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效果

2020-02-21吴莉刘梅霞

医疗装备 2020年2期
关键词:脑水肿高压氧体征

吴莉,刘梅霞

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我国颅脑损伤发病率明显增高,儿童颅脑损伤是引起患儿创伤死亡和残疾的首位危险因素。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的20%,指心肺复苏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分的颅脑外伤,常会导致患儿死亡或残疾[1]。由于小儿脑组织及其膜性结构娇嫩且弹性较大,外力作用时颅骨变形或骨折、脑结构移位、脑脊液冲击作用导致颅脑损伤较成人程度重,因此脑功能障碍明显[2]。目前,高压氧已成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10.37±2.84)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4例,高处坠落伤14例,撞击伤4例;颅脑损伤类型,脑挫裂伤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颅内血肿8例,颅骨骨折6例,脑干损伤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9.87±3.23)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18例,高处坠落伤8例,撞击伤2例;颅脑损伤类型,脑挫裂伤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颅内血肿4例,颅骨骨折2例,脑干损伤2例。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颅脑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儿年龄5~14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颅脑损伤;入院时GCS评分为3~8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根据患儿病情于其入院后给予脱水、止血、抗生素、脑细胞营养药及头部降温等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排除高压氧治疗禁忌证且能搬动后予以高压氧治疗,试验组于病情稳定后1周内开始采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于病情稳定后3~4周开始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具体方法: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山东烟台宏远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型号GY3400D-C),治疗压力为0.20~0.22 MPa,加压时间为25 min,稳压后开始吸氧;患儿采用头盔吸氧方式吸入纯氧,稳压时间为30 min,休息5 min,继续吸氧30 min,减压停止吸氧,减压时间为20 min,治疗时间为11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根据患儿病情连续或间隔3~5 d后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临床评价

(1)临床疗效:治愈,经治疗,患儿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全部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智力和体力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患儿神志清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好转,经治疗,患儿神志清楚,存在部分精神症状,部分症状及体征改善,但生活不能自理;无效,经治疗,患儿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昏迷程度:通过GCS评分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昏迷程度进行评估,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GCS评分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2 5.67±1.32 12.07±1.13 ab对照组 28 5.76±1.41 10.75±1.24 a

3 讨论

儿童活动量大,加之危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导致颅脑损伤发病率较高。颅脑损伤作为常见的脑外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等特点[3]。与成人相比,小儿大脑皮层、纹状体及海马结构对缺血、缺氧尤其敏感[4]。有研究证实,高压氧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见效快,可改善患儿的预后和远期神经学结局[5]。外伤所致的颅脑损伤患儿在病情较稳定时,高压氧的应用越早越好[6],因为在器官和组织损伤的早期,大部分细胞处于可修复期,积极的高压氧治疗可以终止继发的恶性病理损害过程,发挥高压氧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反之,若高压氧应用过晚,损伤组织处于不可逆修复期,即错过了高压氧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效果将受到影响[7]。颅脑损伤后,影响病情进展、导致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是脑水肿的形成与发展,控制脑水肿发展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选择,高压氧下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脑水肿减轻、颅内压降低,作用明显可靠,如0.2 MPa氧压下,脑血流量减少21%,颅内压降低36%。但高压氧治疗能够降低颅内压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脑血管运动未发生功能性麻痹(对吸入二氧化碳有反应),即高压氧治疗必须在脑水肿高峰前介入[8]。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患儿病情稳定后,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延迟高压氧治疗效果明显下降,且GCS评分明显增高。但是,由于高压氧属于特殊治疗,患儿家属对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缺乏了解,加之患儿年龄小,配合治疗的能力受限,这些问题常影响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9],因此,必须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及健康教育工作,患儿在生命体征平稳、无高压氧治疗禁忌证的情况下,治疗越早,治疗有效率越高,后遗症发生率越低。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预后。

猜你喜欢

脑水肿高压氧体征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家兔烫伤早期脑水肿脑组织AQP4表达与MRI成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