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退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2020-02-20张越毕夫
张越 毕夫
2019年过去了,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最后一天,联想集团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提交的书面辞呈正式生效,他的创业生涯终于画上了一道终止符。
柳传志的退休仅以公司公告的形式宣布,不会有公开的退休仪式或者告别演说。以中国商界“教父”柳传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这一退休形式相当低调。1944年,柳传志出生于江苏镇江,父亲是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重要开拓者柳谷书。柳传志曾说:“对我选择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父亲。”父亲曾告诉他,“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正是这两句话,影响了柳传志传奇的一生。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丢掉了“铁饭碗”,毅然辞职下海;2019年,75岁的柳传志低调地宣布退休。这35年,中国商业发展已沧海桑田。而柳传志,见证并参与了这跌宕起伏、高歌奋进的辉煌时代。
一手汉卡,一手IBM打江山
1984年,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用科学院计算所的20万元创办了联想。当时大家或许是希望办公司赚点“小钱”,来贴补日益拮据的日常开支。连柳传志自己也不会想到,今天的联想已经成为一家横跨“投资与实业”的大型投资控股公司,早年的PC业务不但登上世界舞台,还成为了全球PC之王。
柳传志回忆当年时说,自己之所以毅然下海,主要原因就是在计算所一干就是14年,一方面是希望能够体现和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还是难以接受大量科研成果被锁在抽屉里的尴尬现实。
当年,柳传志的办公室就是计算所一间20平米的传达室,他们为新公司取了一个有些冗长的名字“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后,那一年的冬天,这11个人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创业伊始,这些创业者们卖过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衩,甚至因为想要倒卖彩色电视机,被骗子将20万创业资金一下子骗走了14万。
在经历了一连串碰壁之后,“中科院计算所”的金字招牌还是帮助柳传志团队打开了局面。计算所将所承担的KT8920大型计算机的部分项目转交给了这家公司,获得利润60万元;为中科院购买的500台IBM计算机提供验收、维修和培训服务,公司获得了70万元的收入;为IBM北京中心代理若干项目,获毛利7万美元。
1985年初,当柳传志知道计算所的同事倪光南研发出了名为“联想式汉卡”的成果时,当即预感到这是一个改变中国的机会,同时也隐约看到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后,倪光南应邀带着这一成果加盟联想,“联想式汉卡”也成为联想第一个“产蛋的金鸡”。
联想汉卡的初战告捷,让这家公司与越来越多的客户建立起联系,也让柳传志看到了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但是,出身于科研人员的他们既不懂市场,也不懂销售,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没有相关的书籍、培训供他们学习,于是柳传志走了另一条路,就是通过给别人做代理一方面积累资金,一方面学习经验。IBM微机的代理权是一个机会。但是受制于没有“进口许可证”,柳传志飞赴香港,经过艰苦的谈判间接拿下了IBM微机在中国大陆的代理。
一手汉卡,一手IBM微机代理的柳传志,终于带领公司开始步入了良性轨道。
1987年末,柳传志决定放弃IBM,转而与AST签订了代理协议,同时公司出资30万港元与一家名为导远公司的香港代理商以及中国技术转让有限公司一起成立了合资公司,柳传志将其命名为“香港联想”。
至此,“联想”作为一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司名称,正式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
1992年前后,联想和很多中国PC企业一样遭遇到了国内贸易政策的突变。
中国PC行业对外开放,原先的进口批文制度被彻底取消,同时关税大幅度降低,一时间,IBM、康柏、戴尔等国际知名PC品牌竞相涌入中国,而联想等中国民族企业在这些“巨轮”面前,用柳传志的话说就是一个个“小舢板”。
结果非常残酷,1993年底,中国计算机产业陷入全面危机,联想也第一次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柳传志不得不承认“打了败仗”。
然而,柳传志没有认输。经过一系列思考和研究,柳传志决定,“不论别人怎么强大,首先从自身找问题。”在他的一力推动下,联想大力改革,从供应链、销售渠道、技术与管理等各方面着手,调整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成立微机事业部,集中公司资源直面竞争以夺回市场。果然,到1996年,联想跻身中国电脑市场销售前三名,第二年跃居该销售榜单第一的位置。
三次卸任,兩次复出
