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草蜢缘何能酿成大灾

2020-02-19贺贺季江云

环境与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蝗灾蝗虫沙漠

◎贺贺 ◎本刊记者 季江云

基因突变生祸端

性格温和的独居蝗虫,青色是其保护色。

从今年春节开始的漫长“宅居”期间,除了令人揪心的疫情变化,很多网民还为蝗灾纠结。许多自媒体以视频、图文等形式介绍沙漠蝗虫已对非洲、中东和南亚等地造成的破坏。一直被国内网友誉为“巴铁”的友好邻国巴基斯坦在2月份还宣布进入灭蝗的“国家紧急状态”。那么,蝗虫为何会聚集成灾?历史上蝗灾曾带来哪些危害?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怎么应对蝗灾呢?

性格极端,能成灾的群居蝗虫,它们的身体是明黄色或棕黑色,这被称为“警戒色”。

3月15日的央视报道称,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印发沙漠蝗虫防控预案,提出努力确保境外沙漠蝗虫不进入我国,努力确保国内蝗虫不暴发成灾。预案提到要“按照中等偏重发生程度,提升防治准备级别,做好防治准备”,要加强云南、西藏、新疆等可能迁入区的监测、及时预警,一旦发现沙漠蝗虫迁飞入境,立即启动应急防治。报道还称,云南大理已储备防控药品15.5吨,防治器械162台,专业队伍18支460人,以及20架无人机,严阵以待。

蝗虫一旦成灾,危害不容忽视。2月初,邻国巴基斯坦宣布进入灭蝗的“国家紧急状态”,中方紧急提供杀虫剂和喷洒设备,并派专家组驰援协助灭蝗。3月中旬,巴基斯坦总统访华时还就此对中方的援助表示感谢。

小蚂蚱扎堆群飞就成大蝗灾

农村的田间地头有种不起眼的昆虫,它们青绿色的身体融入庄稼地背景里,以庄稼叶或草叶为食,或跳或飞,但也飞不远,最多也就是四五米。这是记者童年的“玩具”,那时候抓住它后把它的翅膀撕掉,让它在方圆一米的地方蹦蹦跳跳,玩够了就用草的茎秆穿起来,攒个几十只回家烹之,这也是贫穷岁月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这种小昆虫俗称“蚂蚱”,也叫“草蜢”“蚱蜢”等,大名叫蝗虫。这种小蚂蚱有时会大规模聚集,远程奔袭数千公里,形成让人恐惧的蝗灾。

蝗虫在全世界有1万多个种类,我国也有1000多种。此次引起网民注意的沙漠蝗虫,只是其中一种。

蝗虫这类生物有个很奇怪的特性,就是能在独居和群居之间“切换”。可它们一旦群居,对人类就是灾难了,这就是中外历史上频发的蝗灾。

就拿这次让中东、南亚各国遭受蝗灾的沙漠蝗虫来说,在绿色植物生长繁盛时期,由于食物充足,它们会以独居方式生活。这个时候虫卵孵化成若虫(详见环境百科),它们的“肤色”会与周围环境一致,是绿色的,这在生物学上叫“保护色”,而且独居的生活习性也会沿袭到成虫。然而如果虫卵孵化成若虫时恰逢旱季,绿色植物大为减少,它们会弃独处而群居,也算“抱团取暖”吧,“肤色”不再是青绿色,而是刺眼的明黄色或棕黑色,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警戒色”。

基因突变产生“恶魔”

从独处到群居,蝗虫变化的不仅是“肤色”,除了个头没怎么变外,其他各方面简直是“乾坤大挪移”。

首先,从“吃素”改为杂食,甚至连同伴都吃。蝗虫在独居时啃食绿叶,但群居后由于食物短缺,口器会变得更大也更具咬合力,一切能啃得动的都要下肚。从媒体报道看,此次赴巴基斯坦协助灭蝗的专家在野外时,有人裸露的胳膊被蝗虫咬伤;科学实验也发现,在蝗虫聚集和飞翔过程中,它们会啃食同伴,一旦有同伴掉队,顷刻间就被啃食得一干二净。在我国历史上还记载过蝗虫啃食婴儿的惨剧。

