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时期东北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2020-02-20许航光

四川水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市规划时期

吕 静 许航光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对于我国东北地区而言,其城市规划与发展深受近代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影响。近代时期,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文等客观影响要素相互交融,对东北地区城市规划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有必要从中汲取经验,实现东北地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研究背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近现代阶段是亚洲各国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亚洲各国尤其是东亚各国深受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出现了一定的西化倾向。对于东北地区而言,在漫长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主要城市政权更迭频繁,城市规划与建设无序,呈现出显著的阶段化特征,即不同阶段的发展时期,东北地区城市规划与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东西方交融的思想在东北地区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体现极为显著,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城市建筑师、规划师涌入东北地区,使城市规划体现出一定的综合化特征,也在某种意义上融入了部分西方式的城市规划理念。研究近代时期的城市规划问题,有助于促进当前城市规划与发展效果,形成具有自身优势与特点的发展路径[1]。

2 近代时期东北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西方近代城市文化的传播

城市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浓厚的文化性、民族性等特征,与政治、军事、宗教等要素具有极为深刻的关联。随着近代国内、国际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我国被侵略的被动扩张态势进一步凸显,部分西方近代城市文化持续渗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市规划与西方式城市规划的融合。比如,在伪满洲国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便彰显出一定的军事性特点,对东北地区后期长时间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2.2 铁路建设促进东北地区城市规划

为加剧既得利益的占有力度,多方外来力量大力推进铁路建设,并严格控制铁路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拓展既得现实利益。随着东北地区铁路网的逐渐铺开与完善,城市规划与建设框架拉大,城市资源向着铁路沿线集中,呈现出“线路-城市-区域”的城市规划特点。在特定城市区域范围内,区域间的城市沟通与交流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区域型中心城市与军港城市相呼应的发展特征[2]。

2.3 权力更迭影响东北地区城市规划

东北地区城市统治权力的更迭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极为显著。清末时期东北地区主要由清政府主导建设权,商埠遍布,为现代城市规划构建了初步形态。在奉系军阀统治中,东北地区城市规划实现了更新,工商业进一步繁荣,工业体系雏形凸显。进入近代时期,东北地区所实施的城市规划路径主要包括:旧城区改造升级、新城区开发利用、规划区域型城市聚集区等。

2.4 经济社会政策影响城市规划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区域间的军事矛盾与冲突升级,当局政府所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近代时期初期阶段,东北城市规划与发展,注重打破原有的城市规划格局,对城市框架、城市功能进行重新规划与定义,以满足当时政治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3]。

3 对当代东北地区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几点启示

3.1 城市记忆——关于既有历史建筑的保护

在漫长的近代时期,城市规划与建设呈现出显著的破坏与新建并存特征。为延续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积淀,要对既有历史建筑进行有效保护,一方面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特殊作用,惊醒城市人群铭记历史,继往开来,激励开创更加光明民族未来的斗志与决心,另一方面满足城市文化功能,使既有历史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的特殊符号。对于近代时期形成的园林、民居、寺庙以及其他功能类型的历史建筑,要分门别类地制定保护措施,在后续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实施重点保护,并进行适度开发利用。

3.2 产业改革与发展——关于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

近代时期,西方各国与东亚各国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某种意义上为实现工业发展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对于近代时期形成的工业遗存,必须进行充分保护,并予再利用。要将工业遗存作为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要素,扩大工业遗存保护规模,突破单体建筑的局限,打造旅游业经典景观。要探索产业置换的城市规划新路径,将原布局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工业遗存实施专门保护,将新兴工业向城区边缘延伸[4]。

3.3 城市更新——关于城市“模糊地段”的改造

模糊地段即所谓的传统功能趋于衰弱,发展处于停滞,且无法通过特定措施重新焕发活力的城市区域。这些区域设备老化,建筑破旧,客观环境条件较差。对此,要充分认识模糊地段的历史文化功能,高度重视其历史价值,在城区路网规划,城市功能健全等方面找出对应关系,采取以改造与功能置换为主的规划手法,特殊情况下可予重新规划建设,推进模糊地段的日益改造消化,重新焕发城市该区域的活力。

3.4 城市特色——关于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打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东北地区人民遭受战火的影响趋于缓解,大部分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大拆大建”“ 拆旧建新”,破坏了已经形成的历史文化特色景观,不利于城市取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找准当代城市规划与传统积淀之间的均衡点,在保留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深挖城市特色,助推城市复兴。回望历史,部分西方化的规划与建筑特征已经深深镌刻在东北地区城市肌体之中,要因势利导,制定详细可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历史城区、文物古迹、工业遗存等方面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护策略,理清城市规划脉络,实现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5]。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东北地区城市规划深受近代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当时各国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对城市规划与发展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当代东北地区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历史基本发展规律,在城市记忆、城市产业改革与发展、城市更新以及城市特色构建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为实现东北地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为促进东北地区经济活跃、文化繁荣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城市规划时期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