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潜心科研
2020-02-20胡静荣
胡静荣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0 引 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实现“中国梦”和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等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和市场的需求极不匹配,存在研究“成果”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的现象;发表的文章多,真正能够转化的成果少,有些“成果”不仅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导向,还会造成严重的误导[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教授曾经指出:“《自然》《科学》杂志上的观点发表10年后,还能被认为正确的只剩10%”。而且,本庶佑教授还告诉大家不要相信论文里所写的东西,对于研究,要一直钻研到眼见为实、让自己确信为止。既然《自然》《科学》等这些顶尖杂志都存在90%不能被证实的内容,其他杂志和“成果”可想而知。当然,本庶佑教授并不是说科研数据造假,只是说作为科研,很多学者只是根据数据表征现象做出各种推断和猜想,对现象关注的较多,而对现象后续的验证、深入地跟踪挖掘做得太少。另外,除了真实的研究现象无法在不同环境下被验证外,还存在不乏学者铤而走险、学术不端或学术造假等。科学研究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与目前的学术体制和成果评价机制密不可分[2]。本文以农业为例,提出农业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导致其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其问题的对策,以期打破“项目—论文—职称”或“项目—论文—帽子”的魔咒,为将“论文真正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提供理论参考。
1 农业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目前,农业科研的风气有些浮躁。有些学者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研究论文和成果,导致其研究成果根本不接地气,甚至严重脱离市场需求。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十分普遍[3]。研究农业的学者不愿意下基层和田间,甚至很多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并未明确,就开始在实验室大搞分子机理研究;偶然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还没来得及大范围验证,就开始夸大吹嘘,组织专家鉴定报奖,甚至相同的成果多省份重复报奖;有些项目刚立项不久,就急于召开技术展示和示范推广会,并未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农民可操作性、被用技术的性价比,以及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性;甚至还存在项目垄断现象,批准项目看学者名气、“帽子”、单位平台等,有时候忽视了学者的研究方向或地域局限等[4]。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归结如下:
1.1 评价人才体制的不合理,功利主义泛滥
科学研究本来应该是科研人员一种内在价值的追求和自我抱负的实现,但是由于评价人才体制往往与科研论文、著作、专利、奖项、项目经费和级别等挂钩,研究人员的职称、名誉、待遇等又与人才等级挂钩,导致“求真向善、求实创新、寻找规律”的科学研究成了学者们追逐名利的资本。有些学者为了职称晋升,或者各种“铁帽”(如“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头衔,想尽一切办法“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找容易发表论文或跟风热门的项目开展研究[5]。甚至有些学者急功近利,不求论文质量只求论文数量;有些学者铤而走险,无心学问,专心看文献造文章;有些学者不惜重金购买网络枪手的文章;更有甚者一稿多投、一图多用等。还有学者无心学术,通过人际关系在其他学者的成果上署名;或者打着联合申报的旗号,将其他学者的成果拿到自己所在的省市报奖。有些学者刚出一点小小的成绩,根本达不到成熟应用地步,就开始大吹特吹;鉴定成果都是国际领先、国内领先,实际根本不接地气等。上述负面现象与目前科研评价体制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与职称和“铁帽”给学者后续带来的好处有关,如学者的名气越大,地位就越高、经费就越多、福利就越好等。
