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技术

2020-02-20

四川水泥 2020年1期
关键词:沥青病害路面

黄 颖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成仁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0 前言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但是仍然无法完全满足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需求,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高速公路非常容易产生各类病害问题,不仅会缩减道路使用寿命,还会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速公路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革新,并且针对道路病害问题提前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为高速公路的稳定运行作出保证。本文从高速公路施工与养护角度出发,对常见病害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措施与养护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高速公路病害问题形成原因

高速公路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对自身质量与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具体如下:1、施工材料。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材料质量出现问题,便无法保证项目最终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导致高速公路产生各类裂缝与损坏现象,例如路面施工材料不合格便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收缩,而且在水泥压实环节也会埋下隐患,在裂缝出现后如果不及时修补,裂缝面层将不断扩大最终产生反射裂缝。2、天气环境。在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时,高速公路表面沥青层的荷载能力也会产生改变,如果温度在短期内大幅度变化也会催发裂缝问题。3、地下影响因素。通常高速公路都会贯穿多个地区,而不同区域的地下水情况也存在差异,这样便会产生不同的剪切应力与拉应力,高速公路在长期使用时便会造成下内部结构网裂问题,当整体结构丧失稳定性时便会影响高速公路的综合质量[1]。

2 针对高速公路病害问题的施工措施

2.1 优化路面设计

高速公路想要提升应用质量,便要从施工环节与养护环节入手,只有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建立合理的病害防治体系,才能有效延续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针对路面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在沥青表面涂抹防水材料,这样能够构建出一个薄膜分层,能够阻绝路表周围水分对道路内部的渗透与侵蚀。同时在施工设计环节还要针对道路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重视道路排水系统的建筑质量与合理性,这样能够对地下水因素进行防治。此外,在针对道路裂缝问题进行处理时要合理应用横向处理技术与纵向处理技术,由于道路内部结构受到温度的长期影响会产生尺寸不同的裂缝,因此需要使用压缩空气吹干表面灰尘,对裂缝区域进行清洁,再用沥青拌料与砂砾进行填补,在后期还要对施工效果进行检查[2]。

2.2 采用分段处理

如果道路裂缝程度较为严重的话,还可以采用处理推移措施。首先使用切割机针对路面破损区域进行切除,针对待修补区域进行清理打扫,其次利用沥青混合拌料进行填充,这样能够快速针对不同裂缝区域作出处理。此外,在路面裂缝较深时,可以针对上层与下层采用分别填充的施工模式,在处理下层裂缝时需要使用颗粒直径较大的混合沥青材料,并且保证其具备较高的抗压能力;在针对上层裂缝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颗粒直径较小的沥青材料,在进行压紧作业后还要针对表面进行养护处理,这样能够提升裂缝处理质量[3]。

3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技术

3.1 微表养护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在应用过程中会随着时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表损坏现象,这时在无法采取修补措施时便要合理应用养护技术,能够有效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当高速公路表面出现渗水、土质松散以及细小裂缝时,采用微表施工技术对不同种类的问题进行处理。针对施工技术与养护技术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进而针对材料配比情况进行优化,例如采用改性沥青与改性混凝土,通过采用规定比例进行混合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材料的应用质量与效率。此外,在进行养护处理时还要考虑天气因素对养护工作质量的影响,需要在雨季增加对路面的检查养护频率[4]。

3.2 预防性养护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行业针对施工技术不断进行优化革新,尤其是针对沥青路面的养护措施,已经逐渐发展为多元材料分层防护体系。当前主要采用稀浆分层技术,其施工过程具体如下:首先使用搅拌机针对骨料、乳化沥青以及各类填料进行均匀搅拌,并且按照相关比例对拌料的干湿程度进行调整,在材料施工时也要采用摊铺形式进行作业,这样能够使拌料快速与路面裂缝融合渗透,在经过物理反应与化学反应后形成坚实的路面防护层,这样不仅能够强化路面施工质量,还能够强化路面的整体负荷能力,维持路面性能。

3.3 再生养护技术

为提升高路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质量,不仅要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还要不断创新施工材料。在进行路面裂缝修补与养护时,可以适当添加新骨料,这样能够降低整体成本。通过对老化的沥青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在重新搅拌时加入低粘度油料,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再生养护材料的应用效率,也能够积极响应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针对传统养护技术来说,不仅养护成本较高,而且容易产生大量废弃物,而新式再生养护技术能够顺利解决以上问题难点。在进行摊铺工作时,为保证再生材料的施工质量,需要将摊铺温度控制在160℃以上,而且压实环节需要紧随其后,这样能够保证再生材料完全渗透到道路裂缝深处进行有效填补而且还能够缩短时间,维系交通运输体系的正常运行。

3.4 混合料搅拌技术

在采用超薄耗层混合料针对高速公路表面进行养护处理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针对拌料比例情况进行校准,进而保证计量的准确性能够为路面养护层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要针对施工材料搅拌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检查,针对其部分区域进行润滑处理,从而保证设备的运行质量。此外,在施工环境与温度发生变化时也要对混合料配比情况进行调整,通过调节干稀程度能够提升拌料与裂缝之间的融合程度,不仅能够对高速公路内部结构进行重新塑造还能强化其内部抗拉能力与抗剪能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是我国综合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速公路施工与养护技术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不仅能够增加其使用寿命,还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本文针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高速公路病害问题的形成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科学的施工措施,最后提出相应的养护技术,具体为微表养护施工技术、预防性养护技术、再生养护技术、混合料搅拌技术,只有将各项技术有机结合,才能科学提升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沥青病害路面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国内沥青市场“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用艺术修补路面
跟踪导练(四)2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