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双重动力
2020-02-20边燕杰缪晓雷
文/边燕杰 缪晓雷
互联网创造了全新的人际交流方式和渠道。在线上虚拟空间,人们可以跨地域、跨身份、跨结构边界穿行于虚拟世界,按照个人志趣和愿望结识网友,较为自由地形成虚拟社会网络。但是,社会网络如何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转换?如果虚拟社会网络停留线上,从不下线,那就形成了社会网络的二元分割状态。与之相反,如果虚拟空间存在一种推动力使之向线下转移,而且实体空间还存在一种拉动力,使之变为实体空间的社会资本,那么就形成了线上和线下的社会联系性和社会资本的融合。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发现这两种动力及其指标,完善对社会网络虚实转变机制的认知。
文献综述
关于虚实社会网络的理论探讨集中体现为三种效应论。“时间替代效应论”认为上网时间的增加将减少线下交往机会,在社会交往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倾斜中,弱化了人类的社会联系,导致社会资本下降。与之相反,“社会补偿效应论”认为线上社交弥补了线下社交的空缺,而不是替代已有的线下交往。所以,在保持线下交往的同时增加了新的交往平台,从而对人类的社会联系性有补偿作用,增加社会资本。“网络刺激效应论”是对补偿论的推进和延伸,重视社会网络由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的转换,不是简单增加新的交往平台,而是通过线上交往对线下交往的刺激效应,使得实体空间社会网络实现内容充实和结构改善,从而扩大和丰富人类的社会联系性,强化社会资本。
现阶段对于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研究,多数支持社会补偿效应论的观点,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可以扩展实体空间的社会网络,从而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本。即使是从“时间替代效应论”出发,观点持有者也认为网络沉迷、迷失现实等行为属于个别现象。因此,从社会补偿效应论出发,现有研究对于虚实转换的动力研究,可以分为线上的网络使用驱动力和线下的社会阶层影响力。
先看线上的网络使用驱动力。不同的网络使用方式对线上、线下两种社会网络同时产生影响。线上交往平台不仅可以扩展线上的虚拟网络,同样可以扩展线下的实体空间网络。实证研究表明,线上网络交往对于扩展线下社会资本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然而,现有研究缺少对线上好友是否可以转化为线下好友的考察,人们只是根据互联网使用习惯的不同来分类网络使用方式,缺少基于数字不平等理论的区分。
再看线下的社会阶层影响力。线下社会网络的扩展受到社会阶层的影响,不同的教育程度、职业地位、收入水平的上网者,线上网络交往带来的线下社会网络扩展呈现平等化趋势,而并非实体空间中社会网络研究中呈现的阶层差异。然而,现有研究缺少线上和线下的比较分析,对于社会网络虚实转换影响的孰轻孰重,值得继续探讨。同时,现有研究将线上或线下的某种因素当作独立存在的变量,缺少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分析。
理论立场和研究假设
威尔曼提出了“虚实网络等价理论”,认为线上虚拟网络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网络。这表明,线上社会网络和线下社会网络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就是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交往的社会性需求;两者的区别是,线下实体空间的交往是在相识者之间满足这一需求,而线上虚拟空间的交往还为了满足陌生人之间的这种交往需求创造了虚拟空间平台。本文的理论立场是,社会网络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的转换,是线上推动力和线下拉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线上推动力是社会联系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偏向全的一种发展过程。线下拉动力也在发生作用:人们对于亲密性人际交往的渴求产生了一种拉力,但此渴求受当事人在实体空间的结构条件制约,超脱结构性制约的能力越强,线下的拉动力就越大。下面提出关于线上推动力和线下拉动力的研究假设。
网络交往的亲密性推动力假设。亲密性是虚实关系转换的重要推动力。其一,没有亲密网友,无从产生虚实转换的推动力;其二,亲密网友的数量较少,产生虚实转换的推力源就少;其三,亲密网友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这种虚实转换的推力源就多、力度就大。三种状态的背后逻辑是,亲密网友的数量构成了社会网络由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的转换推动力。为此,本文提出假设1:虚拟空间的亲密网友越多,转换为实体空间亲密朋友的规模就越大。