其次,变态的繁殖能力。雌蝗虫成虫平均寿命为100天,一生可交配40多次,交配一次能产卵多次,一次产卵约500枚,就按交配一次产卵两次计算,一只雌蝗虫能产出4万只子代,而这4万只子代各自繁衍,其数量就是几何级暴增。更诡异的是,当雌蝗虫找不到雄性时还能孤雌生殖,且繁殖能力维持不变!这种变态的繁殖能力,尤其是孤雌繁殖,是没变异的蝗虫所不具备的。

古埃及墓室中的一幅壁画描绘了公元前2400年的蝗灾景象

再次,超强的飞翔能力。体重2克、身长6厘米的蝗虫在变身成群后,翅膀会变长,飞行能力暴增,瞬间能飞到2000米高空,飞行距离也从数米暴增至数百甚至上千公里。此次肆虐东非的沙漠蝗虫,经过红海、阿拉伯半岛直到南亚,行程数千公里。而且当它们在沙漠中遇到大风,会自动分组呈水滴状前进。因为水滴朝风向,阻力会最小,蝗虫被风吹走的概率也就降到最低。1988年源于东非的一次蝗灾,庞大的蝗虫集群只用5天就飞过了大西洋。对比之下,“泰坦尼克”号邮轮当年的行程安排是半个月。

还有,毒性增强。有网友称,蝗虫是高级蛋白,可以吃掉,自媒体上也有视频显示外国人吃蝗虫。但很不幸的是,没有变身的蝗虫是“美味”,变身后却产生毒素。蝗虫的若虫在问世之初由于食物短缺,会啃食一切能啃得动的东西,比如一些有毒的植物,这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连平时捕食蝗虫的鸟儿也会对聚集成群的蝗虫退避三舍。

最后,群居在一起的蝗虫后腿不断被同类刺激,会释放大量苯乙腈,这种物质吸引更多同类聚集,同时蝗虫体内血清素飙升3倍,身体变得更加强壮,也更具攻击性。

为什么沙漠蝗虫会有这样的变化?原因在于基因突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发现,蝗虫的基因序列是人类的两倍,更是生物课本常客——果蝇的30倍,蝗虫基因是目前人类所分析的动物里面种类最多的,其蛋白质基因编码数量为17300个。“变身”后的蝗虫基因组中参与脂肪酸合成、转运和代谢过程的许多基因家族都明显扩增。脂肪酸是大多数长距离迁飞昆虫的能量物质,这就是变异后的蝗虫有卓越飞行能力的基因学解读。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蝗虫体内有种被称为糖苷键转移酶(UGT)的代谢解毒酶类,其基因数目在所有已测序昆虫中是最多的。

当然,至于外部环境变化怎样引发蝗虫基因突变,以及如何从基因技术上规避这种恶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蝗灾是农业文明的噩梦

基因突变后的蝗虫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朝同一个方向飞去。虽然蝗虫看起来很合群,但它们彼此并没那么友好。某只蝗虫一旦暴露飞行位置不正确或落后于大部队,它立刻会成为同伴们的食物,因此蝗虫大军能整齐划一往一个方向飞,而不是作鸟兽散。

成群的蝗虫到达一个地方后,便将那里的绿色植物一扫而光,然后迁徙至新目的地,等继续吃光后再迁徙。蝗虫成群后飞行距离动辄超过600公里,有些甚至飞行数千公里,在这期间不断有新成员加入“飞蝗大队”,蝗虫群体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形成蝗灾。

蝗灾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灾害,自从农业文明开始,便有关于蝗灾的历史记载。古埃及墓室中的一幅壁画描绘了公元前2400年蝗灾景象,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蝗灾记录了;考古发现我国殷墟中的甲骨文也有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蝗灾记录;《圣经》中30多处文字提及蝗虫、蝗灾,其中的“出埃及记”和“启示录”把蝗灾列为重大灾害。

依照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07年至1949年,我国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唐宋时期,每2~3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明清和民国时期几乎连年发生。如1929年,全国有11个省、168个县遭受蝗灾,多数蝗灾的爆发都会造成“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饥荒四起”,给农业文明和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灾难。