就在柳传志与国外厂商拼命抢市场的时候,已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香港联想连续出现两年的巨额亏损,亏损额达2.5亿港币。危机之下,柳传志飞往香港,撤换香港联想总经理,并在1997年作出了将北京和香港两家公司合二为一的决定。
如果说京港两地公司的合并让联想步入了集团军正轨的话,那么IBM主动向联想抛来转让自己旗下PC业务的橄榄枝则是联想向海外市场铺轨的一次难得机遇。
2003年,分拆后以杨元庆为CEO的联想集团确立了海外发展战略,IBM则再度向其抛出橄榄枝。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正式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IBM工作了26年的职业经理人Stephen M·Ward·Jr出任新联想的CEO,柳传志自己则卸任董事长,将其交由杨元庆担任。
之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联想集团构成一次重大的生命之考,同时也可以看成是柳传志亲临现场指挥的又一场战役。
资料显示,危机爆发的次年,联想巨亏2.26亿美元,成为11年来首个亏损年。冰冷的数据使得外界发出这样一个声音“联想已到了悬崖边上”。
2009年2月5日,联想集团公布,公司创始人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原董事局主席杨元庆代替阿梅里奥执掌首席执行官一职。
在复出的记者见面会上,柳传志沉着地出现在镁光灯下,他说,“联想就是我的命”,“联想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
自柳传志复出后,仅仅两个季度,“柳杨组合”力挽狂澜,联想集团成功扭亏,不仅PC业务发展势头强劲,还全面进入了移动互联网领域。
一年后,联想获得了高达215.9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净利润2.73亿美元,联想在新兴市场的份额跃至全球第一位。
与此同时,联想在全球的出货量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这也是联想首次成为位居全球第二的PC厂商。更让柳传志欣慰的是,在当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联想集团以第449位再度上榜。联想集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拥有了一个坚定优秀的领导团队和说到做到的企业文化与主人翁精神。
2011年11月,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再次卸任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由杨元庆兼任董事局主席和CEO职务。
柳传志表示,辞职不是卸任,是为了做联想控股,“我现在依然担当着联想控股的董事长和总裁,那儿有非常繁重而有意思的工作等着我做。”
2012年6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辞去联想控股总裁职务,经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提名,董事会一致通过,任命朱立南为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
卸任后的柳传志还有最后一场战役要打赢: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最后的战役:联想控股
联想的分拆不仅是这家公司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在整个业界也引起了很大关注。
2000年,联想的电脑业务已经稳居中国第一位,占中国3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就在这个企业发展的“高点”,柳传志开始部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投资。
柳传志对于这样的部署如是阐释:“我1984年做电脑的时候,电脑品牌在全球大概有上万家,最大的一家是IBM,后面有康柏、HP等等,到了2000年前后,绝大部分已经没有了。在高科技领域,如果想要总保持领先,确确实实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我认为让联想集团往前走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风险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另一个领域,或者在多元化领域有生存的资本,这样才能保证原本的高科技业务敢于往前闯。”
分拆联想的同时,作为母公司的联想控股正式起航,有人将这一舞台比喻成柳传志的“下半场”征程,而他的身份,已经从一位实业家转型为投资家,通过资本的力量,促进中国更多实业企业的发展。
2001年,资本的力量在中国尚处萌芽,专事VC(风险投资)的君联资本(原名联想投资)成立,成为联想控股开展投资业务的先头部队,此后PE基金(私募股权)弘毅投资、天使投资基金“联想之星”问世,联想控股进一步着力打造战略投资业务,柳传志和他的同事们创造出了联想控股“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双轮驱动的战略格局。
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和联想之星构成了联想控股的“财务投资”业务,形成了从天使、VC到PE的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覆盖。
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柳传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联想接班人:为何选择宁旻?