网络使用的专业性推动力假设。专业性是虚实关系转换的另一种推动力。专业性使用者教育程度较高,对于网络沟通不但具有知识诉求,而且这种诉求通常带有专业化倾向,通过参与专业社群获得专业知识,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专业性问题。这个群体的成员并不拒绝借助虚拟空间开展和维持社交互动,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诉求往往产生了一种推力,将部分具有同样专业知识、同样专业诉求的网友,从而进一步深化专业性交流,成为专业性的合作伙伴。为此,提出假设2:与一般社群成员相比,专业社群成员有较强推力实现其社会网络的虚实转换。
人际交往需求的线下拉动力假设。人际交往需求是虚实转换的一种重要的线下拉动力。线上好友作为一种新形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同样满足人际交往的需求,当这种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一种拉力,将社会网络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转换。研究证明,交往需求高的行动者也是社交餐饮的频繁参与者,以请客、被请、陪同等身份参与期间,维系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借此场合实现其情感性和工具性的双重人情交换。这说明,社交餐饮参与度越高,人们的交往需求越高,因此,提出假设3:人们的社交餐饮参与度越高,其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拉动力就越大。
人际交往承付与兑现能力的线下拉动力假设。社会交往的本质是人情交换,不但涉及当事人的需求问题,也涉及他们各自的承付与兑现能力问题。一方面,较强的交往承付和兑现能力与较高的经济地位密切相关,行动者基于实体空间的行为目的性需要更大规模地扩展社会资本,同时要利用互联网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另一方面,互联网社群的发展在市场推动下产生了利益化倾向,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可以利用更多的网络消费行为实现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目的。这说明,收入水平作为经济承付与兑现能力的指标,将成为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线下拉动力。因此,提出假设4:人们的收入水平越高,其虚实社会网络转换的拉动力就越强。
数据与变量
本研究使用数据来自于“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大型社会调查(JSNET2014)。该调查于2014年至2015年间在长春、广州、济南、兰州、上海、天津、厦门和西安八个城市进行,随机抽选有过非农工作经历的家庭成员作为被访者,有效问卷5473份,其中涉及虚实社会网络转换的样本3287份。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社会网络由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的转换规模。我们选用JSNET2014调查问卷中的下面一题作为因变量的测量题器:“您通过QQ、微博、微信、电邮等社交网络平台的社群中认识的网友,有多少变成了网下交往的朋友?”因变量是一个整数定距变量,调查结果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00,差异巨大。
本研究有四个自变量。线上亲密性推力变量通过网上关系密切的好友数量来测量。根据邓巴数字定律,人类拥有的社交网络规模有限,通过JSNET2014问卷得到一个整数型连续变量来测量亲密朋友数量,依照邓巴等人的研究范式取0、5、15、50等四个分离点,将变量划分为5层的序列类别变量。线上专业性推力变量通过互联网社群类别来测量,选答1个或多个被分类为专业性线上社群成员,选答0个的被访者被归类为非专业性的一般线上社群成员。线下人际交往需求变量用“餐饮网参与度”来测量。JSNET2014问卷中提问了被访者请人就餐、被请就餐、陪人就餐三个方面的频率,分别是5点测量的定序变量。我们对这三个变量提取一个公因子,因子值即为社交餐饮参与度的标准化指标。最后,线下人际交往承付能力变量用被访者2013年的家庭总收入为指标,单位为万元。特将变量作对数运算,以调整右偏分布可能造成的收入系数的估计偏误。
实证分析结果1: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
由于因变量是一个从0到极大值变化的计数型变量,存在大量0值,所以选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
模型1是基准模型,考察个人特征和结构约束等10个变量的影响存在与否。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男性比女性的线上线下社会网络转换率高,内陆城市居民比沿海城市居民的转换率高,其他变量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是线上推力和线下拉力解释的前提。
模型2是线上推力模型。结果显示,线上亲密网友越多,向线下转换的朋友数量就越多;与亲密网友为0的被访者相比,随着亲密网友数量的增加,下线转为实体空间朋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与一般社群成员相比,专业社群成员更为有效地实现社会网络的虚实转换。这些结果分别支持假设1和假设2。
