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发病与死亡
2020-02-21贾尚春陈叶纪查震球刘志荣
戴 丹 贾尚春 陈叶纪 贺 琴 查震球 刘志荣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最新统计,2018年全世界大概新发胃癌103万例、胃癌死亡病例78万例[1],分别居于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第6位和死亡第2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的2018年统计数据[2],中国2015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9.31/10万和21.16/10万,发病排在肺癌之后的第2位,死亡则排在肺癌和肝癌之后,位居第3,因此胃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越来越突显紧迫。2018年,安徽省开展肿瘤登记工作县区数达到61个,覆盖全省约60%的人口。我们对收集到的28个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安徽省肿瘤登记资料进行了质量审核,根据相关标准[3-6]选取了22个质量较好的登记处,对其中胃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安徽省胃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情况
2018年,安徽省疾控中心收到28个登记处提交的2015 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资料进行统计编码,其中人口数据为户籍人口,来源于各地人口统计部门。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2016版)要求[3],参照相关质量控制标准[4-6]对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评价后,选取其中符合标准的22个登记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22个肿瘤登记处包括8个城市点和14个农村点,其中皖北地区8个,皖中地区8个,皖南地区6个。
1.2 数据分析
按地级以上城市和县(县级市)划分为城市和农村登记处,采用SAS 9.4、Excel 2013等软件按照性别、城乡计算胃癌发病与死亡粗率、标化率、累积率(0~74岁)、年龄别率(发病或死亡),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用 2000 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用Segi′s世界人口构成计算。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个肿瘤登记处包括8个城市点和14个农村点,共覆盖21 399 235人(其中城市9 101 088人,农村12 298 147人),占安徽省2015年全省总人口(2016统计年鉴)的30.83 %。全省胃癌死亡发病比(M/I)为0.71,病理诊断率(MV%)为64.19%,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DCO%)为2.59%,部位不明比例(UB%)为0.25%;城市地区胃癌M/I为 0.71,MV%为65.77%,DCO%为3.16%,UB%为0.67%;农村地区M/I为0.71,MV%为63.35%DCO%为2.29%,UB%为0.02%(表1)。
表1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质量控制结果Table 1 Date quality control of gastric cancer in Anhui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2015
2.2 胃癌发病率情况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新发病例数9 383例(男性6 701例,女性2 682例),城市地区发病3 260例,占新发病例的34.74 %,农村地区发病6 123例,占 65.26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发病粗率为43.85/10万(男性60.94/10万,女性25.78/10万),中标率为 30.99/10万,世标率为30.86/10万;城市地区发病粗率为35.82/10万,中标率为25.00/10万,世标率为24.77/10万;农村地区发病粗率为49.79/10万,中标率为35.52/10万,世标率为35.45/10万。总体来说,发病率男性远高于女性,全省男女发病比为2.36∶1(60.94/25.78),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发病是城市地区的1.39倍(49.79/35.82)(表2)。
表2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发病情况Table 2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in Anhui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2015
2.3 胃癌年龄别发病率
对于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年龄别发病率,在0~39年龄段基本没有发病病例,40岁以后男性和女性发病均明显增加,在到达发病顶峰前,随着年龄增加男性发病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女性。农村女性呈现一直增高趋势,在85+岁组达到最高,而城市男性组、城市女性和农村男性组均表现为在75~79岁左右达到最高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城市男性与农村男性在0~39年龄段相差不大,处于较低水平,随后各年龄组城市男性年龄别发病率均低于农村男性;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在0~39年龄段相差不大也处于较低水平,40岁后农村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女性(图1)。
2.4 胃癌死亡率情况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死亡病例数6 681例(男性4 809例,女性1 872例),城市地区死亡2 325例,占死亡病例的34.80 %,农村地区死亡4 356例,占65.20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死亡粗率为31.22/10万(男性43.74/10万,女性17.99/10万),中标率为21.33/10万,世标率为21.04/10万;城市地区死亡粗率为25.55/10万,中标率为17.25/10万,世标率为17.08/10万;农村地区死亡粗率为35.42/10万,中标率为24.44/10万,世标率为24.04/10万。总体来说,死亡率男性远高于女性,全省男女死亡比为2.43∶1(43.74/17.99),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死亡是城市地区的1.39倍(35.42/25.55)(表3)。
表3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死亡情况Table 3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in Anhui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2015
2.5 胃癌年龄别死亡率情况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年龄别死亡率在0~39年龄段死亡病例较少,40~54岁年龄段男性和女性死亡均有增加,但是增长速度不大,随后均表现出快速增长,男性死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女性。城市男性呈现一直增高趋势,在85岁达到最高,而城市女性组、农村男性和农村女性组均表现为在75~79岁左右达到最高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农村男性表现最为突出。年龄别死亡率男女城乡比较,城市男性与农村男性在0~39年龄段相差不大都处于较低水平,随后城市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均低于农村男性;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年龄别死亡率在0~49年龄段相差不大也处于较低水平,随后农村女性年龄别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女性(图2)。
图1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年龄别发病率趋势Figure 1 Trend of age-specific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in Anhui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2015
图2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年龄别死亡率趋势Figure 2 Trend of age-specific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in Anhui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2015
3 讨论
本次纳入分析的22个登记处的登记人口占安徽省2015年人口的30.83%,是基于人群大样本的一个资料分析,包括8个城市点和14个农村点,共覆盖35个县区,肿瘤登记资料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数据质量问题,更多的数据未能被纳入分析,下一步在提高登记资料质量后数据将更好地反映安徽省的癌症发病与死亡水平。
本文结果显示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5年胃癌发病粗率为43.85/10万,中标率为30.99/10万,同相邻的河南省(2014年发病中标率31.30/10万[7])和国家(2015年发病率29.31/10万[2])水平相近,略高于江苏省(2014年发病中标率 25.02/10万[8])水平,低于山东省(2013年发病中标率39.97/10万[9])发病水平。2015年安徽省胃癌死亡率为31.22/10万,中标率为21.33/10万,同河南省(2014年死亡中标率22.09/10万[7])和国家(2015年死亡率21.16/10万[2])相接近,略高于江苏省(2014年死亡中标率17.46/10万[8]),低于山东省(2013年死亡中标率25.29/10万[9])。这4个省份之间胃癌的发病和死亡水平类似,山东最高,安徽和河南相似,江苏最低。
根据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胃癌发病死亡结果看,无论是发病水平还是死亡水平,农村地区都远高于城市地区;胃癌发病率男女比例约2.36∶1,死亡率男女比例约2.43∶1,这可能与男性一些生活方式相关,比如吸烟、饮酒等,还有一些如高盐饮食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或不良生活方式在男性比率也远远高于女性[10-12]。作为胃癌保护因素的水果蔬菜摄入量在农村地区远低于城市地区[13-14],胃癌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跟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卫生条件密切相关[15]。这些都可能是农村地区胃癌发病与死亡高于城市、男性发病与死亡高于女性的原因。
根据2015年数据分析结果,安徽省2015年胃癌发病病例数占全部癌症比例达到16.11%,死亡病例数占比达到18.40%,胃癌在安徽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要重点防控。而作为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其5年生存率也很低(27.4%)[16],胃癌的发病和死亡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以及社会负担,必须加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推动靛胭脂染色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农村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提示我们要将农村人口以及男性作为上消化道癌症防控的重点对象,针对胃癌的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减少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因胃癌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