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如何“动”

2020-02-20本刊执行总编兰恒敏

山东国资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技前沿座谈会山东

本刊执行总编 兰恒敏

在山东国有企业由大转强的过程中,“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关于这一点,广大企业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创新?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思考。

继7 月21 日企业家座谈会、8 月24 日经济和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之后,9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四个面向”,对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作了很好的概括。

对照总书记的要求,近几年山东国有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山东国有企业多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大多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应用型创新为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成果不多,像华为、腾讯、抖音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更少。因此,山东国有企业要用好创新驱动这个“关键一招”,首先要有占据科技最前沿的气魄,有攻克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决心和毅力,不满足于修修补补。

习近平说,科技创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他特别点出了农业种子、工业关键零部件、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几个急需加强的领域。

对照总书记的要求,作为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山东在农业种子、工业零部件和元器件、煤炭清洁利用、油气勘探、水资源利用、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等方面,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但也面临迫切的提升问题,需要沉下心来攻坚克难,向世界最尖端迈进。

习近平说,国家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在提出“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上,此次座谈会习近平又提到了“科学家精神”。他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对照总书记的要求,山东国有企业广大科研工作者殚精竭虑、奋力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山东国有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山东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仍然缺乏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尤其缺乏科研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创新的人才底蕴需要加厚。

习近平说,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要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对照总书记的要求,对国有资本监管部门来说,需要进一步厘清监管部门在企业科研中所发挥的角色作用定位;对于企业来说,对研发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急需破除“四唯”。“四唯”看似考评有据,实则是考评的生硬懒惰,大大抑制了真正聚精会神搞科研的人员积极性。比较可喜的是,部分山东国有企业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譬如,山科控股集团的科研运行模式中,赋予了创新领军人才较大的技术路线和经费使用决定权,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也更加注重科研的特殊性,收到良好效果。

只要我们像总书记所说的,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破除各种条条框框,集中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山东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必将呈现出令人为之一振的新气象。

猜你喜欢

科技前沿座谈会山东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科技前沿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科技前沿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