今年3月9日,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救灾物资抵达卡拉奇机场。

为驱灭蝗虫,我国已广泛应用植保无人机。

20世纪,非洲沙漠蝗虫有5个大的发生阶段,每次蝗灾会波及30~40个国家及地区,特别是80年度中后期的蝗灾,使非洲数万平方公里的作物和草原受到毁灭性打击,并导致了严重饥荒。

美洲也未能免除蝗灾的“洗礼”。1855年,北美洲夏季极度干旱,干燥而坚硬的土壤为蝗虫提供了天然巢穴,蝗虫繁殖进入繁盛期。1855~1857年,蝗虫连续泛滥,栖息地不断拓展。1857年,蝗虫从加拿大出发,吃光了美国数个州的绿色植物,相当于当时中国一年产出的所有粮食都被这次蝗灾吃掉了。这次蝗灾过去不久,美国在1872~1877年又爆发了该国史上最大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蝗灾。其中,1875年美国西部发生了包含十万亿只蝗虫的超级蝗灾,形成了长1800英里(约2896公里)、宽110英里(约177公里)的蝗虫带,这至今还是蝗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这5年中,美国有11个州严重受灾,超过75万农民颗粒无收,当时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亿美元。

【百度百科】

若虫

专指蝗虫、跳蝻等不完全改变体态昆虫的幼虫,不像蝴蝶等,要经过卵-虫-蛹-蝶的一系列体态变化。

先民驱蝗也有“各式武器”

几千年来,“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的蝗灾惨剧时有发生,我们的祖先在困境中经过不懈努力,发明和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蝗虫防治方法和经验。

从西周开始,古人利用人海战术,结合水、火等自然资源,通过器具捕打、开沟陷杀、篝火诱杀、声色(巨大声响和鲜艳颜色)驱蝗、挖掘蝗卵等“常规武器”来杀灭蝗虫。

后汉时期,某些地区发现蝗虫被鸲鹆(俗称“八哥”)吃掉,朝廷便立即下令禁捕鸲鹆。元朝时期,地上的蝗虫被鹙啄食,飞行的蝗虫被鹙用翅膀拍死,于是朝廷下令禁止捕捉鹙。根据相生相克的生物原理,培养蝗虫的天敌,借助“生物武器”灭蝗,大大减轻了灭蝗的人力负担。

通过实践,古人发现可以用石灰、稻草灰等矿物性、油类化合物以及毒烟等“化学武器”来驱除蝗虫。清代,人们用油水混合物涂抹庄稼来避免蝗灾。

科技助力 灭蝗已有高招

由于信息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应对蝗灾这一传统大敌,也出现了与时俱进的新手段。目前国际上,蝗灾管理控制策略主要包含监测与预警技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管理对策等。

中国政府无偿援助的5万升马拉硫磷、14台风送式高效远程喷雾机运抵卡拉奇。

美国人对1875年蝗灾作的讽刺画

遮天蔽日的蝗虫集群

声色驱蝗:古人戴斗笠,敲锣打鼓,穿鲜艳衣服在田间驱赶蝗虫。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和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美国、澳大利亚和非洲多国已经利用RS技术监测包括蝗虫动态,生成“蝗虫成灾频率图”,利用GIS技术对地形、土壤、降水及潜在蒸发蒸腾等与蝗灾发生有关的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蝗灾可能暴发的环境类型及特征,找出优先考虑进行蝗虫防治的地点。

此外,相关专家学者也积极开发西维因、锐劲特、溴氰菊酯等化学杀虫剂,通过降低用药浓度、改进施药技术、改善药液散布等措施,在减少大面积污染的同时,尽力将蝗虫影响面积控制在允许危害水平之下。

生物防治技术也被应用于蝗虫防灾实践中,微孢子虫首先在非洲的飞蝗体内分离得到,后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微生物杀虫剂的田间试验、影响评估、技术推广与政府补贴都积极推动了生物防治蝗灾技术的开发应用。

尽管生化防治技术在蝗灾治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由于自身缺陷,对环境以及农作物还有人体健康都会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使用小型飞机喷洒农药时,由于蝗虫遮天蔽日,会堵塞引擎、影响飞行员视线,曾发生多起作业飞机坠毁的惨剧。因此,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西班牙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推行与各自环境相容、经济有效、预防爆发的综合治理策略,多个国家还协作成立了国际性的防治协调机构。