1.2 项目重申报,重立项,轻实质考核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以及各省市地区对农业项目的投入越来越大,但在项目结题时,缺乏有针对性的考评机制,均是一刀切地看汇报、论文、专利、著作等,甚至简单地将论文、专利、著作等同于研究成果。因此,导致有些学者对项目申报是“来者不拒”,根本不考虑自己有无前期基础,或者实验室是否有相关条件等[6]。比如:有些学者一直从事昆虫分类研究,突然担任某类害虫防治的项目负责人;有些学者的工作单位在北方,严重缺水或者很少有池塘,但担任水稻或茭白等水生作物的项目主持人。因为论文、专利、著作等是学者的强项,一刀切地将论文、专利、著作等同于研究成果的考评机制促使他们根本不用担心项目能否结题。甚至有些学者根本不考虑申报项目的初衷,明知道应用研究的目标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解决田间问题需要的周期长、又脏又累,而且非常难发高水平的论文,对项目结题、后续项目申请、职称评审和提高头衔等均不利。因此,他们依然会不切实际地在实验室研究基因、蛋白等基础研究,或者跟风研究热门经典。这正是许多项目结题时文章、专利等数量不少,能够真正派上用场的并不多的原因。
1.3 着实看重“帽子”,给学术界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大多数“帽子”专家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但是未必真正具有生产实践经验。另外,真正从事应用研究的学者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但是未必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也未必有“帽子”。因此,导致政府给老百姓聘请专家培训时,根本不清楚谁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只能在网上查看学者头衔。他们将专家“神化”了,以为头衔越多越大,就能解决老百姓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殊不知有些大头衔的学者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甚至多年不亲自做实验,过于纸上谈兵。
有些学者为了面子,只要有人邀请,根本不管自己有无生产实践经验,直接在网络上下载课件,或者拷贝同行学者的课件,就敢到处讲课、充当专家。导致相同的问题不同专家表述不一;或者理论性太强无技术干货;或者根本不符合生产实际等[7]。这样不仅有损专家的形象,而且严重打消老百姓求知的积极性。例如,曾经河北省邯郸市某植保站站长说,有一次他请中国农业大学某知名的植物病理学教授给老百姓讲课,未曾想教授大量篇幅讲什么是病原孢子、孢子的来源、冬孢子、夏孢子、分生孢子、环境导致孢子基因突变等理论性太强的内容,最后闹出笑话,有农民说只听过肉包子、菜包子等,问专家“冬孢子”和“夏孢子”是什么包子?听者可以一笑而过,但反映出专家的生产实践经验确实不足,同样的PPT文档从学术报告会场讲到田间地头,根本不考虑讲课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长此以往,出现了专家易请,老百姓不愿意来听的尴尬局面。
上述畸形现象的产生,与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和导向密不可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项目考评制度。
2 科研成果的评价对策
针对当前农业科研中存在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需要根据立项性质制订分门别类的验收考评机制[8]。同时要规范学术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奖项申报等制度,并配套相应的奖励措施。具体建议如下:
2.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科研服务产业的理念
科学思维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先导,正确的研究需要有正确的思维作为指导,正确的研究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因此,科研评价体系只有为产业服务,以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为导向,才能避免出现为文章而科研的怪现象。论文有如一张“建筑图纸”,高水平的论文可比一张精美的“建筑图纸”,如果“图纸”内容不能真实的落实到建筑上,再美的“图纸”也只是一张“废纸”。同样,写得再好的论文不能真正落实到生产实际中,就失去了论文发表的意义。因此,要注重项目的分类考核与评价,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有效性。
(1)区分项目评价体系,跟踪项目成果落地转化。农业研究项目考核要严格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项目结题主要考核是否建立了创新性理论,或者是否能够推动后续应用研究。基础研究项目结题后,建议项目负责人明确哪些需要继续完善,哪些已经是成熟的结论。如果该基础研究需要继续完善,可以采用同行专家评估的方式,评价原项目负责人的研究价值,根据同行专家的评价意见,选择性地对原项目负责人分别给予继续支助该项目、暂停该项目和未来4年内不再支助其他项目等3种奖惩措施之一。如果该基础研究已经有了成熟的结论,建议由原项目负责人提出该结论如何指导为产业服务的方案,然后再由原项目负责人组建团队或者委托其他科研单位继续开展应用研究,攻克产业中需要解决的难题,跟踪该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这样可以避免后继无人愿意顺势开展应用研究,导致前期良好的基础研究结果处于停滞状态,从而浪费了前期大量的科研资源;同时,也可以避免有些基础研究的学者抛出大量“有悖实际”的问题,甚至是错误的现象和结论,从而误导后续的其他研究人员。基础研究应与应用研究的负责人进行联合作战。如果应用研究中发现基础研究的结论错误,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例如:媒体通报批评、退还科研经费、未来4年内不再承担其他项目,或者终身不再承担任何项目等。只有这样对接式地研究,跟踪式地服务管理,再加上适当的惩罚措施,才能让基础研究更加深入,更有实用价值;而不是项目结题时文章、专利非常多,鉴定时个个国际领先、国内领先,到最后根本没有服务社会生产实际。
