症状;另外,该术式会降低肛门精细操控能力,肛门动力恢复会受到不良影响[5]。TST术是一种微创方法,能够选择性地精确切除痔疮,最大限度减轻肛管组织结构损伤,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另外,TST术可保留肛管黏膜,有助于提升肛垫位置,推动肛门生理解剖结构恢复,预防肛门狭窄,最终达到改善肛肠动力以及提高疗效的目的。本研究中,试验组接受TST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3天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试验组所用术式疗效更显著,能够控制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促进术后肛肠动力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卧床时间均明显长于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试验组(P<0.05),进一步提示TST术在治疗高危混合痔患者中作用确切,能够保障手术疗效,减少创伤,促进康复,与张胜威等[6]研究结论相似。与PPH术比较,TST术的疗效优势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1)操作时间更短,通过间断荷包缝合,能控制好跨度,对深浅的要求较低,能缩短缝合时间,进而减少手术用时;(2)术后并发症少,TST术能减少创伤,不会引起吻合口狭窄,能够降低吻合口炎性改变发生率,疗效理想。
总之,对高危混合痔患者施以TST术治疗的整体疗效优于PPH术,手术指标更理想,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