模型3是线下拉力模型。结果显示,社交餐饮参与度对于虚实转换规模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说明交往需求会延伸到虚拟空间中,拉动线上亲密网友成为实体空间中的亲密朋友,此结果支持假设3。另外,收入水平的拉动作用也是正向且统计显著的,说明线下拉力包含了人际交往承付和兑现的能力问题,数据结果支持假设4。
模型4是全模型,将线上和线下变量同时进入模型考察。结果显示,线上推力和线下拉力对于社会网络的虚实转换都有其独立的影响作用,再次支持假设1~4。值得注意的是,亲密网友的数量达到50人以上时,变量的系数降低,说明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效果,当网上密友数量增加到50人时开始减弱,证实了邓巴数字定律在我国网民中也是存在的。
模型5是集束化处理后的模型,为了比较线上推力和线下拉力的变量系数之差异。结果表明,线上推力变量的总效果显著高于线下拉力变量;线上推力带来的影响是线下拉动力的2.34倍。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对于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动力,线上的推力因素更加显著。
实证分析结果2:推力与拉力的互动作用
零膨胀负二项回归全模型显示了线上推力与线下拉力的共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线上-线下双重动力交互效应的统计分析,见下表。
线上推力与线下拉力的互动效应
线上推力的互动效果表明,以0个密友为参照组,交互项系数都是负向显著的。支持三点结论。第一,亲密性与专业性是相互影响的线上推力,但在密友6~15之间,专业社群和一般社群之间几乎没有差别。第二,专业性具有明显推力作用,即使专业社群成员的密友为0,部分一般网友仍然转换为线下朋友,而维持15个以上密友,虚实转换的推力最大。第三,一般社群成员中,密友小于15人,虚实转换规模随着亲密网友数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超过15人时随着亲密网友的增加而虚实转换规模急剧下降。
线下拉力的互动效果表明,餐饮社交与收入水平的交互项,其系数是负向显著的,说明了人情交往的需求和承付/兑现能力共同拉动网友下线,成为实体空间的朋友,同时也具有相互抑制作用。得到两个重要结论:第一,当承付/兑现能力较弱时,人际交往的需求越高,则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规模也越高,即随着收入的增长,人际交往需求越低的上网者拥有越高的虚实转换规模:第二,当人际交往需求较低时,承付/兑现能力对于社会网络虚实转换规模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结论
社会网络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的转换是当代社会网络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基于虚实社会网络等价理论,认为线上网络和线下网络享有共同的逻辑起点,即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交往的社会性需求。为此,线上网络和线下网络都可以用同一种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开展分析。基于全国八大城市的问卷调查结果,本文考察社会网络由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的转换过程,发现虚实转换受到线上推动力和线下拉动力双重动力的作用,结论如下:
第一,线上推动力和线下拉动力构成了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双重动力。对于线上推动力而言,本文发现网络交往的亲密性对于虚实转换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受到邓巴数字定律的限制。线上社群的专业性使用者在虚实转换的规模上有更强的推动力。对于线下拉动力而言,与人交往的目的性行动是一种情感性和工具性的表达,同样会传递到虚拟空间。交往承付能力则更多的是一种经济能力,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更有能力拉动社会网络的虚实转换。
第二,线上和线下两种动力既发挥独立影响,也存在交互效应。当网络亲密朋友数量较少时,网络专业使用者会倾向于发展更多的网络亲密关系,并将其推动成实体空间的好友。线下拉动力之间相互抑制,承付/兑现能力虽然能提升虚实转换的规模,但较高的承付/兑现能力预示着高收入群体在网络交往中并不受到实体空间中交往需求的影响;人际交往意愿虽然能够显著提升虚实转换规模,但在线下拥有极强交往能力的行动者其线上交往意愿会因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第三,线上推动力效应大于线下拉动力效应。亲密性和专业性两种线上推动力对于社会网络虚实转换带来的影响,都显著高于交往需求和交往承付两种线下拉动力带来的影响。因此,对于网络交往、网络动员等与虚实转换相关的社会问题,应该更多的从线上角度实施监督和干预,网络治理的关注点集中在信息权利、社群规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