2019年5月,柳传志在接受访谈时谈到何时会退休,他说人要有自知之明,人老了之后自己感觉很好,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他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担任联想的名誉董事长,只看最后的结果,“那才是一个老头真正该做的事”。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之职,将继续担任联想控股董事,并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经联想控股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會决议通过,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并任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主席。董事会同时通过,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亦提名李蓬为公司执行董事。
消息一经发出,人们都将目光聚焦到宁旻的身上。宁旻是谁?如果不是接班柳传志担任联想控股董事长的消息传开,几乎鲜有宁旻报道。相比这个名字,外界更为熟知的是联想“五大少帅”:杨元庆、郭为、朱立南、陈国栋和赵令欢。
自1991年加入联想,宁旻历任联想控股总裁助理、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董事长。
从在联想控股经历来看,宁旻进入到联想控股接班人的“候选池”是在2012年。这一年,宁旻被任命为担任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执行委员会成员,执行委员会被视作联想控股的最高管理机构。到2014年,在联想控股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宁旻委任为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2015年3月,宁旻被任命为联席公司秘书。到2018年12月1日,联想控股宣布提名宁旻出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至此,宁旻成为继柳传志、朱立南和赵令欢后的联想控股第四名执行董事。
在联想控股官方介绍中,着重提到了宁旻在担任公司CFO期间的表现,并给予了较高评价。公告称:“在担任首席财务官期间,宁旻在公司的资金与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业绩突出,包括领导完成了联想控股上市和H股全流通首家试点企业等工作;负责公司财务投资工作期间,联想控股旗下的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和联想之星,以及联想控股自身的直接投资业务均获得长足发展,为公司做出了重要价值贡献。”
从投资公司角度来说,宁旻担任的是LP、GP双重角色,他既是联想控股资金的管理者,又是旗下几大基金的出资人。从LP层面要关注如何收益最大化,从GP角度又要考虑如何打造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宁旻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朱立南给予了高评价:“他负责公司全面的资金管理工作以来,在银行我们从来没有任何一笔逾期或者坏账,公司也从来没有在现金流方面出现危机。”朱立南认为这对一家投资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资金的安全是诚信的基础,也是建立品牌的基础。
让宁旻在全公司获得最大印象分的还包括2015年他带领一个跨部门团队顺利完成了联想控股整体上市。联想控股是一个业务结构非常复杂的投资控股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必须梳理和解决好各项关键要素,并面对如何与管理层、中介机构、投资者沟通,讲清楚联想控股的业务模式以获取他们的支持,如何把握上市时机,如何定价等一系列非常复杂且相互交叉的问题。
“我觉得他对整个事情的把握以及从最终结果来看,都做得非常出色。能驾驭这样一个复杂局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CFO能做得到的。”朱立南说。
这一连串的考验,让柳传志对宁旻产生了巨大的信任。“他敢于承担责任。”柳传志曾这样评价宁旻。
从一代企业家到一个幸福的人
“交给他们一个很沉甸甸的节点,比如说联想原来是一个舢板,现在已经变成一艘大船,浪到了,就要乘风破浪。”柳传志这样说着,就把联想的接力棒交到了宁旻手上。
宁旻所接下的,不仅仅是一家极具影响力的集团公司,他还肩负起联想伟大的使命:“我们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实现‘产业报国的心愿,做一个‘值得信赖并受人尊重的公司,力争在‘多个行业拥有领先企业,同时能够有‘国际影响力。”
为了这个愿景,柳传志带领联想人拼搏奋斗了35年,让草创时的小舢板长成了乘风破浪的舰队,并奠定了支撑公司长远发展的机制体制和管理与文化基础。未来,肩负重任的宁旻将如何带领联想乘风破浪?这是一个极具考验的课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家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传承发展时期。这段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纷纷从台前走向幕后,最后将手中的接力棒传给自己的接班人。
记得2019年9月,也就是柳传志宣布退休的3个月前,马云卸任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交棒张勇。当时马云说:“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
柳传志和马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因为,他们都有同样的愿望,就是把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做成一家百年老店。
目前,联想控股业务包括了战略投资、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等多个业务,其中联想集团和卢森堡国际银行是两大重要资产。该公司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联想控股营收1793.11亿元,同比增15%;净利润26.65 亿元,同比下降6%。
在联想控股内部看来,2019年是公司承上启下的一年。联想控股已启动战略和组织的全面复盘,在此基础上,2020年由新的领导核心带领公司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并推动新战略实施,所以是一个最为合適的时间,也有利于公司的未来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辞职下海,在联想壮大后“了事拂衣去”,柳传志宛如侠客般潇洒。“我觉得,我这辈子很幸福。”柳传志说。
是啊,他40岁开始创业,为中国乃至世界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他不仅是中关村的第一代企业家,开启了中关村科技人员下海的先河,他的创业历程对中国整个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过去的整整35年里,柳传志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他不可复制的创业生涯,已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