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摘牌241家,停牌174家齐鲁股权:“瘦身”是为了跑得更快
2020-02-20王炜
本刊记者 王炜
作为中国区域资本市场的标杆之一,齐鲁股权刀刃向内、锐意改革,在全面实施服务创新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截止到目前,齐鲁股权累计挂牌企业已达4429 家,市值2112.7 亿元,挂牌股份公司数量2344 家,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托管企业4686 家,展示企业10405 家。成立10 年间,齐鲁股权累计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580 亿元,其中直接融资超过222 亿元,累计促成信贷等间接融资超过358亿元。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部分企业面临困难,齐鲁股权管理团队以化危为机的心态,从规范市场建设、维护市场健康、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角度,对违反市场规则、不符合监管政策、经营不善的企业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挂牌企业总量实现规范“瘦身”,此举使挂牌企业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市场运行更加健康有序。
为落实中国证监会出台《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中国证监会132 号令)和《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指导意见》(清整办函〔2019〕131号),齐鲁股权已制定、修订各项基础管理制度66 项,完善企业挂牌、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等业务规则30 项,市场运行更加规范。
据齐鲁股权董事会秘书、首席研究员高鹏飞博士介绍,去年以来,齐鲁股权主动实施自律监管措施,对不符合挂牌管理规范的企业情况几经核实、多次复核后进行相应处理。据统计,目前已对476 家企业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其中强制摘牌241 家,停牌174 家。
按照中央规范资本市场以及落实新《证券法》的要求,齐鲁股权聚力实现从“做大企业规模”向“做优企业质量”转变,形成挂牌企业“优胜劣汰”“有进有退”的良性资本市场生态。
在高鹏飞看来:“市场要素是有限的,投资者也是有限的,只有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真正规范和优质的企业中,才能让更多有潜力的企业脱颖而出。”齐鲁股权正是通过精心设置、严格筛选,设置“精选板”“成长板”“众创板”等,培育出更多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和“瞪羚”企业。
齐鲁股权着力建设“挂牌+”服务新模式,推动企业改造提升旧动能、培植发展新动能。通过“县域资本市场工程”“科技板”“高端人才板”等特色板块,开展“百家企业成长计划”等活动,着力培育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力量。与此同时,通过实行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等方面的规范。通过市场规范和主动“瘦身”,倒逼企业改造旧动能、加快转型升级。
“企业股权融资需要直接面对投资者,风险和收益都比较大,投资者需要对企业精挑细选。如果企业不规范,就不会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融资更无从谈起。同时,如果市场中不规范的企业较多,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投资的精准度,增加投资者的试错机会和投资成本,也会降低市场吸引力。”清醒的认识背后,是齐鲁股权持续规范挂牌企业信息披露,市场挂牌企业信披率连续3年位居行业首位的业绩。
截止到目前,齐鲁股权共推动58 家挂牌企业转至新三板,1 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发展融资服务合作商209 家,累计培育发展推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各类会员机构881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