应用研究项目结题时务必拿出可行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措施或技术。如果一个研究期限内没能将问题解决,可以采取同行专家评估的方式评价原项目负责人的研究价值。根据同行专家的评价意见,选择对原项目负责人分别给予继续资助该项目、暂停该项目和未来4年内不再承担其他项目等3项奖惩措施之一。项目负责人应当明确,应用研究就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能与基础研究混淆。应用研究在项目结题时主要考核技术指示,或实际应用性、可操作性、可行性等;对发表学术论文、专利、专著等只作参考,不作硬性要求;甚至可以放宽到只要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企业或老百姓认可了,即使未发表文章、专利等也能顺利结题。当然,如果一个研究期限内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或者说既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又形成了较高的学术理论,科研管理部门可以考虑给予原项目负责人优先承担其他项目的奖励或荣誉。
项目结题验收时,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类型进行评估验收,研究内容和成果不能偏离项目类型的大方向。基础研究类项目重点评价新发现、新理论、新规律等;应用研究类项目重点评价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项目研究要有科学价值,最终都要落实到生产实际上,落实到工厂或田间。
(2)项目经费管理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科研经费原则上按照科研预算进行,但也要适当灵活处理,制订一套既不呆板僵化又不放任自流的管理办法[9]。项目申请成功后,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只要经费用于相关的研究而不是装进个人口袋里,项目负责人只要能在研究期限内按照项目类型解决前面所述的问题,且得到同行专家或社会大众的认可,项目结题时经费审计可以适当放宽[10]。因为研究中有些特殊情况产生的经费无发票、不能刷公务卡等,如果逼迫科研人员想其他“办法”助力研究,既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容易犯错,甚至影响研究的质量和进度[11]。因此,建议在不影响研究项目开展的情况下,允许灵活掌控的经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最后结题时重点考核项目的完成质量。杜绝“钱管的好、花的合理,但不出活”的现象。当然,如果研究结果一塌糊涂,项目结题时经费审计作为重点。
(3)注重项目成果评价。项目考核或者成果鉴定均采取第三方机构和同行专家以1∶1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不能像以前单纯地采取同行专家评价,因为中国社会人情味较浓厚,难免同行专家之间相互包庇。研究的成果好不好,有没有应用价值,第三方机构要积极参与[12]。基础研究项目的第三方机构应是后续开展应用研究的学者、企业研究人员等;应用研究项目的第三方机构是市场、农民和用户等。如果后续开展应用研究的学者包庇了前面基础研究的错误或者瑕疵,肯定会连累自己的研究不能产生更好的产品,或者根本不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此时,包庇者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或将不被市场、农民和用户等认同,或将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利害连带关系自然约束从事应用研究的学者对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客观公正的考评。
2.2 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杜绝项目垄断和奖项混乱
优秀的学者要敢于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善于挖掘事物的本质,让自己成为领域内真正的专家;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盲目涉入;看待成绩不吹嘘、不浮夸、不盲目邀功。社会和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制订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具体建议如下:
(1)专家的优势在“精”不在“广”。专家指精通某个或某些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人。社会不能将专家“神化”,专家懂的东西很多,但精通的东西未必很多[13-14]。所以,不能盲目以为在农业系统工作的教授就懂作物的整个生产和病虫害防治;也不能简单认为研究昆虫分类的教授就认识全部昆虫;更不能盲目认为找个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的教授就能解决生产中所有害虫防治的难题。《师说》中提到的“术业有专攻”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政府官员聘请专家给老百姓培训时,一定要详细了解该专家是否真正从事相关研究,具有生产实际经验。比如老百姓急需解决韭蛆防治难题,政府聘请的专家务必是主要从事应用研究,且对韭蛆具有丰富防治经验的学者,而不能盲目选择搞姜蛆、葱蝇等就近研究的学者。除非该害虫在国内确实无学者研究,否则,错请了专家可能会误导老百姓,或者耽误农事,起到负面效果,甚至会造成老百姓不相信专家、不信科学、盲目乱用农药等现象,对整个学术、社会和人文生态产生不利的影响。
(2)不盲目崇拜“帽子”专家。科研项目的开展是对社会发展做贡献,不是对“帽子”学者的奖励和福利。因此,科研项目的立项批准应该严格控制同一学者承担的项目数量,更要根据其研究领域给予精准地立项。无论该学者具有多少学术“帽子”,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不能盲目地将研究小麦的项目批准给一个搞油菜研究的学者;更不能简单地将南方水生作物研究项目批准给一个在北方缺水地域工作的学者。批准项目的单位和领导,一定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负责,不能简单地看关系、讲人情。项目结题时,要严格执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制度。尤其要杜绝一个成果给多个项目结题的怪现象,比如:有些文章挂5~8个项目编号。为了高质量开展项目研究,建议每位项目负责人同一年的在研项目不得超过3项,不得跨越2个研究领域,而且发表的每篇学术论文最多只能挂2个项目编号。如果项目成果初显,但研究经费确实不足,而且并未到项目结题的时间,此期间可以提前向项目资助方提出申请增加经费,再由资助方组织同行专家评估,若确实值得增加研究经费的,资助方可以持续给予经费资助,待项目结题时,项目资助方要严格按照评价制度进行验收。
(3)禁止同一项成果多地域报奖的乱象。成果颁奖是对研究人员工作的认可;奖项层次不同,是对研究成果认可的程度不同。国家有规定,同一项成果报了省级奖,也可以再报国家级奖。但是,一定要禁止相同成果在甲省获奖,又在乙省获奖,严格执行相同成果只能申报一个省级奖的制度。倘若相同成果获得多省的奖,容易误导社会以获奖多少来评价该学者的学术贡献,有失客观公正。尤其要防止有些学者获奖数量很多,但都是同一个成果;或者有些学者讲人情,把自己获奖的成果再给其他同行在其他省份报奖,误导社会对其他学者的客观评价。另外,杜绝报奖乱排名现象,有些学者社会关系硬,或许根本没有做贡献,但其排名甚至比其他真正贡献者靠前。建议报奖署名和排位要与提名书中填写的内容严格对应,如果提名书中根本没有提到署名者的研究内容和具体贡献,就不能署其姓名;署名者的排位要严格按提名书中书写内容的贡献大小依次排名,贡献最大者排位第一,其他依次类推。杜绝侵占他人成果的乱象,一经查验署名和排位与提名书的内容不符,直接取消报奖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学术正气,才能公平公正,才能杜绝有些学者不学术、搞关系署名的乱象。最重要的是让社会客观公正地认识有贡献的学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学者,而不至于出现“专家学者一大堆,解决问题不见人”的怪现象。
2.3 严惩学术不端,重奖成果转化
学术不端行为产出的虚假成果对社会的危害巨大,甚至误导其他科研工作者,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前行[15]。因此,对采取学术不端手段获取的各种荣誉称号、职称、头衔等要坚决取消,并要求退回相应的研究经费;同时根据情节轻重判处“假学者”入刑[16]。
同时,对社会上、网络上的各种学术造假公司和中介机构、个人等进行严厉打击,关闭其网站,并对犯罪分子给予罚款、建立非诚信档案和入刑等处罚。
根据严格的项目成果评价机制评出成果,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大力宣传,对高质量的应用研究成果促使推广和转化,对产出成果的科研人员给予奖励。根据贡献成果的大小,建议奖励分为如下几种:①证书+适当的奖励酬金;② 证书+适当的奖励酬金+优先给予项目资助;③证书+适当的奖励酬金+配套项目。
3 结 语
科学研究是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最后获得规律或客观事实的过程,不能掺杂任何主观臆断。科学研究也是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前提。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因此,务必严把农业科学关,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注重农业科研的产出,打击学术造假,重奖成果转化,让科研人员积极科研、潜心科研,让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学研究;让项目都能有头有尾,落地开花,将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而不仅只写在书本、网络或宣传媒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