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螺旋CT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0-02-18刘洋

医疗装备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筛查

刘洋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 300192)

低剂量螺旋CT指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基础上使放射剂量达到最小化,由于人体肺部组织结构含气,其天然对比度较为良好,因此,肺部成为低剂量螺旋CT最佳应用部位,且该方式成为诊断早期肺癌较佳的影像学方法[1]。现从低剂量扫描的必要性、降低辐射剂量的方式及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低剂量扫描的必要性

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医疗照射成为重要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2]。受检人群中,累积的CT辐射增加了致癌的风险,尤其是儿童,每剂量单位致癌的风险是成人的2~4倍。冯光等[3]的研究表明,降低管电流获得的图像质量对评价肺实质是可行的,但图像噪声也相应增高,导致纵隔窗图像质量明显下降。蒋子健等[4]对不同管电流扫描下胸部CT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管电流20 mAs组在迭代重建(sinogram-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技术的支持下,其肺窗图像质量高于100、60、30 mAs组,说明通过相关技术辅助,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体检人群诊断的图像质量标准,同时降低有效辐射剂量。类似的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也被应用到肺部薄层扫描中,有研究显示,低剂量和高剂量薄层扫描(1.5 mm)在显示肺实质方面获得的图像无显著差异[5]。

2 降低辐射剂量的方式

辐射剂量由多种因素决定,CT扫描参数作为其中的一种,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图像噪声与辐射剂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低剂量CT较常规CT图像的噪声高,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应保证获得的图像能满足诊断的要求[6]。王俊琴等[7]将自动管电流技术应用于胸部CT扫描中,结果发现,其有效辐射剂量为(2.82±0.42)mSv,明显低于对照组(未使用自动管电流技术)的(3.19±0.48)mSv,且两组图像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调整管电流可在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孙继全等[8]将低管电压结合高管电流技术应用于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中,结果发现,其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

3 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3.1 在肺癌中的应用

作为世界第一大癌症,肺癌在我国的病死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周围型小肺癌或肺癌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健康普查是其常用筛查方式。由于常规胸片存在分辨力较低等问题,导致其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胸片可通过影像处理提高检出率,但仍未达到理想的效果。CT对肺癌的检出率较高,然而常规CT辐射剂量较大,不适用于大规模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9]。李永忠[10]通过对比低剂量螺旋CT及数字化X线摄影在肺癌筛查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发现,低剂量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71.79%)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37.18%),说明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准确度较高。傅雪锋等[11]比较普通剂量(对照组)与低剂量(观察组)多层螺旋CT对肺腺癌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在观察组放射剂量、毫安秒、加权CT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CTDIw)等辐射剂量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情况下,虽然观察组图像优良率(65.12%)较对照组(82.56%)更低,但两组肺癌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张春芳等[12]的研究表明,低剂量螺旋CT在进行肺癌筛查的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可达90.6%。总之,虽然低剂量螺旋CT成本费用较高,但可提高肺癌检出率,将肺癌诊断时期提前,临床可根据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初筛高危人群,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3.2 在其他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除肺癌筛查外,低剂量螺旋CT在其他肺部疾病筛查中亦有应用。相较于常规CT,低剂量螺旋CT虽可能存在线状伪影,但其对慢性弥漫性肺疾病、气腔异常、小叶间隔、二级肺小叶、气道疾病等肺部疾病的诊断准确度均未发生明显降低,如以100 kV扫描的患者在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其图像质量较120 kV扫描无显著差异,仍可满足支气管扩张的诊断需求。另外,将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肺结核的诊断中,可较好地显示变质性、增殖性、渗出性等病变。胡旭萍等[13]比较高剂量多层面CT检查和低剂量多层面CT检查肺结核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发现,两者图像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将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肺结核诊断中可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照射剂量。张园等[14]应用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进行诊断,结果发现,灵敏度为91.49%(43/47),特异度为87.50%(7/8),准确度为90.91%(50/55),说明低剂量螺旋CT诊断气道疾病的效能较高。竺陈等[15]的研究发现,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价值较高,可呈现高密度影、气道狭窄、肺不张、肺气肿等征象,且可准确显示异物的大小、位置、形态等特点,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同时通过降低管电压减小CT扫描辐射剂量。刘秀香等[16]通过CT定量测量气道壁面积、气道壁厚度与气道外径比、支气管气道壁厚度等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诊断,结果发现,CT的气管定量分析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另外,在胸部创伤探查、肺结节穿刺引导、肺动脉造影等检查中,低剂量螺旋CT亦均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4 小结

低剂量螺旋CT可有效进行肺癌筛查及肺结核、气道疾病等的诊断或辅助诊断,同时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可减少伤害,有效保护受检者[17]。目前,其在部分检查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从而依据不同的检查器官、检查部位制定合理的扫描方案,以获得理想的结果。

猜你喜欢

低剂量螺旋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旋风“螺旋丸”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奇妙的螺旋