应对蝗灾 多国吹响“集结号”

去年10月,非洲大陆东部雨量激增,原本干旱少雨的东非短时间内降水充沛,为沙漠飞蝗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完美的条件,沙漠飞蝗族群数量不断增长。然而,东非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气候十分干旱,植被稀少。大量繁衍的沙漠飞蝗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而食物一旦匮乏,大量蝗虫便向最后的植被区域靠拢,吃掉这些植被后,就会向其他地方远程奔袭。

去年12月,一场气旋风暴为沙漠蝗虫队伍的继续壮大推波助澜,沙漠蝗虫顺风飞行,边飞、边吃、边生。蝗虫大军飞过了也门、沙特、阿曼、伊朗,在“长途奔袭”中吞噬了1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植被,同时吸引新蝗虫的加入,并不断沿途产卵,最后蝗虫大军的“编制”达到了3600亿只。

巴基斯坦东部遭受蝗灾袭击时,蝗虫漫天飞舞。

2020年1月蝗灾分布示意图,红色部分是遭受蝗灾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也门、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

今年初沙漠蝗虫入侵之后,伊朗立即采取行动,紧急拨款230万美元,用于治理蝗灾;印度购买了特种无人机设备及杀虫剂,同时实时监测沙漠蝗虫动态,以治理沙漠蝗虫灾害;各国蝗虫监测站还收集了有关天气、生态条件和沙漠蝗虫数量的数据,对沙漠蝗虫的繁殖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

蝗灾可能再度来袭

今年2月初,巴基斯坦遭遇了27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灾,该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中国农业农村部2月23日向巴基斯坦派出蝗灾防控工作组,3月5日完成任务回国,还分批向巴基斯坦运送灭蝗援助物资。目前,巴基斯坦蝗灾基本结束,对农民来说暂不构成重大威胁。

因此,有许多网友庆幸,说蝗灾被顺利扑灭,没有进入我国,甚至指责一些自媒体渲染蝗灾是抓眼球蹭流量,调侃说“我们的昆虫蛋白就这样没了”。

然而,这一波蝗灾的元凶只是“天寿已尽”,它们所产的卵正在沿途沙土中不断发育。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沙漠蝗灾害预警,称沙漠蝗灾可能在6月重新爆发,届时蝗群规模可能增长500倍,一年半内将增加6400万倍。

前面说到,去年底蝗灾的蝗虫数量大约是3600亿只。3600亿只的500倍,足以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蝗灾——1875年的北美蝗灾,当时12.5万亿只蝗虫,飞行时能覆盖51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每天就可以把3.5万人的口粮一扫而光。

很多人担心,沙漠蝗虫会入侵我国吗?虽然我国和巴基斯坦接壤,但由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地理阻隔,沙漠蝗群迁飞到我国的风险较小。但专家提醒,如果印度洋西南季风异常强劲,而境外蝗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六七月间下一代沙漠蝗的成虫迁飞进入我国境内的可能性不容忽视。除沙漠蝗虫外,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意大利蝗、飞蝗和摩洛哥戟纹蝗等也蠢蠢欲动,这些地区与我国有漫长的边境线,几乎没有地理屏障,蝗群迁飞进入我国的风险极大,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因此,蝗灾并未消失,随时可能影响我们的粮食生产,我们必须做好监测和防治工作。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部积极跟踪相邻国家蝗虫发生发展动态,密切关注沙漠蝗虫过境缅甸入侵我国的路径,准确识别、及时发现并报送沙漠蝗虫相关信息。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部门还联合制定印发了《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全面排查蝗灾隐患。

相信坚持“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的两手抓政策,我国可以做到既严防境外沙漠蝗虫入侵,又继续做好国内蝗虫防治,努力夺取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猜你喜欢

蝗灾蝗虫沙漠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我国历史蝗灾发生与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
沙漠之旅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蝗灾又来了
走进沙漠
意大利撒丁岛遇严重蝗灾两千多公顷农田被毁
人多势众的蝗虫
走进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